晶片工藝分析:在干翻台積電的路上,中芯國際到底還有多長距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中芯國際為華為代工已量產14nm晶片的消息振奮人心,這是我國在晶片半導體研發上的又一次勝利。

喜哉!壯哉!

然而,當我看到台積電已經著手建設3mn晶片工廠時,我不禁心中一震,我們的差距到底有這麼大嗎?


台積電到底牛在哪裡?

2020年一季度,台積電營業收入3105億新台幣,同比增長42%,凈利潤1169億新台幣,同比增長90%。

按照人民幣1:4.19的匯率,一季度台積電利潤超過260億元人民幣。

再看中芯國際,2020年一季度,中芯國際營收63億元,凈利潤6416萬元。

從市值來看,台積電市值2635億美元,即使在美股,台積電也屬於巨無霸企業,而中芯國際市值952億港元,還不到台積電的二十分之一。

不僅如此,前不久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上,台積電位列第108位。

可能有人會說,台積電只是一個代工廠,其實也沒錯。

但是,台積電是技術性代工。

台積電在半導體領域的製造工藝世界第一,即使是日本的松下、韓國的三星也無法撼動,而三星更是從台積電挖人發展起來的。


晶片工藝的技術壁壘在哪裡?

壁壘一:光刻機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

目前國內還沒辦法生產高端光刻機,高端光刻機主要還在依賴進口,這也是中芯國際7nm晶片研發受阻的原因。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可以生產高端光刻機。

排名第一的就是荷蘭,其光刻機製造商ASML目前占全球80%的市場份額。

第二就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但是其工藝還是和ASML有比較大的差距。

即使這樣,一台高端光刻機售價也超過1億美元。

壁壘二:專業人才

俗話說,專業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對於高科技更是如此。

不過,好在有了梁孟松的加入,中芯國際在未來幾年絕對能實現飛躍。

在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之前,梁孟鬆起先擔任台積電研發處長,是台積電FinFET工藝的技術負責人。

2008年,因台積電人事調整,梁孟松加盟三星半導體。

在他的領導下,三星在FinFET工藝方面一舉超越台積電,並獲得蘋果A9處理器晶片的訂單。

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後,2018年初解決了28nmHKMG的良率問題。

隨後,又在14nmFinFET工藝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在今年實現量產。

這也凸顯了人才對於科技研發的重要性。

對於人才的培養和重視,當然中芯國際也是心中有數。

為了鼓勵他們的研發熱情,中芯國際日前發表公告稱,將向8位高管授予價值1700多萬港元的股權獎勵。

其中,執行董事、聯席CEO梁孟松獲授約65.91萬份購股權,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中芯國際厚積薄發有潛力!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科技行業發展也是如此。

沒有永遠的市場強者,好似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來說,中芯國際的實力的確和台積電、三星等行業巨頭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中芯國際卻具有其他廠商所不具備的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我國政府大力支持晶片、半導體等高科技發展。

中芯國際此前已獲得"國家隊大基金"近200億投資。

其次,中芯國際所具備的市場,是其他廠商所不具備的。

最後就是,中芯國際近幾年在人才引進方面成果豐碩,而梁孟松博士的加入,更是很有可能讓中芯國際成為行業內的強者。

文章的最後,我想起了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給中芯國際潑涼水的那段狠話:"在晶片這件事情上,大陸應該要更加專注於晶片設計,而台積電則全面負責晶片製造,因為在晶片製造方面,大陸晶片巨頭並不容易超越台積電。

"

現在想來,這句話有多麼的狂妄和可笑!台積電真的就不能超越嗎?戰爭已經打響!筆者覺得:有志者,事竟成!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相信中芯國際也不會那麼輕易認慫!

本文由"藍碸研報社"分析師唐勝雲撰寫,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否則本人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台積電如何逼退三星?

作為新一代處理器的首選代工廠,台積電看起來已經擁有相當濃厚的實力,其中最新的7nm工藝更是獲得了許多晶片公司的青睞,基本上晶圓代工均是由台積電來進行,包括華為麒麟980處理器,蘋果A12處理器,...

國產14nm工藝來了,上半年量產,良品率高達95%

中國晶片製造行業起步較晚,同世界大廠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我們並沒有放棄,各大國內晶片行業都在努力投入研發力求縮短和世界大廠的差距。近日,中芯國際傳來喜訊,今年上半年將會大規模量產14nm工藝...

中芯國際14nm工藝已正式量產,2021年出貨

10月11日消息,據犀牛財經的報導,中芯國際近日表示,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旗下的14nm工藝製程晶片已經實現量產,並將於2021年正式出貨。技術的不斷進步,讓中芯國際市值也一路高歌,市值一度突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