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供應鏈五年實現「去三星化」,是中國手機廠商的學習對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IDC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發貨量14.7億部,同比增幅僅為2.3%,市場空間觸及天花板,手機行業儼然已進入一個創新瓶頸期。

但事實真正如此嗎?或許並不是這樣,創新當然一直在持續,甚至有很多廠商仍在大肆渲染「黑科技」,考究硬體參數上每一個小數點的位移,然而所謂的產業創新,其實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雖然風波已過,但華為快閃記憶體事件還是帶來很多啟示,站在華為角度看到的是無奈和苦楚,但站在整個行業角度來看,卻是手機產業鏈之痛。

「華為快閃記憶體」事件中,P10所用的eMMC和UFS這兩種快閃記憶體的本質差別是接口技術的不同,UFS作為新一代技術雖然能夠提供更快的傳輸速度,但其核心技術掌握在韓系廠商手中,其中UFS快閃記憶體的主要產能來自三星,除此外,東芝等廠商有少量生產。

在業界,有這樣未被證實的傳言:三星原本並不打算將UFS2.1快閃記憶體發貨給國產廠商,但受Note 7爆炸影響,三星積壓了過多庫存,於是便有一部分快閃記憶體流入國產手機。

雖然傳言真偽難辨,但所反應的事實是,作為上游廠商,三星在UFS快閃記憶體上有著絕對的主導權。

在半導體行業,三星掌握20nm製程工藝的3D-NAND Flash技術,領先業界,而在移動DRAM市場上,三星與海力士的韓資市占率超過80%,同樣具有壓倒性優勢。

螢幕方面三星掌握的是最先進的OLED及柔性屏技術,其AMOLED螢幕也是國產高端手機不二的選擇。

掌握一些關鍵元器件的核心技術,三星不僅垂直整合能力強,在整個橫向產業鏈也有較高的議價權,因此,三星的一個關鍵策略是,一邊將先進技術用於自產旗艦產品,另一邊也極力壓低非自產元器件價格,造成供求失衡,以獲得高額利潤。

根據目前三星公開的數據,有業內人士預計,若2017年三星將NAND快閃記憶體原件小幅提價,則至少可增加52億美元的額外利潤。

正是因為受制於三星,蘋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去三星化」。

2008年,蘋果從iPhone到MacBook核心元部件基本上都依賴三星提供,但自2012年開始,蘋果以轉單第三方、全額扶植等方式陸續展開「去三星化」,東芝、JDI、台積電陸續成為蘋果新的供應商,而為解決創新壓力,蘋果選擇與三星聯合採購螢幕生產線,以確保下一代iPhone能夠順利量產。

至2016年,蘋果「去三星化」已初見成效,並逐步構建了科學有效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蘋果的「去三星化」帶來的另一好處是最大限度的解決了交付問題,每年蘋果新品的發布都會掀起一輪搶購熱潮,而從疲於應付到基本保證限定期內交付,蘋果交付能力的提升是被所有消費者看在眼中的。

其實不止蘋果,連三星本身也在極力擺脫其它廠商的限制,軟體一直是三星的軟肋,雖然無法徹底擺脫Android生態,但為避免遭受谷歌限制,三星有限度的從Android生態撤離,旗下TV和智能手錶均從Android轉向Tizen系統。

蘋果「去三星化」的實例對華為來說是有利的借鑑,但此次快閃記憶體事件才是華為長鳴的警鐘,4月27日,余承東再度微博發聲,公布聆聽消費者意見《倡議書》,也算痛定思痛,但不可否認,華為其實並沒有走錯路,產業鏈的痛一定要解決,華為的努力還是看得見的,麒麟960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接下來的方向,似乎也不辯自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狀況頻出 全怪任正非催的太緊?

最近華為P10快閃記憶體門鬧的沸沸揚揚,這給如日中天的華為移動重重扇了個耳光,去年任正非就提出華為移動部門的盈利能力不夠,今年下了死命令要增加收入,結果出了這檔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