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顆晶片,真的有那麼難製造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晶片產業的網友都知道,小小的一顆晶片之上,集成了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可以說晶片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綜合國力的表現,目前的全球晶片市場之上,美國人是絕對的領導者,韓國有三星和LG,而日本則在晶片細分領域稱霸全球。

而與此同時,我們中國也一直在投入研發晶片,目前雖然有了「中國芯」,但是從技術層面來說,和國外的晶片技術還相差甚遠,那麼有網友就有疑問了,這麼一顆小小的晶片,到底為什麼那麼難造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雷軍曾經說過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話,手機晶片是這個星球上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

那麼晶片的集成度到底有多高呢?這就得從晶片的真箇產業鏈去分析了。

在理論層面,晶片的製造需要很高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等高端理論,這些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目前我們中國也一直在大力培養這方面的技術人才。

在晶片的原材料方面,生產晶片需要非常高純度的材料,因為只要有一丁點的差錯,生產出來的晶片就註定是殘次品,而要想生產這一類材料,那就得需要另外一個龐大的產業鏈和精密設備做支撐。

從生產設備方面來說,生產晶片需要納米級的技術,這對於機械設備和光學設備的精度要求極高,而這個方面,美國擁有上百年的技術積累,日本也發展了大幾十年,而我們中國目前還遠遠比不上。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說,晶片產業是非常誘人的產業,一定研發成功那就是回報率極高的,但是在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實在太大,沒有個幾百億的投資很難做出小小的一顆晶片,另外,晶片產業從投入到獲得回報的周期是非常長的,這麼長的時間,很多資本是不願意投入的,所以更多的時候只能依靠國家和一些大型的科技企業。

最後,目前生產晶片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威脅,那就是殘酷的市場競爭,目前的市場之上,英特爾、ARM等巨頭已經瓜分了大部分的市場,如果有新的晶片公司出現,很有可能會被他們用價格戰殺死,這麼一來巨大的投入可能一夜之間就血本無歸了,這對於逐利的資本來說,是不會願意冒這個風險的。

由此可見,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生產晶片都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但是畢竟晶片關係到綜合國力,再難也得做。

目前我們也看到了華為、小米、中興等公司都在投入研發製造高端晶片,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獲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一點也很值得驕傲

希望將來有一天,「中國芯」能夠真正崛起,造福國人最終走向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造芯之路:雷軍的馬拉松式豪賭

傳聞已久的小米自主手機晶片近日露出真容,發布定位中高端的「澎湃S1」小米也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全球範圍內有同時生產晶片和手機能力的第四家企業。向供應鏈縱深方向延伸的產品出來了,小米董事長...

中興宣布:已經大量使用自研晶片

我們國內的晶片行業還是太弱了。大家知道的半導體公司,基本上都是國外的,像什麼高通、英特爾、AMD、英偉達,而國內的,有幾家有他們這樣的實力呢?所以這次禁令,對中興來說,也不全是壞事,至少可以讓...

三星集團:我們開始已經生產3納米晶片!

從一開始的蜂鳥,到後來的獵戶座。三星在晶片這件事上一直屬於班上的積極分子。作為一家能夠完全依靠自己完成手機研發生產的企業,三星更是韓國GDP的扛把子,顯然前幾年的note7爆炸門並沒有把三星擊垮...

缺「芯」的國產手機成為「打工者」

本報記者 梁文艷報導近幾年,國產手機發展呈現一派繁榮景象。華為、酷派、聯想、VIVO、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迅速崛起,不僅開始搶占國內市場,而且還逐漸打開了國際市場。但國產手機高速發展卻始終面臨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