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牛逼」背後的晶片女王:將沙子煉成海思處理器,拳打蘋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只要一說起華為手機,馬上就有人喊支持國貨,是愛國。

關於這個問題,學霸君也說過好多次,一台手機是無法決定你愛國不愛國。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華為確實走在國產手機的前列。

有些人買華為,很大原因是它真的撐得起愛國感:國產自研晶片——海思麒麟處理器。

還記得美國封殺中興吧,要挾高通停止供應驍龍處理器,掐著脖子問你要 100 億美金,就是欺負你做不出來。

而海思呢,就是做給你看,從「處理器研發落後 10 年」到「980 吊打高通」,不服就干!

就拿最新的麒麟 980 來說,什麼 7nm 工藝、雙核 NPU 等號稱拿下六個全球第一,基本跟闖蕩行業 30 年的高通做到了平分秋色。

不僅如此,研發出麒麟處理器的海思半導體公司,還獨占國內智能電視一半以上的晶片市場,就連視頻監控領域也拿下了全球 70% 的占有率。

其他方面,它還擁有最多的 H.265 編解碼技術核心專利,讓我們能用更小的寬頻占用,傳輸更高清的視頻,除了智能電視以外,現在很多手機、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紛紛用上這種技術。

海思半導體之所以擁有今天這般成就,其實全靠這個「華為背後的女人「——何庭波。

沒錯,就是這個低調的女強人,帶領團隊打造出國產芯的麒麟處理器,打破高通蘋果壟斷的格局,讓華為一躍成為全球第二的手機廠商。

被任正非臨危受命,華為工程師變身海思總裁

何庭波是誰,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是強大的百科,上面也就那麼兩三句話的介紹。

這時候不妨看看學霸君給大家劃的重點:華為工程師,海思總裁,華為董事會成員。

何庭波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學的正是華為現在最強的通信和半導體物理專業。

在加入她華為之前,華為的晶片事業才剛起步,雖說做出了第一顆晶片,還應用在交換機上大賣了一番,正吃香的華為因此看到了一條出路,下定決心要開拓光通信設備的新業務。

畢竟我們的任老闆不想和以前一樣,連條身份代表的皮帶都買不起.....

而何庭波的運氣簡直爆表,自己專業完全符合這一領域,所以她加入華為直接被任命為晶片工程師,負責設計光通信晶片。

當時華為不像現在那麼有錢,設備並不完善,僅一套的實驗室設備還得大家共用,尤其是何庭波在研發晶片設計時,總與隔壁負責產品開發的高戟搶設備用。

雖然高戟懂得「女士優先」,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自己的研發產品很容易會拖後腿。

於是他們商議了一下,為了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白天讓給何庭波使用,晚上則是高戟使用,996 什麼的都弱爆了。

後來公司業務不斷擴張,無線業務成為公司的重點,何庭波便一人前往上海組建無線晶片團隊,研發 3G 晶片。

而後幾年,她又被調到高科技視野雲集的矽谷工作,到處學習的她不僅晉升到部門總監,還讓她認識到中國晶片設計比起國外仍有著很大的差距,但華為當時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

在 2004 年,華為在國內押注的 CDMA 涼遍天,為了生存下來,便找到新的手機業務這根救命稻草。

由於思科的對簿公堂,再加上華為沒有自家的手機晶片,要想在這新業務上走遠顯然差了點東西。

於是老任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給何庭波 2 萬人和每年 4 億美元的研究經費,只為研發出華為自己的手機晶片。

相信很多小夥伴看到這些數字沒有感覺,不過何庭波當時是被嚇到了,因為整個華為也就 3 萬人,研發經費還不到 10 億美元。

既然老任已經下定決心,何庭波就肩負起華為的希望,成立了海思半導體公司,坐上了總裁的位置。

研發晶片太爛,華為那段山寨機的黑歷史

在晶片研發前期,即使有何庭波這個晶片設計大佬,段時間內自然沒有什麼大的起色。

畢竟把沙子做成晶片這一過程,本來就是很複雜的系統工程,而且技術難度大到令人開始懷疑人生。

好幾年的時間,海思也就在數據卡、機頂盒、視頻編解碼晶片上小有成就,在手機晶片方面可以說是「白給狀態」。

何庭波這頭剛鼓勵大家:「做得慢做不好沒關係,我們就慢慢來,總有熬出頭的一天」,另一頭自己又埋頭苦幹,沒有絲毫鬆懈。

一直白給到 2009 年,海思終於憋出了第一款手機晶片——K3V1。

Emmmm...這顆晶片偏冷門,連學霸君都沒怎麼聽過,查詢後發現它採用的是 110 納米工藝,比聯發科的 65 納米還要差,適配小眾的 Windows Mobile 系統,完全沒有競爭力的它註定要涼。

後來,為了解決這些晶片,不得不流通在山寨機市場,結果直接拉低華為這個高端品牌的形象。

真沒想到我高貴的爵士也曾有著一段山寨機的黑歷史。

花了大錢造成這樣,丟臉啊,老任自然是坐不住了,趕緊調整手機晶片的研發。

在何庭波的重新帶領下,又是花錢改用 ARM 架構,又是改成安卓系統,又是將各地人才集中到上海,加大力度研發手機晶片。

而華為的手機業務趁著這段時間迅速成熟,覆蓋了入門到旗艦各種手機,硬體上總算省心不用顧慮。

在 2012 年,海思再次推出新一代 K3V2 晶片,雖然性能上比高通三星等一線晶片落後,但至少還能用,首次用在 Mate 1 和 P6 等自家的旗艦機上,並大力宣傳這顆全球最小的國產四核晶片,而後兩年都還在沿用這顆晶片,對它各種優化小補。

雖然第二代晶片的 K3V2 確實能用,但它還是翻車了,拿 K3V2E 晶片的華為 P6 來說,製程的落後導致 GPU 遊戲的兼容性差,體驗不好又容易發熱,隔壁小米的發燒至少還有高性能流暢,用這台手機還真的只能當「暖手寶」呀!

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華為的 K3V2 晶片被大家當成笑話,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團隊每天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卻又只能埋頭繼續研發手機晶片,開發人員也不得不 996 的連夜加班修復漏洞,公司內一片寂靜,開始憋起大招來。

抓住機遇的華為,從此過上爵士人生

不服輸的何庭波,嘗試著把自研的巴龍 710 基帶晶片和應用處理器集成為 Soc(系統級晶片) ,還用上主流的 28 納米工藝,功耗大大下降,在 2014 年初帶來了成熟的麒麟 910 晶片,總算看到了高通的尾燈。

在一年的時間裡,何庭波和海思團隊從麒麟 910 晶片研發到了麒麟 928 晶片,其中還衍生出中低端的麒麟 620 晶片,研發速度像踩了油門一樣停不下來,有好幾次還把握住機會,成功翻身打出了「完勝」,逆襲高通蘋果壟斷的格局。

最具標誌性的就數華為 Mate 7 了,當時麒麟 925 晶片開始成熟,華為也有了一定的信心,想用 Mate 7 嘗試打入高端市場看看效果,直接與三星、蘋果兩家巨頭同月發布新機比拼。

沒想到蘋果和三星接三連四的出大事,一個好萊塢艷照門泄露隱私;一個還自嗨的沿用廉價的塑料外殼。

這樣一來,號稱「爵士人生」的 Mate 7 瞬間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國人們不僅紛紛支持國產手機,還爭先恐後的過上爵士人生。

由於華為當時抱著探探路的心態,所以 Mate 7 首批備貨只有 30 萬台,無法滿足國內用戶的購買需求,發布 6 個月後仍然難以買到,一機難求的程度比隔壁小米還誇張,全球銷量超 750 萬台,創造了國產 3000 價位高端旗艦的歷史。

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地位後,華為馬上用自家中低端的麒麟 620 攻入中低端市場,推出了榮耀 4X、4C、P8 青春版等。

沒想到榮耀 4X 瞬間成為爆款,成為人手一台的街機,華為旗下第一款銷售破千萬的手機。

前三年華為手機拖著麒麟晶片走,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團隊被大家當笑話、被自家人嫌棄。

後三年則反了過來,大家都以海思國產芯的強大而自豪,把它當作華為手機躋身全球第二的關鍵力量,成為華為的驕傲。

不過何庭波並不滿足,在研發麒麟 950 晶片的過程中,專門前往美國伯克利大學拜訪胡正明教授。

這個教授在半導體領域是個大牛,研發出了世界上最小,但電流卻最大的半導體電晶體,何庭波正是向他請教這項技術,最終做出的麒麟 950 晶片綜合性能贏了高通大半年。

從工程師、總裁、再到董事會,何庭波仍舊堅持研發海思麒麟晶片,或許是單純為了不讓別人看低,或許是想繼續尋求新的突破,可謂貫徹了「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在最新的海思麒麟 980 晶片上,華為就花了 36 個月的時間,高達數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余承東毫不謙虛的號稱「拿下六個世界第一」。

不知道在這一句話的背後,何庭波和她的海思團隊又花了多少心血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