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K3到麒麟980,華為用了9年時間,花了2000億,終於追上了高通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晚上萬眾矚目的麒麟980將發布了,這是全球第一款7nm工藝的手機晶元,也是全球第三款集成AI的手機晶元,之前兩款是麒麟970,蘋果A11。

可以說除了華為不對外銷售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缺點了,足夠與高通、三星扳手腕了。

但從2004年成立至今,你知道華為到底發布了多少晶元,踩了多少坑,才成就今天的地位麼?

雖然華為海思是2004年才成立,但在1991年,華為就成立了ASIC設計中心,這就是海思的前身;到2004年時,華為才正式成立了海思半導體,組建手機晶元研發隊伍。

而從技術路線來看,海思走的是依附於ARM IP授權設計自己的SOC的路線。

其實在當時的晶元之痛沒有這麼明顯,那為何華為還要自研呢?根本原因在於當時華為要搞上網卡等,但被高通卡著基帶的脖子,而在當時這些數據上網卡可是華為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所以才開始自研,正如任正非所言,不想被別人卡脖子。


但從2004年組建手機晶元研發隊伍,一直經過了5的研發之路,踩了好多坑,直才到2009年才拿出了第一款海思K3。

可惜這款手機晶元因為技術落後,製程也落後,而當時聯發科的晶元便宜,性能又非常好,山寨機的首選,所以華為K3最終並沒有商用,海思的研發人員大受打擊。

於是又研發了3年,直到2012年,華為再推出改進款的K3V2,並且這款晶元被華為咬牙應用於自已的P2/P6等手機之上,但製程太差,是40nm工藝的,與GPU也不太兼容,發熱大,體驗很不好。

於是又經過兩年的研發,到2014年初,華為推出麒麟910,首次採用28nm製程,並且捨得堆料之後,華為麒麟處理器才稍有自己的名聲,但比較而言與高通還差得遠,連聯發科都比不上。

於是整個2014年,華為不停的疊代,一共發布了6款晶元,5款高檔晶元,有麒麟910,麒麟910T,麒麟920,麒麟925,麒麟928,還有一款中檔的麒麟620,通過這樣的苦行僧式的磨鍊,華為麒麟終於有了長足進步。

再到2015年3月,麒麟930/935 SoC發,5月中檔晶元麒麟650發布,而到2015年11月,麒麟950 SoC發布,採用16nm FinFET Plus工藝,綜合性能飆至第一,憑藉性能優勢和工藝優勢,贏了高通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差,直到麒麟950開始,才算勉強追上了高通處理器。

而在麒麟950之後,華為在2016年發布了麒麟960,2017年發布了麒麟970,再到2018年7月發布麒麟710,再到這次發布麒麟980,可以說華為真的是在這差不多10年時間,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追上了高通。

而在這中間,克服了技術落後,製程不先進,發熱量大,性能差等各種問題,也踩過各種坑,甚至在2014年一年就發布了5款同一系列的晶元進行疊代,一代更比一代強。

而在這10年之間,據說華為投入的晶元研發費用超過2000億元,而今有了回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現在看來,任正非當時的不想被國外卡脖子理論是多麼的有遠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海思麒麟處理器的前世與今生

來源:MCA手機聯盟業界曾經流傳著很多關於海思的故事,其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任總拍板成立海思之初,他給整個團隊定下了兩個目標,一是實現營收超30億,二是員工突破3000人。毫無疑問,第二個目標很...

華為P10有望搭載 海思麒麟970參數曝光

【IT168 資訊】海思麒麟處理器在今年可謂異軍突起,10月份發布的麒麟960處理器一度解決了GPU性能落後的短板,並採用16nm製程工藝,讓海思真正躋身於一流手機晶片的行列當中。由於馬上就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