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PC霸主英特爾 擁抱物聯網能否打破僵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楊劍勇

作為在PC時代呼風喚雨的英特爾,面對移動市場衝擊下,未能抓住這一波機遇,盈利不斷下滑。

如今,從PC到移動互聯再到物聯網,英特爾再次面臨轉型抉擇,顯然這一次決心更大,能否抓住物聯網時代機遇?不過在我看來,昔日靠「Wintel」獲得高銷量和高利潤的PC時代已經結束,物聯網重在協作發展,而非壟斷。

衰敗移動市場 錯失了移動時代

英特爾在移動領域並沒有複製PC市場的輝煌,曾經在PC領域的霸主,在面對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英特爾選擇放棄手機戰略,在2006年以6億美元出售其通信與應用處理器部門,有趣的是:「最後為了再次鞏固自身手機市場,最終又以14億美元英飛凌無線業務部門,助英特爾提高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影響力」,不過在移動互聯領域依然沒有替英特爾扳回足夠的面子,在此做一個假設,在當年是作為新興產業的移動市場,假如在2006年英特爾不出售其有關手機的業務,那麼英特爾是否會錯失移動網際網路?

微軟曾也錯失了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納德拉於2014年2月接任微軟CEO一職後,媒體焦點關注在:「納德拉能否重塑微軟帝國的昔日輝煌?」作為微軟第三任CEO的納德拉,不負眾望,在奉行』移動先行、雲先行』的戰略,不僅改變了微軟,如今也富得流油,其市值高達4432億美元,在納德拉帶領下,微軟似乎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然而,作為昔日霸主的英特爾顯然沒有那麼幸運,科再奇(Brian Krzanich)於2013年執掌英特爾以來,移動晶片領域依然處在弱勢,美國知名財經網站fool.com甚至發表文章稱:英特爾應該儘早更換CEO科再奇,在他的領導下英特爾的境況變得更糟糕,尤其是在手機晶片市場。

在我看來,在移動晶片可以用衰敗來形。

遭遇陣痛 能否抓住物聯網機遇

高銷量和高利潤的在PC時代,在面對移動市場衝擊下,營收和利潤均有下滑,PC市場不斷萎縮 ,英特爾2015年報表顯示,全年營收554億美元,同比下滑1%;運營利潤為140億美元,同比下滑9%;凈利潤為114億美元,同比下滑2%。

IDC發布的全球個人電腦季追蹤調查顯示,2016年全球PC出貨量較去年將下滑7.3%。

伴隨移動互聯的發展,PC行業的似乎更像一潭死水,尤其英特爾宣布1.2萬人規模的裁員計劃更是令市場震驚。

裁員1.2萬人致使是英特爾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旨在削減成本,計劃到2017年年中減少開支14億美元。

英特爾CEO科再奇曾表示,此項措施雖然艱難,但不僅能夠壓縮成本,還可以釋放資金,以便投資更有增長的業務。

在遭遇PC增長遇到困境之時,擺在英特爾面前最關鍵的是:「找到其他創收增長引擎,以及看能否押對產業方向和踏准市場節奏,可喜的是:「作為物聯網部分,在2015年全年為英特爾貢獻了22.98億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物聯網部門分別帶來了6.51億美元和5.72億美元,雖然物聯網部門營收增長緩慢,但作為新興產業,顯然在已取得了一點成績。

在面對萬物互聯機遇轉型中,顯然英特爾在此次轉型上的決心很大,從PC到移動互聯再到物聯網,雖然在轉型過程中必定會付出不小代價,尤其錯過了移動時代,在即將進入的物聯網時代,英特爾絕不允許再次錯過物聯網時代,當然是否能抓住這一波機遇有待進一步檢驗,但在傳感物聯網創建人楊劍勇看來,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賦予萬物互聯、萬物感知,將重塑著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能充分利用物聯網的企業將會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贏家。

在移動網際網路延伸至物聯網的階段,無論是蘋果、谷歌、IBM、微軟、英特爾等國際巨頭,還是華為、中興以及BAT等為代表的國內科技力量,都已瞄準物聯網這一新風口。

英特爾很早就提出面向萬物互聯方向轉型,為了強化在物聯網領域地位,在去年還以167億美元收購FPGA生產商Altera公司,這也是英特爾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

包括今年二月,英特爾又聯合包括微軟、高通、三星、思科、通用電氣、伊萊克斯在內的多家公司,以支持物聯網行業發展為宗旨,發起成立了一個新的物聯網標準組織「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簡稱「OCF」)。

物聯網:英特爾和ARM爭奪焦點

移動市場的崛起,ARM被視作為英特爾最大競爭手之一,在物聯網領域也將是其強勁競爭者,尤其ARM在被日本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之後,也是孫正義豪賭物聯網舉措和決心。

日本軟銀不僅面臨巨高的負債,為了籌得收購資金,不惜出售了眾多優質的資產,如拋售了部分阿里巴巴股票,以及出售盈利良好的Supercell在內的等資產,可換回來的ARM公司,在2015年營收確只有10億英鎊。

物聯網已經成為科技熱潮,孫正義捨棄優質資產耗巨資收購ARM,儘管規模遠遠不及英特爾,但在即將進入萬物互聯世界裡想再造一個阿里巴巴,甚至比擬或超越英特爾,在楊劍勇看來,在物聯網這波浪潮中,ARM是做足了功課和準備,軟銀收購也希望使其能夠成為未來物聯網市場的領導者,且在物聯網領域也將會誕生更多的千億市值的公司。

在移動市場領域,英特爾在面對強勁的ARM,使得錯失了一個時代的機遇,現在,ARM和英特爾交鋒再次延伸至物聯網領域,就在這場大戰前夕,ARM投向了日本軟銀懷裡,而這兩個晶片巨頭在爭奪物聯網之際,也將由於軟銀的加入,將會發現更多的變化,期待著這場物聯網爭奪戰。

作者系傳感物聯網創建人楊劍勇(科技名人、物聯網權威人士),長期關注物聯網、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設備、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產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ARM積極迎接物聯網時代,但英特爾選擇放棄?

文/楊劍勇物聯網已經不是未來,引領的新型信息化與傳統領域走向深度融合,且能帶動數十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涉足,在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提出物聯網概念時,恐怕根本沒有...

英特爾不敵ARM?物聯網成爭奪焦點

移動市場的崛起,作為在PC時代呼風喚雨的英特爾,面對移動市場衝擊下,移動晶片明顯不敵ARM,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未能重塑PC時代的輝煌,甚至為了獲得更多晶片訂單,不得不向死敵低頭,與競爭對手AR...

物聯網:下一個戰場 英特爾不敵ARM?

文/楊劍勇英特爾昔日巔峰時期,其市值一度高達5000億美元,如今不足1700億美元,曾在PC時代能呼風喚雨,在面對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初期,選擇放棄手機戰略,在2006年以6億美元出售其通信與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