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則-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依據憲法第23條規定:「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跳到主要內容 ::: 比例原則-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請務必輸入聲調做結束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 上傳圖片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 錄製聲音  開始錄製  停止錄製 分析結果: 取消 確定 詞條名稱:比例原則 ㄇㄧㄥˊㄊ一ㄢmíngtiān 切換來源 ToggleDropdown 教育Wiki 教育Wiki 教育Wiki 比例原則國會在制定法律干預人民之基本權時,其干預之方式與範圍不得逾越不必要的程度,此即為比例原則,又稱為過度禁止原則。

(註1)依據憲法第23條規定:「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由此可知比例原則適用在國家基於公益的需要,而必須限制人民的基本權時,其強調應盡可能在範圍內保障人民之基本權;然而,假若國家對人民造成的損害與其追求的公益目的明顯不相當,則違反比例原則。

而比例原則的適用可以公益目的及必要性作為審查之基準。

目錄1公益目的的審查2必要性審查3參考書目4關鍵字公益目的的審查憲法第23條提到須「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以此做為起始點,強調建置人民基本權所追求的目的,必須符合特定之公益目的,若無,則失當,則此一限制人民權利之作法即因限制目的的不正當而違憲。

必要性審查必要性審查作為比例原則之判斷準則,比例原則包含三項要素,分別為適合性、必要性及合比例性。

適合性原則國家採取作為限制人民之基本權時,其作為必須能適合達到所欲追求之公益目的。

必要性原則國家為達到公益之目的,而有兩個以上措施可選擇時,須選擇對人民利益侵害最小的措施。

合比例性原則國家採取的措施應與他所追求的公益目的合於比例。

(註2)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人權、民主與法治:當人民遇到憲法》,台北:元照。

註2: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比例原則英文關鍵字:Ruleofproportionality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result.jsp?st=all&keyword=%E6%AF%94%E4%BE%8B%E5%8E%9F%E5%89%87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