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會致力於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推廣老人心理衛生、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治療及增進和國際學術機構交流。

藉此專欄想向民眾介紹老人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健康的老化」及增加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 分享 分享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本會致力於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推廣老人心理衛生、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治療及增進和國際學術機構交流。

藉此專欄想向民眾介紹老人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健康的老化」及增加民眾對老年精神疾病的敏感性,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失智 羅賓威廉斯的「路易氏體失智症」到底是什麼樣的失智症? 2014年8月11日,威廉斯在加州的寓所內自縊,享年63歲。

當時 這 個消息傳出,許多人難以置信,畢竟他帶給大家的開心與歡笑一直深植人心。

羅賓.威廉斯出現的症狀包括肌肉僵硬、步態不穩和意識混亂等,飽受巴金森氏症、焦慮和憂鬱所苦。

他在過世前,狀況不斷惡化,身心的壓力可想而知……報載他頗長一段時間深受憂鬱症所苦。

推薦閱讀:喜劇天王死因解謎!遺孀:路易氏體失智症是兇手   路易氏體失智症至今仍無法治癒 路易氏體失智症好發在50歲以後,是一種突觸核蛋白病變(synucleinopathy),特徵是大腦中α-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protein)的異常沉積。

確切原因尚不清楚,通常是由遺傳(約30%)和環境(約70%)影響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路易氏體失智症有5個明顯特別的症狀: 認知功能的波動:認知時好時壞,波動的嚴重程度、頻率和持續時間並不一定。

不像阿茲海默症以記憶衰退為主,路易氏體失智症以注意力、警覺能力為主。

視幻覺:高達80%患者出現視幻覺,通常在疾病早期就經常頻繁地出現。

例如:看見走來走去的小孩或鄰居、站在床邊的死去親人等等。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巴金森症狀:運動遲緩、僵硬、姿勢不穩和震顫,可能出現平衡問題、易跌倒、面無表情、說話聲音小等情況。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Rapideyemovementsleepbehaviordisorder,簡稱RBD):約80%患者患有RBD,在快速動眼(REM)睡眠期間失去正常的肌肉麻痺。

這樣的異常睡眠行為可能在觀察到認知能力下降之前就開始,包括拳打腳踢、大喊大叫、大笑、難以理解的說話,並且可能會傷害到床伴。

對「抗精神病藥」嚴重敏感:出現幻覺或妄想,一般也不可使用抗精神病藥,否則會有嚴重副作用,例如身體異常僵硬等。

其他可能症狀還有:多次跌倒或暈倒、短暫意識喪失、姿勢性低血壓、尿失禁或排尿困難、聽幻覺、妄想、憂鬱、焦慮、冷漠、吞嚥困難、便秘等。

路易氏體失智症是盛行率第二高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截至目前為止,仍無治癒方法。

但可至精神科(身心科/心身科)或神經內科門診就醫,使用不同藥物去治療相關症狀,以改善生活品質。

推薦閱讀:失智不一定會健忘!別忽略這3個警訊 誤將輕度失智視為正常老化 恐延誤治療時機 目前經推估65歲以上人口約8%有各種不同的失智症,其中75%是極輕度/輕度失智、只有25%是中/重度失智。

但可惜的是,一般人常把極輕度/輕度失智誤以為是正常老化,延誤延緩及治療失智時機,造成後續大多都在處理重度失智的安養問題,這是非常可惜的。

2025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將達到20%,邁入超高齡(Super-aged)社會。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台灣失智人口在民國2021年達30萬人,推估在2031年、2041年將分別達45萬人、66萬人,而同一時間,全國總人口因少子化正逐年減少中。

失智的治療照護工作將愈來愈重要,政府及民間團體應及早因應規劃。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7年12月,衛福部參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2017–2025年全球失智症行動計劃」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在全國布建95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協助疑似失智個案就醫確診;並且布建494個失智據點,協助極輕度/輕度失智者進行認知促進、延緩失智活動,期能提升失智者生活品質並延緩進入中/重度失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人更頻繁地閱讀、玩遊戲、旅行、社交、演奏音樂、藝術、體育活動、閱讀等,可維持認知、改善認知。

我們可據此多豐富老年生活,不僅生活多采多姿,又可減少或延緩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台中童綜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及心身科主任醫師、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常務監事、台中市失智防治協會理事長黃尚堅)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人氣2043 失智 失智照顧難題百百種》不變的是:安全與舒適是他們永恆的記憶 面前是一位發病多年的輕度阿茲海默患者,在診間跟家屬解釋認知功能追蹤沒有退步太多,可以鬆一口氣而自己感到高興。

病患明明還好啊,家屬卻不斷數落病患的不是,以前很喜歡去爬山,現在都不去;忘記關水、廁所忘記沖水,不敢讓他用瓦斯了……一旁原本安靜的病患聽著也激動了起來。

推薦閱讀:8萬人大數據分析阿茲海默症確診前徵狀 便秘首度上榜 避免硬碰硬,照顧失智家人首重安撫情緒 以為隔壁不要的盆栽才拿回家,被發現時從陽台丟掉拒不承認;在日照中心拿筆筒、衛生紙回家,家人不斷責備個案為何要偷東西?結果病患整個脾氣大爆發,作勢要打人。

阻止他想做、或要他做不想做的事,因為判斷力不好無法配合,當下直接跟患者硬碰硬,雙方都會受傷。

「我要打死妳,來呀來呀,妳這麼小隻這麼細漢,我一拳就可以把妳打死。

」不斷嗆聲的背後原來是不想洗澡,後來家人先退讓安撫,不淋浴、不讓蓮蓬頭的水直接噴灑全臉,改採擦拭或重點部位沖洗。

讓我想起小孩在游泳池號啕大哭,在浴缸卻玩得不亦樂乎。

關鍵就在自我感覺是威脅,還是安全的環境與氛圍。

即使退化到較嚴重的階段,他們對於外在的情緒反應大多保有正確的感覺,周遭人的焦慮、憤怒、恐懼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對於別人的微笑、關心,肢體上溫柔的碰觸與擁抱,他們也能感受到溫馨紓緩的氣氛。

原本因為認知退化與判斷力不佳合併的精神行為症狀,如果照顧的家屬或機構人員和他們互動方式不正確,尤其是責備、批評的態度,這時候他們會更加引起強烈的對抗與逃避的反應,進而造成更多的肢體和語言的衝突與對立。

(示意圖。

圖片來源/xFrame) 設法降低警戒感,遊走、躁動危機迎刃而解 一位年輕型失智症病患已退化到會到處遊走,在家中會到處開門嚷嚷要出去;家裡空出空間,讓病患到處遊走,但是打不開門時會大力推拉與激動拍打,嚴重干擾鄰居,並讓警察多次上門關切。

家屬改裝門片,把門把拆掉,貼上整片瑜伽墊,不留門縫偽裝成牆面,如此外型、觸感都發生改變,病患就不會再一直激動拍打。

如果能夠欺騙過他/她們對於威脅的警戒,較容易順利化解危機。

「先生從開車不受控,開始覺得他有問題。

經常衝動闖紅燈,距離前車很近,甚至快要撞倒行人,坐在車內我都嚇死了。

」太太一開始不讓先生開車,他就激動地拳腳相向,因先生是軍職退伍,太太安撫說:「你是將軍,哪有將軍開車的;我是你的小兵駕駛,要聽你的指揮。

」各方面多稱讚他,漸漸的,他就可以乖乖地坐在後座。

推薦閱讀:「話到嘴邊」就是想不起來... 我要失智了嗎? 失智的媽媽對小孩仍有反應,即使完全沒有語言能力。

喜歡和小孩互動,看到嬰兒或小孩的圖片或畫面會微笑,卡通也能吸引注意,就和小小孩反應是一樣的。

小嬰兒不用學習,對於外在笑容與憤怒都能做出相對的回應,笑容背後代表安全、關心與溫暖;憤怒生氣、緊張焦慮的表情代表不安氣氛。

就像迪士尼動畫電影《怪獸電力公司》,小孩被驚嚇,不是驚慌失措就是號啕大哭;被逗弄時則笑得樂不可支。

從大腦結構與演化的角度來看,大腦負責情緒記憶的邊緣系統的確是人類最古老的皮質之一,我們一出生這邊已存進去的情緒記憶,可能就像開機程式一樣,終其一生地陪伴著我們。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記憶也許模糊、消逝,唯情感恆常不變 我想,追求舒適與安全應該是最基本的生物本能,這一塊的記憶永遠也不會消失。

即使忘光了周遭人的臉龐,失去了溝通的語言能力,這些感覺與需求都不會消失。

有一種不知是否的錯覺,失智症患者只要處在自覺沒有威脅驚恐的環境,就能生活得自由自在,他們年齡似乎凍結不會變老,就像恢復到兒時無憂無慮的階段。

「雖然可能是空的靈魂,媽媽60多歲,失去語言能力,腳有力氣也站不起來;在機構的中庭花園裡,坐在輪椅上陽光從樹枝間灑落下來,對著陽光會笑,看到我們會笑。

」那個瞬間也同時撫慰了照顧者受傷的靈魂。

這麼多年來,我還清楚記得陽光灑落中庭的手機影片,和將軍與小兵的那段話,溫柔的時光同時撫慰了雙方;這些時刻也喚醒我的開機程式,深深感到共鳴與感動。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區及復健精神科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吳冠毅)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人氣4629 失智 做失智者的好朋友:以友善尊嚴的方式共享生命旅程 失智症改變了一個人的大腦,影響了他的記憶和判斷力。

關係錯置了,他不再認識過去常拌嘴的老伴,最寵愛的女兒,心肝寶貝的孫子。

許多照顧者對這樣的情況感到傷心困惑,難以適應。

常在診間反問我說:「他不認得我了,老是在找已經逝世幾十年的母親,總以為我是他的姊姊,這樣要怎麼回應比較好?」除了不要嚴厲地糾正失智者外,照顧者該怎麼來調整彼此的關係? 推薦閱讀:愛你到老.保護不少》淺談失智長者的法律保護與限制 換個方式,減輕失智照顧阻力、關係更融洽 美國著名的日照中心創立者——維吉尼亞.貝爾女士在《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ADignifiedLife,中譯版由心靈工坊出版)一書中,闡述了如何以「成為失智者最好的朋友」這樣的方式來與失智者互動。

這種模式不僅是強調應以友善的態度來面對失智者,也強調了在照顧過程中維持失智者的尊嚴。

嘗試重新調整彼此的關係,將失智者當成最好的朋友。

這樣的轉變,並不會減損我們對失智者的關愛,但是換個方式、拐個彎,或許就能找到順風的方向。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最好的朋友要怎麼做呢?最好的朋友以對方的生命故事為榮,最好的朋友會尊重失智者的個性和喜好,了解他原本的習慣和過去的經歷,以暱稱來呼喚他,以喜愛的食物來安撫他,讓他能發揮專長,維持嗜好。

最好的朋友會主動發起活動,並邀請失智者一起參與。

最好的朋友會善用笑容與幽默感,時常一同歡笑,慶祝各種重要的節日。

最好的朋友會認真地注視,用心傾聽,有技巧地接話,善用肢體語言來相互溝通。

最好的朋友不會貶損失智者,會幫他保留面子,經常給予讚美,總是給予鼓勵。

最好的朋友會珍惜現下的時光,會分享靈性的領悟。

最好的朋友不會帶著偏見,會詢問失智者的意見,但不會過度反應。

最好的朋友會以平等的方式來互動,不總是以監護人的角度來相處。

%%_SHORT_CODE_ID_390_%% 過度投入的情感,或者是過高的期待與要求,有時並未能發揮功能,反而帶來超過的負荷,讓心力耗竭。

最好的朋友在協助失智者時,也會先當自己最好的朋友,注重自己的健康,斟酌自己的財務和時間,重視生命品質,勝過生活物質。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為失智者好朋友的潛力,能建立起值得信賴的關係。

運用這樣的模式可讓失智者獲得更有尊嚴的協助,也能幫助失智者的親友們處理原始關係轉變所帶來的傷痛和失落。

重新思考並建立一個新的關係,不困守在傳統的病人和照顧者角色中。

甚至能協助彼此,掙脫病前原本疏離或是衝突關係的綑綁,療癒這裡面的不完美,釋放照顧失智者所帶來的身心壓力。

讓這段攜手下坡的生命旅程,緩一點,鬆一點,還能感受迎面吹來的微風,還能享有片段美好的時光。

讓我們一起來做失智者的好朋友,打造串聯社區網絡,成為友善關懷的美麗國度。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 <本專欄反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811 身心症 長輩的心理問題有解嗎?談老人心理治療可行性 在診間裡,張先生一提到小孩的不孝、太太的過早離世,便哭了起來。

經過1個月的抗鬱劑治療,雖然個案的憂鬱情緒及睡眠較改善,但還是和小孩衝突極大,因此我建議他做心理治療,處理太太過世的長期哀悼問題,以及小孩能否延續其事業而產生關係衝突的議題。

起初張先生十分抗拒地說:「我又沒心理問題,幹嘛需要做心理治療?你們真的把我當作瘋子?」兒子們也不以為然,覺得爸爸年紀已大,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怎麼可能接受了心理治療就有所改變。

還好我好說歹說,他們才同意試試看。

推薦閱讀:老人不快樂,年輕人比較有朝氣?這是錯誤的刻板印象! 一開始,張先生抱怨我們的心理師太年輕,真的會懂他嗎?也抱怨心理師怎麼都只聽他講,都沒給建議,來接受心理治療兩次就不想來了。

我就跟他說:「如果建議有效,應該很多朋友給過你建議,真的有幫助你就不用來這裡了,而且你為失眠所苦30幾年,就起碼來3個月,若真的沒用就可以不參加了。

」張先生只得勉強繼續,家人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訝異的是3個月間張先生都可準時參加心理治療,且表示之前都沒人像心理師可以好好地聽自己說話,去了解他的需求,雖然沒給建議,現在起碼自己身體狀態及睡眠品質比起只吃藥又更好了些。

(示意圖。

圖片來源/Unsplash) 隨著心理治療的進展,個案開始談到他對太太過世的思念,但因為要在小孩面前表現出堅強的一面,於是太太的話題在家裡成為不能談的禁忌。

他也提到自己其實很孤單,為撫養小孩拚命工作都沒再認識其他女性,也因為埋首工作也沒交幾個朋友,能講心事的對象更少。

因為他爸爸是心臟病過世,去年有一次他在坐捷運時,突然昏眩、心跳加快、覺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害怕自己快死掉了;從那時候起他就覺得工廠需要更積極地交棒,才把在各地工作的小孩叫回來,希望有人能繼承他的工廠,但小孩都不願意,更讓他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否就是這樣了,過往所有的付出似乎都不再有意義…… 直到心理師進一步去了解時,他才可以開始提到自己對於死亡的害怕與恐懼,面對之前爸爸因心臟病過世及太太突然撒手而去,自己被留下來的痛苦及悲傷一擁而上;經過1年的心理治療,他也慢慢了解到自己對死亡及被拋棄的恐懼,也了解他也可以呈現出脆弱的一面,他也嘗試去和小孩談自己在喪親之後的痛苦及面對死亡的恐懼,也同意不一定要小孩都聽他的才算有回報或價值,和小孩之間的衝突也減少了。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老年人常常會面對多種心理議題,如各種失落(老化、退休、慢性病、親人過世、身分或經濟上的失落等)、跟不上社會脈動、孤寂感、死亡的議題等。

一般成年人的憂鬱症,藥物加心理治療遠比單純用藥物治療效果好。

老年人有憂鬱症時,常常抗鬱劑效果沒有成年人好,那麼他們接受心理治療是否有用呢? 之前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依德曾提到:「超過50歲的成年人因為心智缺乏彈性,此部分常是心理治療所仰賴的,故不太建議他們接受精神分析。

」但後面的學者也反駁說:「佛洛依德本人在自己6、70歲時仍寫出許多曠世巨著,表示老年人怎麼可能心智無彈性?否則怎麼能寫得出來。

」所以,雖然老年人常被忽略,很少被轉介心理治療,但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老年人是可以接受心理治療,而且是有效的。

只是可能在治療的形式上要做點調整,例如:可能治療需更結構化,或時間、地點可較有彈性,另外就是年輕的治療師常需克服老人和成人不同、是無法改變的偏見。

即使是神經方面的研究,現在也發現老年人的腦細胞仍有再生能力,更何況是心理彈性呢?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就像本文提到的例子,張先生一開始對心理治療或年輕的治療師抗拒不想接受治療,但當他敞開心胸、願意去談他的困擾及他的人生,治療過程就慢慢展開了。

特別是我自己臨床上的一些老人個案,許多常常是年輕時未處理好的心理議題,老年期又再出現來困擾他們。

就如同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在65歲~死亡的階段重要的是自我的統整,很多老人因為對這一生仍有許多悔恨,不願接受已發生的現實而感到痛苦。

所以我在診間常看到各式各樣辛苦的老人:如兒女成群卻感到孤寂的女老師、窮得只剩下錢的老爺爺、70餘歲的小三為小四出現而懊悔此生的退休公務員、一輩子想自由卻一直在服侍出軌的先生及媽寶兒子的貴婦、老年還一直抱怨媽媽小時候不公平的酒癮老爺爺等……像他們的這些議題,都不是開立藥物即能處理的。

推薦閱讀:做好3件事,以後不當孤單老人 所以我常跟受苦於這些心理議題的老人及家屬,甚至學心理治療的學生們說,老人心理治療的重點在於讓老人了解他們的一生,如何去將這些經歷整合在一起,或許治療完他們就會發出個驚嘆說:「唉!這就是我的這一生……」也就是他們了解自己後,也沒有什麼好遺憾或虧欠的,就可好好地接受老化或死亡,就是可以好好地死了。

但其實更重要或更積極的意義是:既然可接受好好地死,那剩下的餘年應該更可以好好地活、帶著感恩的心積極地活著,這才是老人心理治療的目的。

*基於諮商保密原則並保護當事人,內文個案所有細節均已修改無法辨識,且非為單一個案之描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作者邱智強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赴英國修習老人心理治療)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人氣1165 其他疾病 躁動不安、意識混亂 長輩就醫術後突發譫妄,怎麼辦? 家人很擔心張爺爺是不是得了失智症,回想起住院前,張爺爺記憶力就不是很好,但生活自理、上街購物都沒問題,骨科醫師於是照會了精神科醫師,經過仔細評估,醫師告訴家人,張爺爺是得了譫妄症(delirium)。

譫妄易與失智症混淆 延誤治療恐拖長病程 大多數人都聽過失智症(dementia),但對譫妄症這個診斷卻相對陌生。

譫妄在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準則中,被歸類為一種認知類障礙症(Neurocognitivedisorder),在老年族群中很常見,主要症狀包括:意識狀態突然改變,病程起伏時好時壞,失去對環境的定向感,辨識人、時、地、物能力降低,有困難將注意力聚焦、維持跟轉換。

推薦閱讀:別等渴了才喝水 專家:水喝不夠老年失智、譫妄風險增 譫妄症很容易跟失智症混淆,也容易被忽略,《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指出,高齡、男性、失智、視力聽力障礙者,都是出現譫妄症的高危險族群。

一旦出現譫妄,即是一種警訊,容易延長住院時間,或合併較高的死亡率,因此如何及早診斷、提供適當治療,避免疾病惡化非常重要。

診斷譫妄需要醫療人員專業評估,「混亂評估方法(ConfusionAssessmentMethod,簡稱CAM)」是臨床醫師常用來評估譫妄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及專一性,主要是以下4項特徵: 急性變化且病程起伏 注意力缺損 思考紊亂 意識改變 當符合第1和第2項,再加上第3或第4其中一項時,即可診斷為譫妄。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譫妄又依據症狀表現方式可分為3種型態: 低活動(hypoactive)型:呈現昏睡、動作遲鈍、回答問題緩慢、變得不愛講話、減少自發性活動,此類型譫妄最常被忽略,有時候會被誤認是得憂鬱症。

是3種型態中,死亡率最高的。

高活動(hyperactive)型:呈現激動、坐立不安、無法休息、過度警覺,甚至並常伴隨視幻覺及妄想,情緒起伏不定、易激躁,可能會出現拒絕配合醫鼻胃管療照護行為,例如自拔點滴、尿管、鼻胃管等。

此類型譫妄最常被發覺,造成醫療人員與家屬的照顧困難。

混合(mixed)型:即混合有以上2種型態的症狀。

%%_SHORT_CODE_ID_390_%% 醫療團隊應對譫妄4原則 找原因:由醫療團隊仔細評估、鑑別診斷,找出造成譫妄的潛在原因,最為重要,例如:內外科問題、藥物引發或藥物戒斷、疼痛或身體不適……等,再跟家屬配合進行非藥物治療,才能治標又治本,幫助老年病患從譫妄症恢復。

少管路:每日由醫療團隊執行評估,是否可拔除身上管路,例如:導尿管、鼻胃管、靜脈注射途徑等。

讓高齡病人減少管路感染機會,也增加身體活動的便利性。

少藥物:減少精神藥物的使用,尤其是以下3種:抗膽鹼藥物、鎮定安眠抗焦慮藥物、鴉片類止痛藥等。

另外,超過4成老年人罹患1種以上慢性疾病,可能同時被醫師開立多種藥物,造成服藥遵從度差,提高藥物的副作用與毒性。

建議利用整合門診科或藥事照護科來精簡用藥。

或住院期間照會老年醫學專家提供建議。

治標藥:譫妄其實沒有特效藥,低劑量抗精神病藥物,常用來減輕譫妄呈現的混亂與激躁行為,但大型研究顯示並未縮短譫妄病程與住院時間,只能治標不治本。

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還可能增加代謝症候群、腦中風與心血管風險,弊多於利。

因此抗精神病藥物建議短期使用,隨著譫妄病情改善,應逐漸減藥或停用。

推薦閱讀:感染新冠的可怕後遺症:永久腦損傷 醫:堪比阿茲海默!年輕病患也難以倖免 善用4招非藥物治療 助長輩遠離譫妄 給定向感:放置日曆時鐘,每日反覆提醒長輩人時地物資訊,重建定向感。

過程中務必有耐心,減少責備,增加陪伴時間與關心。

有時播放輕柔的音樂,提供肌肉按摩,可以讓老年病患感到舒適與平靜,提高安全感。

盡早活動:要活就要動,擔心老年病患疼痛或容易跌倒,阻止他們下床走動,反而增加譫妄發生的機會,多利用助行器協助,或家人的攙扶幫忙,早日下床活動,可以有效避免譫妄發生。

除非出現暴力攻擊或自我傷害,盡量避免約束老年病患。

(示意圖。

圖片來源/xFrame) 吃飽睡足:維持充足的水分和營養,促進睡眠,配合生理時鐘,保持日出起床、日落休息的生活型態,避免白天補眠,晚上卻不睡覺。

耳聰目明:看不清與重聽容易惡化譫妄,適度使用視力和聽力輔助工具,例如配戴合適的眼鏡、戴助聽器。

可以增加長者對外界的感官知覺,更能幫助找回定向感。

張爺爺在骨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的聯合治療下,開立適當的藥物控制疼痛,低劑量抗精神病藥物減少視幻覺與躁動,加上家屬一同配合進行非藥物治療,讓老人家早日下床復健,譫妄症狀改善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回家。

出院首次回診已經完全恢復正常,無須再用抗精神病藥物。

老年譫妄常被低估,早期鑑別診斷,找出潛在病因,再搭配非藥物治療,才能治標又治本,幫助患者遠離譫妄。

筆者看過一部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故事描述男主角能運用科技進入他人的夢境與潛意識,但待在夢境的時間愈久,進入的潛意識愈深層,會連自己都分不出現實與夢境,就如同譫妄一樣,男主角利用隨身攜帶著陀螺來提醒自己,手擲陀螺旋轉,最後是停下或繼續轉不停,鑑別是處在現實或是在夢中。

臨床醫師會跟老年精神科醫師合作,一起幫助老年譫妄患者找出潛在病因(就像夢中陀螺的提示),讓這些長輩從可逆的譫妄症恢復,若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病程會愈拖愈長,除了死亡率增高外,還可能伴隨認知功能退化,漸漸走向失智症的病程,不可不慎!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奕緯)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人氣1833 失智 臨老入花叢?談失智長輩的不當性行為困擾 某日回診時,孩子很煩惱地表示想帶A爺爺就醫。

原來90歲的爺爺近來性致勃勃,幾乎每天都向奶奶求歡。

爺爺會斥退所有家人,帶奶奶進房間。

家人有時聽到房內傳來乒乒乓乓的聲響,很擔心爺爺不知節制,也害怕奶奶行動不便而受傷。

爺爺是個溫文儒雅的退休老師,最近卻對著不熟悉的女性說出挑逗的話語,像是「你好漂亮,我喜歡你」、「我想和你睡一起」。

看護協助沐浴時,爺爺要求女性看護共浴,甚至觸摸她的臀部。

對此,A奶奶並不知情,而孩子在得知看護的抱怨時感到震驚又丟臉,也難以接受父親的行為變化。

許多民眾相信,當年紀增長到某個歲數後,人們自然而然過著無性的生活。

事實上,有一定比率的年長者,仍保持著活躍的性生活。

對長輩來說,性活動以愛撫、擁抱、親吻、自慰等為主,而不似年輕時頻繁地進行房事。

推薦閱讀:失智症症狀有哪些?10個徵兆別忽略 4大處方及早預防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失智長者也有親密需求 找錯對象表錯情就令人困擾 雖然性需求是正常的,但不當的性行為可能為長者本人、家人、和照顧者帶來很大的困擾。

常見的不當性行為包括: 性意涵的言語; 在公共場合自慰或愛撫乳房、脫衣裸露、不當碰觸或性騷擾他人; 性暗示的行為,如:公開觀看情色刊物、要求不必要的生殖器照顧等。

一向保守有禮的長輩,怎麼會出現一連串不當的性行為?可能的原因涉及生物和心理社會層面。

生物層面: 大腦結構受損或神經迴路失調,可能與不當性行為有關。

根據過去研究,7~25%的阿滋海默症患者有不當性行為。

因為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搞不清楚自己是否身在公共場所,也可能誤認他人為自己的配偶。

此外,額顳葉失智症、亨丁頓舞蹈症、巴金森氏症、腦傷等也可能影響性行為的表現。

躁症發作、譫妄、癲癇、酒精濫用,可能伴隨不當性行為。

某些藥物可能會讓長輩變得激動或出現不當性行為。

心理社會層面: 長輩過去的性喜好或性生活模式。

喪偶或入住安養中心的長輩可能很少有肢體接觸的機會,因而升高他們的焦慮和孤獨感。

長輩因看護照顧或入住安養中心,常常不再擁有保有隱私的個人空間,與伴侶親密互動的機會也減少。

刺激過少的環境可能讓長輩感到無聊和寂寞。

不論是照顧者或是醫療健康專業人員,對於老人性議題多抱持保守和被動的態度,容易避而不談。

面對長輩的不當性行為,不少民眾前來求診時,希望投予藥物可以立即解決此困擾。

如同之前的介紹,引發不當性行為的原因是多重的,必須透過詳細地評估方能找出最佳的處理策略。

評估內容包含病史、理學檢查、實驗室或影像檢查、檢閱用藥狀況等等。

特別在病史方面,建議仔細地了解不當性行為的表現為何、對象是誰、何時何處發生、行為的頻率、可能的前置因素、以及行為發生的後果。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首推非藥物治療 引導適當表達、滿足被關懷的需求 在安全性和倫理考量下,對於失智長輩的不當性行為的介入首推非藥物治療。

請謹記於心的是治療目標並非「消除性行為」,而是「促進適當的性的表達」,讓長輩重拾親密感並滿足被關懷的需求。

以下整理出可嘗試的非藥物介入方法: 環境調整 降低環境噪音,如調低電視或廣播音量; 由女性照顧者改為男性照顧者; 若在安養中心,可改住單人房,並允許配偶探視。

行為調整 轉移注意力 將長輩帶到另一個房間; 打開電視; 播放長輩喜歡的音樂; 吃點心、喝飲料; 帶長輩出門散步; 聊天; 讓長輩雙手保持忙碌,例如折衣服、挑菜、玩牌、做手工等; 提供可以觸摸或摟抱的毯子、抱枕、填充玩偶等。

加強溝通 以温柔而堅定的語調回應,並加上肢體語言,讓長輩更容易了解我們表達的意思; 態度保持一致,不要有時忽視長輩的不當性行為,有時又要糾正它; 請伴侶或家人給予更多情感和身體關注,例如依偎著一起看電視、一起跳舞、按摩、擁抱、親吻等等。

當非藥物治療的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藥物治療。

目前並沒有保證有效的藥物治療,而且針對老人的用藥,建議是從低劑量開始給予,視情況慢慢調整劑量。

實際上,常常需要嘗試不同種類的藥物和調整劑量,才能減少不當性行為,同時也需要注意藥物治療可能伴隨的副作用。

推薦閱讀:失智不是老人專屬!嚴重憂鬱症也會造成假性失智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在孩子的高度關注下,之後某日A奶奶回診時,特別聊聊女生間的悄悄話。

醫生:阿婆,阿公最近常常找你回房間喔! A奶奶:男人嘛,總是有那種需要啊。

醫生:你覺得如何? A奶奶:他想要就給他啦! 醫生:會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或是不小心受傷? A奶奶:不會啦!從年輕到現在都這樣呀! 奶奶的表達並未流露對親密互動的負面感受,減輕了孩子近來的擔心。

而A爺爺在家人的陪伴和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下,不當性行為逐漸減少,孩子和看護終於舒展眉頭,重拾笑容。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祕書長、為恭紀念醫院老人心智科主任梁珪瑜)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826 失智 當心咀嚼、吞嚥障礙 盤點失智長者的進食問題 進食需經過「辨識食物、取得食物、咀嚼、吞嚥」四步驟,每步驟都需要認知、感覺、動作來輔助完成。

只要其中一個步驟出問題,就無法順利進食,這也是為什麼8成以上中重度失智長者,會隨疾病進展而出現進食困難的狀況。

進食是失智照護上較複雜的問題,需考量的範圍較多。

若長輩不吃,可先停止責怪,耐心且細心地找出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失智長輩不想吃飯、吞嚥困難?中醫4穴位來幫忙 失智者進食困難可能的原因,可初步從生理及心理來分析: 生理方面 忘記吃過,還要再吃。

可提醒長者肚子其實還是飽的;或者製作進食紀錄,忘記時可看紀錄,不爭論過否吃過。

也可在談話時轉移焦點,不討論進食。

咀嚼障礙。

可嘗試調整食物質地,改成剁碎、煮爛或半流質、全流質的方式供應。

吞嚥障礙,會導致長者營養不良、脫水、吸入性肺炎。

當生活中觀察到以下狀況,可懷疑吞嚥困難:吃東西容易潑灑、食物含在嘴中不吞、嘴中有食物殘留、進食後聲音變沙啞、吃飯時間拉長、常流口水、將口中食物吐出、進食中或後常嗆咳。

(示意圖。

圖片來源/Unsplash) 早期發現吞嚥障礙,可盡早介入治療,透過吞嚥訓練,學習安全進食的照顧技巧,就能避免吞嚥障礙持續惡化: %%_SHORT_CODE_ID_390_%% 避免固、液體同時吃;利用食物增稠劑來增加黏稠度以利吞嚥;進食時頭微往前伸,下巴下壓,避免食物往後流入咽喉導致嗆咳;在病人清醒時餵食,吃完不要馬上躺下;給予足夠時間咀嚼;可用湯匙輕壓長者的舌頭刺激吞嚥,或觸碰嘴角提醒吞嚥。

另外,在照護上,催促長者、提供太硬、太大塊的食物、或長者不喜歡的食物,都可能影響進食意願。

若長者不想吃,休息一下,做其他活動,再回來吃。

準備的食物可以用色彩鮮明、香味濃厚的食材,增加個案的感官刺激。

固定時間及位置吃飯,若食慾不穩定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如果反覆有嗆咳、肺炎、持續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等情況,建議到醫院進一步評估檢查。

心理因素也是影響失智長者進食的重要原因。

情緒低落或有其他精神症狀時,可能拒食。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放置鼻胃管 當後期失智患者有進食困難時,常面臨是否要放鼻胃管的照護決策。

放置鼻胃管的原因,多是失智長者不願或無法從口進食,照護者擔心因營養不足會增加長者死亡率。

推薦閱讀:如果有一天嘴巴無法進食,你會放置鼻胃管嗎? 然而,研究顯示給予重度失智症者鼻胃管餵食,無法減少吸入性肺炎、沒有增加存活率、沒有改善患者的功能與生活品質。

裝了鼻胃管後,反而有鼻胃管阻塞而需重換的困擾、為避免患者自行拔除管路而增加被約束的機會。

這些顧慮都可能增加家庭照護的難度,影響家庭生活品質。

失智長者是否放置鼻胃管,涉及倫理議題,沒有絕對的答案,都可討論。

若能事先蒐集充分相關資訊,讓照顧者及長者能共享決定,做好準備與對策。

當照護上面臨進食議題時,也許心裡能較踏實地做出應對。

(本文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員山暨蘇澳分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黃茂軒)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133 身心症 長輩常擔憂易怒、身體莫名不適?面對老年期焦慮 別忽略這些蛛絲馬跡 在門診時常會遇到長輩有類似困擾,耗費大把金錢與時間做了許多檢查、買了很多保養品,卻徒勞無功,得不到改善,也不知道原因在哪,直到最後才走進身心科或精神科診間裡,得到解答。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其實長輩不是「厚操煩」,而是心理有狀況 其實很多時候長輩有上述症狀時,極可能是得到了「焦慮症」。

焦慮症包含了廣泛性焦慮症、畏懼症、恐慌症等等,心情上的變化或許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症狀,像是出現焦慮、害怕、容易擔心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是易怒的情緒等,而台灣長輩也常以最近「厚操煩」來表達焦慮的心情。

而在腦力的變化上,常會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是事情想不起來的情況,然而焦慮症不只有心情或認知功能的改變,更可能表現在身體的不適,症狀上常表現頭暈、心悸、喘不過氣、冒冷汗、肌肉緊繃、坐立難安等。

若在晚年時期出現焦慮症,需要考慮到許多可能的原因,其一與長輩本身生理疾病有關,像是因為三高問題控制不好、電解質不平衡、感染等內科疾病,以及外科手術、化療等治療,都有可能導致長輩出現焦慮的情緒與症狀。

另外,也因為焦慮疾病在身體症狀表現上,與內外科疾病易重疊,導致長輩或家屬在判斷上極為不易。

筆者之前遇到長輩因為反覆心悸、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在1週內反覆到急診求治,甚至會因同樣問題,上午剛從醫院離開,晚上又到急診報到,經過一連串檢查與評估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的是「恐慌症」,而在經過藥物治療後,過往的不適也得到改善。

推薦閱讀:想優雅地邁入老年 靠3個觀念做好心理調適 另外,晚年時容易出現的神經退化疾病「失智症」,也可能伴隨有焦慮的情緒與症狀出現,患有失智症的長輩因為記憶力的衰退,會反覆地詢問相同的問題,若其照顧者未及時發現,有時會對不斷回答同樣的問題感到厭煩,而以不合適的態度回應,更可能加重長輩的情緒變化。

若能提早發現原因,以合適的治療與應對模式去處理,便能減少上述情形出現。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當生命中熟悉的一切變了,孤獨感揮之不去 隨著年紀的增長,除了身體上的變化,在心理層面、生活的環境和文化可能也隨之改變,種種問題因此也會隨之而來,過往與家人住在同一空間,可能因子女成熟離家,或是另一半的離去而產生變化,內心的孤獨感在此時日益增加,情緒上就可能會以焦慮、害怕,甚至是憂鬱來表現。

曾遇過一名年近80歲的長輩在住院過程中,當照顧他的外籍看護、醫護人員暫時離開時,便出現極度的焦慮症狀,且不斷表達挽留之意。

在醫療團隊追溯其過往的背景後,發現該名長輩的子女長年定居國外,自己平時也不懂如何主動與子女聯繫,而其種種情緒症狀也在唯一與他相伴的太太過世後,逐一浮現出來…… 在這樣的情境下,除了藥物治療,協助長輩與家人的溝通也成了重要的一環,教導和協助長輩如何使用通訊軟體與設備和子女取得聯繫,並且與其家人討論如何增進彼此的關心與聯絡,更是在改善長輩情緒上不可缺的因子。

而在出院後,藉著許多現有的長照資源,讓該名長輩參與社區活動與課程,增加其認識新朋友的機會,豐富現有生活。

推薦閱讀:高齡社會失落的一角 如何幫助長者重建生命觀? 面對晚年時期出現的焦慮問題,若不仔細了解或觀察,除了長輩本人會因此被困擾許久而感到痛苦外,家人在照顧上也可能因此疲於奔波,甚至產生負面情緒,嚴重時還會去指責長輩是「想太多」、「胡思亂想」才會變這樣,如果能理解焦慮症其實是能治療的疾病,針對每位長輩的症狀與相關原因去治療,便能讓長輩與整個家庭在生活品質上得到極大的改善。

(本文作者為新北市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威勝)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5494 失智 爸媽最近被診斷出失智症,我也會遺傳到嗎? 大部分老年期才出現的阿茲海默症則屬於零星個案,只有將龐大病患族群都加在一起做分析,才能找出一些存在於更廣泛的人口當中,風險卻相對小的基因變異。

另外,也有的基因變異已被證實會增加老年期的阿茲海默症風險,但這樣的基因變異卻不能跟是否一定會得失智症劃上等號。

至於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也有類似現象。

對大部分人而言,失智症的確具有部分遺傳性,但基因只能算是先天是否容易生病的體質。

體質經過後天環境的影響,會不會走到生病階段卻不是絕對的。

這麼說來,失智症是可預防的嗎? 是的,就算爸媽在年紀大了被診斷失智症,子女並不一定會在日後也得失智症。

近來權威性國際科學期刊就推估,失智症裡40%的風險,是受12種後天可控制因素影響。

12種可被改善的失智症風險因素如下: 聽力缺損 早年教育程度不足 抽菸 憂鬱 缺乏社交 腦部創傷 高血壓 糖尿病 缺乏運動 肥胖 過量飲酒 空氣污染 事實上,這裡提到的風險因素並非在一朝一夕之間誘發失智症,卻也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扭轉乾坤的。

例如在心血管的健康維護上就有研究指出,如果能做到不抽菸、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控制正常的血壓、血脂、血糖,比起其中一項或更多項沒達標的人,可大幅降低未來10年內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而對於阿茲海默症,則要花約莫7~15年的時間都做好這些維護,才能看到風險下降。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話雖如此,也不代表健康維護較不理想的長輩就得自我放棄。

單就抽菸來談,即使已超過60歲,戒菸4年起就可以降低自身的失智症風險,更不要說也可以避免連累家人或小孩因為跟著吸二手菸而曝露到的失智風險。

其他像是社交圈的建立、配戴助聽器校正聽力缺損、好好治療憂鬱症,既然都是後天努力可改變的,就更應該積極面對及修正。

推薦閱讀:資深女星林美照憂患失智症,砸百萬「修腦」 腦神經真的可以修復嗎? 讓人值得抱持希望的是,從歐美國家的數據來看,他們的失智症發病率與10~20年前相比已有所減少。

這與當地整體生活條件改善、健康意識的增長都有相關。

也因此無論歲數,你打算為自己老年時的大腦健康存多少資本,買多少保險?請從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本文作者為振興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以琳)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8494 失智 愛你到老.保護不少》淺談失智長者的法律保護與限制 直到有一天小華提早下班回家,遇到父親匆匆忙忙地出門,說買菜忘了付錢,小華就跟父親一起去找菜販。

雖然父親要拿錢給對方,但對方的態度讓小華感覺怪怪的,才開始想到:會不會其實父親有付錢,但因記憶不好而被人誆騙沒付款。

又有一次,父親自己跑去銀行提領30萬,表示說要家用,在銀行領錢輸入密碼時,卻忘記密碼無法完成手續。

後來家人到場協助,父親情緒激動地說銀行把自己的錢扣留,問他領了錢要用在什麼地方,父親也說不上來。

到了這個時候,小華才真正覺得父親不對勁了。

推薦閱讀:照顧失智家人 幾個常犯的錯誤 其實父親有多少財產、平常怎麼花錢,家人都不清楚,所以也不知道在生病的過程中,有沒有金錢財物上的損失。

後來經過醫療專業評估,大家才知道父親罹患失智症,很多能力也都退化了。

原本在家照顧,後來安排到養護機構。

現在每個月的養護費不少,需動用到父親的存款來支出,家人討論後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由法院委託醫院進行精神鑑定。

(示意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療照護外,也別忘了失智病友的法律權益保障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結果,台灣2020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9萬人,大約每77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也可說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失智總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會逐年成長,除了醫療照護的需求外,法律權益的保障也很重要。

過去10年地院有關失智症的民事刑事案件有明顯增加趨勢,其中民事案件,成長超過17倍;刑事案件則成長3.9倍。

失智患者涉及的訴訟案件中以監護宣告最多,其他也包括財產、遺囑、指定扶養等案件;而刑事案件中,多為竊盜、傷害、性騷擾、詐欺罪。

失智患者有時被詐受害人,有些案件則是被利用成為幫助犯。

針對失智患者病程中的醫療需求,周全性照護為最佳的目標,即從疾病早期到終末,個人治療到家庭照顧需求連結,都能有銜接和含概的效能。

如特立門診提供失智症快速的篩檢及診斷、失智病程中可能所需的急性全日住院、搭配居家治療、日間病房或社區據點、甚至到末期的安寧照護。

過程中整合多職系的資源,包含精神科、神經內科醫師、護理科、社工科、臨床心理科、社區醫療、營養科、藥劑科、職能治療科等,依階段提供給失智症病患與家屬所需的醫療相關需求,內容包括醫療(失智症評估、病情解釋、藥物調整)、身心障礙鑑定、心理測驗、外籍監護工申請、重大傷病申請、防走失諮詢、長照資源轉介、喘息服務申請、福利諮詢/補助、預立醫療安寧緩和意願說明/簽署等。

推薦閱讀:台版「完美監護」上演?老人家如何自保 法律上的因應,則因失智症患者在病程中逐漸會對金錢財產和基本行為失去辨識與處理能力。

導致患者財物使用判斷不佳,也特別容易遭到詐騙集團侵佔與非法移轉財產等事宜,不乏引起許多法律糾紛,造成家屬相當的困擾。

若患者或其家屬多了解法律知識和資源,將可防範未然、保障其自身的權益。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理解、判斷力減退,失智者易落入詐騙或犯罪陷阱 隨著失智症的病情發展,會逐步地影響一個人的各種能力,能力的減損常常會從比較複雜的層面開始受到影響,所以也不容易被發現。

例如,小華的爸爸雖可照樣出門去買菜,但是可能買的種類變少或者算錢找錢出問題。

如果能更早發現這些變化,才有機會及早評估和治療,並進一步加以保護。

推薦閱讀:走出失智症的迷思 才能正確照顧與陪伴 其中,關於金錢財物的處理能力,又特別不容易被注意到,在這個弱點上,就容易被宵小有機可乘。

幸運時,可以在損失不大前發現,就像菜販貪小便宜,騙老人家沒付錢,只再多收一次錢;不幸時,被詐騙集團盯上,先博取信任,再慢慢神不知鬼不覺地轉移財產,等到發現重大損失,為時已晚。

曾有過一個案例,當家屬發現病人有異狀前,病人已多次提領數萬元,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交給了誰,也無從去追回損失的金額。

如果能早一點發現疾病,早一點採取適當的措施,這樣才能保護到老。

因為失智導致理解和判斷功能的減低,可能會讓病人陷入財產損失或違法犯罪的風險之中,因而出現法律上的問題。

例如被騙賤賣出售不動產、被騙投資交付鉅款,或成為人頭冒用擔保抵押;或忘記結帳,隨便拿取他人物品而被告偷竊等。

縱然,即便是沒有失智的老人,也很容易因為一時的誤信或貪財,而掉入詐騙集團的陷阱。

但如何根據整體疾病和綜合能力的判斷,盡可能來區分兩者的不同,這就是專業的精神鑑定所要面對的難題。

(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視病程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以防重大財務損失 在重大損失發生前的預先保護,可以分成局部或全面的保護兩種類型。

局部指的是單一目的之保護,例如: 為了要防止不動產被不當轉移或設定,可以辦理「不動產預告登記」 為了防止身分冒用,開設人頭戶會申辦貸款等,可以辦理「金融註記」 為了代理病人進行案件訴訟,聲請法院選任「特別代理人」 為了保障病人的財產權益,也可以在家屬協助下,辦理「自益信託」等 推薦閱讀:銀髮族更要防「安娜」式詐騙 10招教長輩守住辛苦錢 而全面的保護,其實就是選擇適當的人選來保障病人的權益,這即是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

如果病人有達到理解能力或辨識能力上「顯有不足」,這樣就可以達到輔助宣告的程度。

輔助宣告是屬於限制行為能力,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買賣活動外,如果有任何合約簽訂,都需要輔助人同意,才能生效。

所以病人自己簽的合約,沒有獲得輔助的人同意,都會視為無效。

如果理解能力或辨識能力已達到「不能」,這就是達到監護宣告的程度。

監護宣告即是等同無行為能力,這就都要由監護人來完全處理病人的事務。

當然,在鑑定工作上也會有遇到雖然有失智症,但其能力目前只「略有減低」,就無法達到輔助宣告的條件。

畢竟,即便是以保護病人之名,監護或輔助宣告實則是剝奪個人的自主權利,一定要以最小且必要的原則為之。

(唐守志醫師及陳文瑩醫師皆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前者亦現職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祕書長)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923 1 2 3 4 下一頁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排便不順好困擾 5個通便穴位能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專題 一生必修!個人化精準營養學 吃對了,身體最知道 照顧讓位給專業 陪伴,才是新孝道 2022《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 你的城市能放心安老嗎? 吃對營養 打擊日常小病痛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Podcast 最佳免疫力平衡術 打造不生病體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