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會致力於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推廣老人心理衛生、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治療及增進和國際學術機構交流。

藉此專欄想向民眾介紹老人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健康的老化」及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 分享 分享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本會致力於老年精神科醫師的訓練、推廣老人心理衛生、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治療及增進和國際學術機構交流。

藉此專欄想向民眾介紹老人心理衛生知識、促進「健康的老化」及增加民眾對老年精神疾病的敏感性,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藥物知識 老人家也會「嗑藥」嗎?談銀髮族的醫療藥物濫用 仔細了解後才發現,這兩年來,李奶奶常覺得容易疲勞、頭痛、喉嚨癢,一開始去一般診所就醫,但效果不佳,之後開始斷斷續續自行買感冒糖漿服用,用量愈來愈大,幾乎天天用,到後來一箱感冒糖漿往往不到半個月就喝光了。

派看護出去買,附近的藥局都不賣給她,往往要跑十幾家藥局,才能買到李奶奶足夠喝的量,搞得看護既勞累又挫折。

女兒很感慨地說:「媽媽也是出過社會、受過教育的呀,怎麼到這個年紀還會『嗑藥』呢?」 推薦閱讀:黃明鎮:爸媽做到4件事,杜絕成癮藥物誘惑 (圖片來源/Pexels) 銀髮族藥物濫用嚴重性易被低估 嗑藥,也就是藥物濫用,如果指的是非法藥物濫用,大多發生在青少年到青年期,直到50歲後才快速減少,但近年來老年人的非法藥物濫用也有漸漸增多的趨勢。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2018年所做的調查,全美國有將近1百萬、65歲以上的人口有物質使用障礙(包括非法藥物與酒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銀髮族中,醫療藥物的濫用是個嚴重的問題,而且很容易被低估,包括感冒糖漿、止痛藥、鎮定劑、制酸劑、便秘藥等的濫用。

這些被濫用的藥物,可能是由醫師開立或是自行去藥房購買的。

一開始服用的時候,大多能快速改善症狀,但若是長期使用,可能藥效會下降,病人會想要服用更高的劑量來達到預期效果。

有些藥物,例如咳嗽藥水中的可待因(codeine)、類鴉片止痛藥物,以及鎮定劑,都有可能產生身體或心理上的依賴,一天不吃就全身不舒服。

到這個地步,當事人自己幾乎是無法控制藥物使用的。

老年人易產生醫療藥物濫用,大概有下列原因: 老年人常合併各樣身體疾病,較常接受各樣的醫學檢查及藥物治療。

健保制度使台灣醫療相當便宜,也往往被開立較多藥物。

容易因為情緒問題或認知功能障礙,過度擔心、或忽視身體狀況的變化。

過度擔心身體症狀,可能導致反覆就醫或不當使用藥物;忽視身體狀況則可能小病拖成大病。

為了求方便與省錢,往往就近在附近的藥局買藥,因而缺少醫師的正確診斷與治療。

更何況,藥局所賣的藥有時候非常便宜,例如一瓶感冒糖漿20元左右,比泡沫紅茶還便宜。

老年人有時因為過度焦慮,覺得藥效不佳,或是記憶力減退,往往重複用藥,或多吃了不該服用的劑量。

(圖片來源/Pexels) 當心延誤病情、導致藥物依賴與副作用 出現這些醫療藥物濫用的情形,除了浪費醫療資源外,更可怕的是,延誤表面症狀之下更嚴重的病情,也造成後續的藥物依賴及副作用。

若家中有老人家出現這些情形,以下有幾點建議: 必須有能理解醫療狀況的家屬陪同就醫、及幫忙看管藥物,確保藥物能夠正確服用,以及跟醫師正確溝通在家服藥的情形。

如前面案例中,外籍看護一般是聽雇主的話,加上語言障礙,很難去管病人要如何吃藥的。

由家屬陪同來醫院接受正確的疾病診斷與藥物評估,討論藥物治療的必要性,決定適當的劑量。

更可以在每次門診中,針對治療後已漸穩定的症狀,討論是否能逐步降低劑量,而不要只是完全照上次開藥。

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能使用輔具,復健治療,或居住環境與生活作息調整來改善身體症狀,減少藥物的使用。

藥物濫用本身已經是心理上及行為上的障礙。

若以上處置仍無法改善藥物濫用,則應該尋求精神科,或成癮戒治科醫師提供評估與診療了,可能需要藥物治療、行為治療,甚至心理治療。

推薦閱讀:這些藥混著吃很危險!6個常見的混藥誤區 銀髮族的醫療藥物濫用必須及早發現、及早處理,才能夠改善生活品質,擁抱身心的健康。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老年與復健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教授、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林博彥)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1103 遇見新高齡 從銀髮族虐待 談注重老人人權刻不容緩 被忽視的角落,不願看到的結果 在老化的過程中,長輩們因為身體、心理上的限制,權利更容易受到忽視。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銀髮族虐待議題更是甚囂塵上。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0年全國通報的家暴案件為17萬8,710件,較2019年增加11%,是連續4年增加,也是2015年以來最高。

其中,虐待案件增幅最大是「直系血(姻)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即晚輩虐待長輩),件數由1萬4,584件大幅增加到1萬8,165件,增幅達25%。

推薦閱讀:台版「完美監護」上演?老人家如何自保 銀髮族虐待的情形容易被低估,原因包括:1.長輩認知功能減退,沒辦法清楚表達;2.身體慢性問題多,容易被誤認成正常表現;3.語言表達隔閡等限制。

尤其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如失智、憂鬱)有三重被歧視的危險:老年歧視(ageism)、精神狀況歧視(mentalism)、失能歧視(ablism)。

一般來說,銀髮族虐待主要分成下列幾類,像前面提到的吳爺爺就包括了後面兩項。

身體暴力:包括實際上或是意圖使長輩身體受傷的行為 心理/言語暴力 性暴力:沒有經過合意的性方面暴露或行為 財務剝削:不當使用長輩金錢或財產 照顧輕忽:沒有提供長輩應有的照顧與需求 以上幾類銀髮族虐待情形,將導致嚴重後果,包括:入院率、死亡率增加,更易導致長輩有焦慮、憂鬱的共病。

(示意圖。

圖片來源/Unsplash) 距離雖遠,親情不減 在新冠疫情的滋擾下,可以怎麼樣去關心家裡的長輩,讓他們感到溫情之外,也能早期發現銀髮族虐待呢? 身體暴力:注意長輩身上是否有不正常的瘀傷。

例如:手臂側面瘀傷或關節處瘀傷 心理/言語暴力:積極關心長輩社交行為是否有改變,注意是否有人對其說話語帶威脅 性暴力:關心長輩是否有不愉快的肢體接觸經驗 財務剝削:關心長輩的看護是否突然被辭退、醫療遵從性是否突然改變 照顧輕忽:關心長輩身體清潔與自我照顧能力的改變,例如:壓瘡 推薦閱讀:那些獨自老去的日子,該怎麼過? 適時伸援手,康健希望有 傳統東方社會常受「家醜不外揚」的觀念影響,長輩有時選擇隱忍而錯失受幫助的良機;另外,也因為身體的失能或失智而無法或難以向外求助。

此時,就需要我們適時伸出援手幫忙,可撥打「113保護專線」或上社會安全網「關懷e起來」平台,不僅提供電話諮詢服務,還能直接通報疑似案件,一般民眾也能進行通報,透過行動實際幫助銀髮族。

(示意圖。

圖片來源/Unsplash) 人權並非特權,需要你我成全 關於老人的人權問題,除了老人不應被虐待外,還有社會對老年的歧視、次佳的醫療保健服務及因COVID-19大流行對老人的災難性後果。

目前亟需進行本質上的改變,並將重點放在健康老化、人權和老年人的尊嚴上。

台灣雖於1980年即頒布《老人福利法》,人權協會於2016年研究將人權指標分為五大項:基本人權、參與權、照護權、自我實現權與尊嚴權;調查顯示,台灣老人的人權確實有稍微進步,但在基本人權與尊嚴權仍較低,且此調查研究未獲得民眾太多關注。

銀髮族乃是社群的一份子,長輩們應享有與其他族群同等的待遇與權利;因為人權並非特定人才擁有的權利,而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人權,這樣的覺醒與意識,需要你我的成全。

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InternationalPsychogeriatricAssociation,簡稱IPA)呼籲現在是時候該採取集體行動,支持聯合國關於老人權利的國際公約,履行我們對當代和後代老人的倫理、道德和法律責任。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也呼應此一運動,一起請政府、民眾及各個團體一同關心老人人權的議題。

掃描看更多》關懷e起來   (洪研竣醫師及邱智強醫師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後者為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及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及倡議委員會主委)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934 家庭關係 過年返鄉,也探探長輩是否老康健 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已持續超過兩年,受到防疫規範限制,使得家庭團聚減少,不少海外遊子已有許久未曾回家,眼看又是新的一年,紛紛接種疫苗收拾行囊,從境外湧抵國門,在台灣的國人也多已預備返鄉過年。

這個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正是關心銀髮親友的好時機。

推薦閱讀:5大紓壓錦囊讓長輩重拾笑容》談老年人的壓力與排解 許久不見,望您康健 老年期最常見的兩大主要精神健康議題,就是失智症與憂鬱症。

趁著年假有較長的相聚時間,仔細觀察長輩是否跟過去不同: 記憶力減退 重複詢問你一樣的問題? 定向感變差 弄不清楚你幾歲、畢業了沒? 烹煮的年菜味道改變,少放了媽媽味? 當心這些可能是認知障礙或是失智症的警訊。

疫情期間,許多樂活共餐據點關閉,歌唱班不敢去,公園聚集下棋的搭檔也不來了,使得銀髮族比一般族群面臨更高的孤獨風險,情緒也可能受影響。

也請注意長輩是否出現以下狀況: 喪失對事物的興趣 無精打采 吃不下、睡不著 出現悲觀負面的想法 若有,都要當心憂鬱症找上門。

利用智慧工具和無遠弗屆的網路力量,可減少遠距帶來的疏離感。

國外研究發現,善用視訊軟體可以減少老年人的低落情緒與孤獨感,空中相見好過不見,可嘗試和長輩加LINE傳LINE,其實收收長輩圖也不賴。

(圖片來源/xFrame) 對於家中有長者或是失智者的家庭,也請各位親友請多給予支持關懷,相互幫忙。

以下幾個小提醒,希望大家都歡喜過年,順順利利。

1.小吃年糕,以免糟糕 首先,過年免不了要吃些應景的食物。

例如傳統的年糕,爺爺奶奶總是希望子孫們能步步高升,討個吉祥的好彩頭。

尤其是年糕甜甜黏黏,正是長輩們喜歡的滋味。

年糕是不易吞嚥也不好消化的食品。

有些失智者會有貪食的行為,一吃再吃,過量導致腹痛或是消化不良。

也可能狼吞虎嚥,產生嗆咳意外。

讓長者或是失智者食用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建議淺嚐即止。

也可以嘗試自行在家製作適合長輩食用的「年糕介護食」,將年糕蒸熟,以食物調理機打碎,添入適當份量的開水及增稠劑,加熱重新塑形。

就能端出一道形似味近又安全的健康年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百無聊賴,可別尬聊 拜年團聚的時候,對於親戚朋友詢問的老梗問題,你是否會覺得厭煩不舒服呢?拜訪親友時,遇到家中久未見面的失智長輩,一時之間想不出話題,也請勿反覆詢問「你知道我是誰嗎?」「你記得我是誰嗎?」,可能會激怒失智者,讓團聚的場面變得尷尬。

建議家常般寒暄,隨意聊聊天氣或是衣服鞋襪就好。

倘若失智者因為想不起你的名字而卡住,請您溫柔地報上姓名,附上幾句自我介紹,幫忙接話,讓新年溫暖不冷場。

推薦閱讀:慎防失智長輩視聽能力退化》耳聰目明,才能保持頭腦精明 3.歡喜走春,嚴防走失 把握年假,許多民眾都會選擇與家人或是朋友相約,老老小小到戶外走春,觀看表演展覽,或是賞花踏青。

人潮聚集甚是熱鬧,但是人多的地方,容易造成失智者走失。

有時是家屬分心買個東西,有時是上個廁所,出口不只一處,回過神來就找不著人。

出門前記得拍張穿搭照,衣物也挑選醒目易見的顏色或有明顯圖案裝飾的,若有衛星定位的個人定位輔具裝置也要配戴好。

倘若人潮太過混亂時,建議手牽著手移動。

周遭親友也請多幫忙,瞻前顧後,隨時注意失智者的行動,減少迷路走失的風險。

倘若發生意外,記得立即報警協尋。

(圖片來源/xFrame) 4.虎哩健康,順理成章 若是察覺家中長輩,可能有失智或是憂鬱的相關前兆,但卻對就醫診斷裹足不前時。

或許可趁著新年送禮紅包的機會,將「腦部健康檢查」的大獎,幸福好運地讓長輩抽中,不管是說揪團才有特價、運氣好買一送一,還是包裝成公司福利都可以,設法讓您的心意,成為對長輩健康最真實的助益。

祝福 長輩們生龍活虎 大家虎虎生風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 <本專欄反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645 遇見新高齡 5大紓壓錦囊讓長輩重拾笑容》談老年人的壓力與排解 邱老太太面對一連串壓力事件,常感到惶惶不安、食慾不振、入睡困難,也容易覺得胸悶、心悸、噁心等等。

女兒陪伴邱老太太到內科求診,也接受了多項心臟和腸胃道的檢查。

雖然沒有明顯器官問題,也持續服藥,但不舒服的狀況依然存在。

不論那個年齡層,生活中總會有壓力。

兒童的壓力可能來自於認識新朋友、上學、甚或是成長本身。

成年人的壓力來源包括工作、持家、支出、養育孩子等等。

對老年人來說,身體狀態或是情境的變化都會帶來壓力。

例如反覆出現的疼痛、行動或平衡能力下降、視力或聽力退化、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疾病惡化等等。

此外,失去所愛的親人或朋友、照顧生病的伴侶、照顧兒孫、和孩子的關係改變、退休後太多無所是事的時間、擔心經濟狀況、擔心不再能獨立生活、遷移到新居所(孩子的家、老人公寓、安養中心)等,也是年長者可能的壓力來源。

(圖片來源/Pexels) 慢性壓力有礙健康,尤其年長者更難承受 人體有其應付壓力的機轉,讓我們面對危機情境時,能挺身抵抗或是盡快逃離以求生存。

面對壓力,我們可能會有以下的身體反應: 心跳加速 血壓升高 呼吸變快 肌肉緊繃 警覺度上升/不易入睡 腸胃蠕動減慢 免疫系統被抑制 推薦閱讀:疫情升溫,如何協助失智者防疫並維持心理健康? 然而過多的壓力會影響身體或心智的平衡,並帶來健康上的危害。

例如心臟病、糖尿病、胃腸不適或潰瘍、頭痛、肩頸背痛、氣喘、焦慮、憂鬱、睡眠障礙等等,都與慢性壓力有關。

年過50歲後,人體的心肺功能可能逐漸衰退,使得老年人較難承受壓力帶來的身體反應,並造成明顯的影響。

我們可多加留意身旁的長輩們是否有下列常見的壓力反應: 飲食習慣改變— 食慾下降、或吃太多 睡眠習摜改變 — 睡不著、半夜常醒來、作噩夢 身體抱怨— 頭痛、背痛、到處都痛、消化不良、心悸、頻尿、疲倦等 情緒變化— 煩躁、焦慮、憂鬱、害怕、淡漠、也可能過度激昂 認知功能變化— 記性差、專注力差、判斷力差 社交退縮 忽略個人衛生和自我照顧 (圖片來源/Pexels) 關懷長者釋放壓力源,學會減壓放鬆更健康 以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邱老太太為例,家人們除了協助就醫,緩解其身體不適之外,還可和邱老太太討論她正在面對的壓力。

當清楚辨認出壓力來源,像是先生因罹病需要被照顧、兒子需要金錢援助等,大家可以一起腦力激盪,找出可能的因應之道。

除此之外,鼓勵長輩們運用「放鬆」來減低壓力反應;若能天天身體力行放鬆活動,更可提升生活品質。

以下是推薦給長輩們放入「紓壓錦囊」中的減壓之道: 1.運動 運動能降低壓力荷爾蒙,並釋放腦內啡而帶來正向情緒。

規律運動還可改善心肺功能、平衡感,增加自信,有益於精神健康。

考量長輩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且感興趣的運動,例如: 散步 太極拳 瑜伽 伸展運動 游泳 騎單車 推薦閱讀:運動很重要,偏偏家裡長輩就是不想動,怎麼辦? (圖片來源/Pexels) 2.放鬆練習 呼吸練習 藉由深深吸氣、慢慢吐氣的練習,可活化副交感神經,而讓身體平靜下來。

冥想 冥想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不去想過去,也不去想未來。

透過冥想可以降低心跳,同時可以練習覺察、自省與正念。

漸近式肌肉放鬆 在不同肌群緊縮與放鬆的練習中,體會肌肉放鬆的感覺,並學習有意識的釋放身體的緊繃。

3.均衡飲食 營食不良是造成老人壓力常見的原因之一。

在問診時,常常發現年長者吃得太少或太簡單。

建議家人幫助長輩獲取適當的飲食,包括均衡的營養、以及合宜的份量。

(圖片來源/Pexels) 4.接近大自然 研究發現接近大自然可以有效紓解身體和心理壓力,並降低壓力荷爾蒙。

到鄉野、山徑、海邊走走,參加老街漫步半日遊,或是從事園藝活動,不僅能夠強健肌力,也伴隨著滿足感。

5.藝術活動 不論是否有藝術天分,從事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有助於釋放壓力。

唱歌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帶來愉悅和減輕壓力的荷爾蒙。

而大家一起合唱,比一個人獨唱,紓壓效果更好。

跳舞也是不錯的紓壓方法。

它結合了運動、自我表達、與他人連結等層面,亦帶來趣味和肯定。

像是素描、彩繪、編織、手作飾品等藝術活動,也是很好的紓壓選擇。

最近一次門診,邱老太太面帶微笑地分享她的生活近況。

由於居家照服員到府幫忙照顧先生,邱老太太能抽空和老朋友會面,一起製作桔醬。

上週末,女兒一家人帶著父母到日月潭一遊,重温兩老當年蜜月旅行的足跡。

雖然生活波折依然存在,但有效的壓力調適能讓長輩保持笑容!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祕書長、為恭紀念醫院老人心智科主任梁珪瑜)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 人氣4417 遇見新高齡 高齡≠失能、退化》別讓「照顧」限制了長輩的獨立自主權 過往社會裡,提及「高齡」、「老年」常常容易與失能、失智、退化掛上等號,彷彿生命到了某個時間點,就一定會脆弱不堪,對於家庭或社會而言,甚至無法有任何貢獻,這樣的思維,往往造成一種年齡上的歧視。

許多家庭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自己或家人會假設到了某個歲數,便只會是醫療機構或是社福機構的常客,只是等待給予的一份子。

即使年紀大了,仍想選擇如何過生活 筆者曾經在門診遇到過一對母子,個案為一名70幾歲的女士,每次就診的時候,兒子總是不讓母親多說,自己一股腦將母親每日的作息、狀態詳盡地報告給醫師,有時母親在中途插嘴,也會被打斷。

推薦閱讀:「睡不好、健忘」可能是疾病表徵,卻常被誤認是老化 5種狀況適合看老人醫學科 有次兒子剛好無法陪同就診,只有該女士前來,剛進診間,該女士就主動提到:「醫生,你知道嗎?我這次自己來覺得好輕鬆,以前我兒子陪我來,我都沒辦法好好說話,總覺得好像被認為老了、沒用了,彷彿任何事情都無法做,在家的時候連出門買三餐,兒子也會試著阻止,原本以前的日子,在老了時就沒法這樣過了。

」 接著又感嘆:「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還是能選擇我想過怎樣的生活。

」 (圖片來源/xFrame) 現在的台灣社會仍存在傳統的孝道,認為照顧長輩應該是自己分內的事情、自己才是最了解長輩的人,在照顧上凡事都親力親為,甚至寧願犧牲自我,然而一股腦地付出,往往容易忽略掉彼此溝通、尊重,無形中限制了原本屬於長輩們的權利。

兼顧孝道與長輩決策權益的平衡 其實,每個人都有參與決策過程的權利,高齡長者也同樣擁有這樣的權利,舉凡生活基本的食衣住行,到醫療的決策、受教育、居住、臨終的決策等等都應該讓長輩保有決定的權利與機會,而早在近30年前,聯合國便通過了「聯合國老人綱領(UnitedNationsPrinciplesforOlderPeople)」,其中提出5種老人權利,分別是: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與尊嚴,其中提到的獨立,便是希望高齡長者在理性的自主上受到尊重,如果照顧者能在過程中,多多思考長輩們過往的個性、生活習慣、自主性等,盡可能在決策前與長輩討論,便能在維護長輩權利與孝道上取得平衡。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面對年長者的人權上,早期大多著重在醫療、保險等相關議題,雖然此類老年福利制度能緩解許多人晚年生活上可能遭遇的困難,但若只注意到這些被動式的議題,就可能會遺漏掉主動上增進老年健康、教育等部分,而同樣的在「聯合國老人綱領」中,也強調了參與和自我實現的部分。

台灣政府近年來不斷地增加長照資源,甚至有許多預防及延緩失能相關的照護課程、樂齡的教育學習課程,正是能提供長輩好好運用的機會,可惜有些長輩對於使用此類資源仍有所擔憂,或是對於新環境、新事物的恐懼,加上偶會遇到人們對於「長照」兩字的誤解,反而錯失了運用到目前多元化的長照資源的權利。

另外,有些照顧者會認為長輩最好能多待在家裡,或是認為接送長輩參與課程麻煩,而在無形中剝奪了長輩的權利。

推薦閱讀:「五老人生」長壽巷實踐青銀共居 活出尊嚴與健康 有些長輩在退休後,不知道該如何再自我提升,或是喪失對於學習興趣,其實十分可惜,也容易因此生活在逐漸退步的恐懼中,其實善加利用上述的資源,把握持續學習的權利,就更能實在地掌握自我每一天的生活。

(本文作者為新北市天主教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威勝)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339 長照 5大方向,助長輩積極面對老化伴隨的失能 隨著體能、反應速度及認知功能下降,長者的許多日常生活活動可能需要旁人協助。

失去對日常生活決定的自主權可能會讓長者喪失信心;行動受限會減少社交參與,進而降低對社交活動的自信;而生理退化與疾病也會增加長者情緒變化的風險。

伴隨出現的會是沒有安全感、孤獨感、無助感、憤怒、哀傷、焦慮,以及對死亡的恐懼。

和年輕的失能者不同,許多長者不易接受失能的現實。

學會在晚年與失能共活是個挑戰,也是多方面的過程。

(圖片來源/Unsplash) 長者如何才能最好地面對失能的經歷?如何提升失能長者的生活品質?面對失能,長者如何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主動積極地調適可以使長者過上有意義和令人滿意的失能生活。

%%_SHORT_CODE_ID_390_%% 推薦閱讀:害怕老後失能?簡單5問檢測、及早預防衰弱 從出生到老年,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它應該發展與需要完成的任務,在各階段自我發展並跟社會環境間有個平衡的調適,則能順利通過。

過程中當然會遇到各種危機,成功邁過危機能使個人更加成熟。

比如老化伴隨的失能,不是失敗,也不代表無法「成功老化」,更不必為此感到羞恥。

以下是積極調適失能的一些例子: (圖片來源/Pexels) 1.讓長者幫助他人 全然地協助失能長者的日常生活活動可能剝奪了自主及自信。

鼓勵失能長者在能力可及範圍內盡可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甚至進一步提出需求請他們「協助」,可以達到賦權並維護尊嚴,比如:請長者協助部分家務、或徵詢長者對一件事的建議。

推薦閱讀:助人能變健康!洪蘭:因會產生隱性優越感 心情變好免疫力就強 2.提早規劃未來可能遇到的照護需求 失能與疾病會隨老化增加,沒有做好準備會造成未來照護的混亂,過程中可能導致長輩失去自我照護的決定權。

建議在失能早期就進行規劃,醫療專業人員可以提供相關的治療、照護資訊,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比如:藥物的使用、是否要去機構行後續照護。

長者本人參與規劃是非常重要的,醫療人員也應直接與長者溝通,而非只跟照顧者討論。

(圖片來源/Pexels) 3.整合年輕世代的協助 長者的子女平日可能因工作較少時間陪同長者,可考慮增加長者與孫輩或年輕家屬的互動。

透過此機會,讓年輕人試著帶領長輩接觸新科技,比如:用手機上網查資料、傳送簡訊,學習新技術並藉此維繫長者與他人的溝通與社交。

4.改善生活環境 改變生活環境可以延長失能長者在家的生活,延緩機構安置的時間。

比如:在浴室地板或其他光滑表面上添加防滑條、改善照明、提供帶有大量數字和字母的電話、安裝扶手和門把手、重新布置家具,以便更容易獲得所需物品。

以上這些都能改善長者自理生活的能力,延緩失能。

(圖片來源/Unsplash) 5.在宗教中找到力量 近年有愈來愈多文獻支持宗教可以改善長者的健康與幸福感,並且可以減輕失能對心理健康的不良影響。

此外,宗教活動提供機會讓長者參與社交活動,增加歸屬感,對社會支持系統及正向健康習慣都有助益。

(本文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員山暨蘇澳分院精神部主治醫師黃茂軒)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639 失智 慎防失智長輩視聽能力退化》耳聰目明,才能保持頭腦精明 久而久之,長輩們因為感觀系統障礙影響他們的理解及表達能力,進一步使得他們退縮,無法融入社交互動,而開始變得孤立及封閉起來。

長輩聽力、視力不好,真的影響那麼大嗎? 聽力及視力障礙在老年失智長輩中相當普遍,有研究指出,高達9成輕度至中度失智的年長者有明顯聽力缺損,而視力缺損也達3成以上。

另外,一般老年人的聽力、視力缺損會增加失智風險,也早已在多個不同研究中被廣泛報告。

(圖片來源/Pexels) 當長輩的失智程度加劇後,聽力、視力不佳也會導致他們有更多行為問題,或更難以適應環境變化。

例如焦慮、暴躁、攻擊行為、幻覺、迷路、作息不規律等,都有可能伴隨著聽力、視力障礙而被強化,長輩也可能因不安而對照顧者過度依賴,造成照顧者沉重的負擔。

推薦閱讀:失智症的安撫:給蜂蜜而不是醋的哲學 長輩雖有失智症,但沒說看不清楚或聽不清楚,還需要處理嗎? 有鑑於聽力及視力障礙在失智長輩中很常見,因此我們得注意長輩們在認知也已經退化的狀態下,不見得能夠準確察覺或回報自己感觀能力上的不足。

當長輩初次接受失智症相關評估,又或是已經確診失智症的長輩出現更強烈的行為問題時,我們都應該要想想長輩的聽力、視力會不會是導火線之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曾經有一次為前來就診的長輩安排失智症認知評估,在與家人討論評估結果時,細心的家屬反映因為疫情影響,來看診都要戴護目鏡,長輩本來聽力就不太好,加上施測時間一長的知覺疲勞,似乎讓長輩的測驗表現變得更差。

而當我試著慢慢地多重覆幾次問題,那位長輩在聽懂後,的確就能給予比較正確的回應,甚至可以注意到長輩因為知覺缺損影響腦袋運轉的速度,往往我們已經在問下一題了,他才在回答上一個題目。

回想起來,我們大家或多或少也有相似的經驗,例如眼鏡度數不夠,或是為了疫情戴上護目鏡,看東西清晰度有些不足時,對於周遭環境的變動、資訊吸收的反應都慢了下來,甚至會感覺到自己好像變笨了!而一旦聽力、視力問題被矯正後,因為腦部能接收清楚的資訊,相對的應變、判斷能力也就能比較改善,並對外界事物做出適當的反應。

若發現家中長輩有聽力、視力問題,怎麼協助他們? 首先,我們可以帶長輩前往耳鼻喉科、眼科的門診接受詳細檢查,釐清根本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也可以同時諮詢適合的輔助器材(如助聽器、人工水晶體等)。

(圖片來源/Pexels) 另外,以下幾點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看看的: 慢慢說,說得清楚、簡單 面對面溝通,輔以明顯的手勢及嘴型 說話過程維持同一主題,完成溝通後才換下一個主題 保持溫和的態度,音調不宜忽高忽低 協助翻譯成長輩慣用的語言 減少背景嘈雜的干擾(例如先把電視關小聲) 推薦閱讀:失智症的原因是什麼?10大症狀、治療預防一次了解 常常有長輩因為聽不清楚而重覆問話,家屬不耐煩地提高音量時,被長輩誤解是在罵他們,引起爭端。

因此,在與長輩溝通上有困難時,別忘了微笑、點頭肯定、專注的眼神交流,其實也是世界通用的非語言溝通喔。

同時,在此鼓勵頭腦依然靈光的長輩們,要是注意到自己的聽力、視力有退步時,得及早接受評估、矯正,讓腦力也能跟上腳步,預防衰退。

(本文作者為振興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以琳)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776 身心症 家中長輩如何揮別惱人的「厚操煩」? 林奶奶的狀況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簡稱GAD)的診斷,持續6個月以上對許多事情或活動過度焦慮及擔憂,且明知是擔憂卻難以控制,同時也出現以下情形,例如: 坐立不安,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容易疲勞 注意力不集中,腦筋一片空白 易怒 肌肉緊繃 睡眠困擾 上述6項症狀當中至少符合3項以上,這類的焦慮與擔憂或身體不適症狀,讓患者感受到明顯痛苦,造成社交、職業或家庭功能的損害。

(圖片來源/Pexels) 推薦閱讀:6大徵兆 小心憂鬱症找上長輩 廣泛性焦慮症是老年族群中最常見的焦慮性疾患,盛行率約2.9~5%,一般常用的自我評估篩檢量表為GAD-7,內容如下: 過去兩週內,以下問題會多常困擾到你 完全不會 幾天 一半以上的天數 幾乎每天 1.感到緊張、不安或煩躁 0 1 2 3 2.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 0 1 2 3 3.對不同的事情過度擔憂 0 1 2 3 4.難以放鬆 0 1 2 3 5.焦躁不安到難以安靜坐著 0 1 2 3 6.容易心煩或易怒 0 1 2 3 7.感到害怕,就像要發生可怕的事情 0 1 2 3 總分5~9分為輕度,10~14分為中度,15~21分為重度。

總分15分以上建議轉介至精神科(身心科)接受評估與治療。

此中文化量表是由RobertL.Spitzer博士、JanetB.W.Williams博士、KurtKroenke博士製作,同意毋須准許即可複製、翻譯、展示或分發 臨床上,老年焦慮症經常會以身體化症狀來呈現,抱怨身體不適,例如:胸悶、心悸、四肢震顫,呼吸急促,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全身痠痛等症狀,許多患者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觀念下,先看遍臨床各科,進行許多檢查,都查不出原因,或臨床檢查結果與症狀嚴重度不成比例,最後才輾轉來看精神科(身心科)。

近期的研究也發現,老年焦慮症若沒有治好,容易合併憂鬱症。

如何找對方法治好老年焦慮症,是很重要的議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焦慮不完全是心理因素,找對原因正確治療 銀髮族出現焦慮問題,需要先排除以下狀況,才能診斷焦慮症: 藥物引發:老年患者如果正在使用下列藥物,例如:擬交感神經劑、類固醇、氣喘藥物、干擾素、甲狀腺素補充藥物、抗組織胺等易引發焦慮症狀,焦慮的嚴重程度與使用藥物劑量呈正相關。

物質戒斷:常見長期使用刺激性物質,例如:尼古丁、咖啡因、酒精等物質戒斷後,容易出現反彈性焦慮,坐立難安。

長期使用鎮定安眠藥物的人若忽然停藥,也會出現 身體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心室上心搏過速、心房震顫、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癲癇、紅斑性狼瘡、腎上腺髓質瘤等,也常會呈現焦慮症狀,需與焦慮症做鑑別診斷。

神經退化疾患的患者,例如失智症,常會透過重複地詢問,再三確認,來緩解對於即將安排的行程或事情的擔心與焦慮,又稱為Godot症候群。

需把治療焦點放在核心問題,改善這類患者認知功能與記憶力的退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焦慮症治療 初期的焦慮可透過泡澡、做有氧運動、練習瑜伽或冥想來自我改善。

但若已嘗試過上述方法,焦慮症狀仍持續者,建議必須就醫治療。

精神科(身心科)醫師透過診斷性會談確認焦慮症診斷後,主要有以下兩種治療方式: 一、藥物治療:主要以抗憂鬱劑為主,醫師常被病患詢問,為何焦慮要吃抗憂鬱劑,其實大部分有調節大腦血清素作用的抗憂鬱劑,如: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或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NRIs),都能達到治療焦慮的效果,可是必須連續使用3~4週以上,才能發揮作用,建議使用者須耐心等待療效,這期間也可以短期併用苯二氮平類(BZD)藥物來緩解焦慮症狀,但要注意若長期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易造成記憶力減退問題,增加骨折、機械操作意外與交通意外的風險。

推薦閱讀:新冠病毒加重老年人精神壓力,五字祕訣可解 通常等抗憂鬱劑達到療效後,會逐漸降低苯二氮平類藥物的使用,但仍會建議持續使用抗憂鬱劑達6~12個月。

切記,抗憂鬱劑的使用不能見好就收,很多人覺得治療2~3個月焦慮都好了,就貿然停藥,常見不久後焦慮症又復發,停藥時機須聽從醫師指示。

二、心理治療:須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其中最常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幫助患者辨識哪些是自動化思考,哪些情境或事件易引發焦慮與緊張,進一步透過練習腹式呼吸、肌肉放鬆訓練等技巧,或者生理回饋治療,加以調整來改善焦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林奶奶在精神科門診連續接受2~3個月藥物治療搭配放鬆訓練等技巧後,眉頭緊蹙的狀況已不復見,自覺焦慮症狀改善許多,不再莫名生氣,不會坐立難安,肩頸僵硬問題也獲得解決,每晚都能一覺到天亮。

家屬也都放心不少。

老年焦慮症常被低估,治療需先鑑別焦慮原因,排除內科疾病或藥物引發的可能原因,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幫助這些長者重拾笑顏。

很多長輩害怕精神疾病的標籤化,或認為焦慮是正常老化反應,不敢就醫,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拖延結果反而愈來愈嚴重,甚至讓常見的憂鬱症伴隨而來,不可不慎! (本文作者為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奕緯)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3912 失智 失智症診斷的驚異大奇航 而在1984年醫學上的診斷準則開宗明義提到,要確定診斷阿茲海默病失智症,只能在病患死後,捐獻出大腦做腦部解剖,看到類澱粉斑塊的病理變化才能確定;換句話說,在人還活著時永遠最多只能診斷「極可能(probable)」的阿茲海默失智症,沒辦法說一定是這個疾病。

推薦閱讀:預防、延緩失智風險》12大失智症成因必知,保護大腦健康這樣做 另外,該準則還提了一個重點,要診斷阿茲海默失智症,只能在疾病進展到生活功能明顯受到影響時,才有辦法下此診斷;在疾病還未影響到生活功能時,也無法明確做出診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失智症診斷再進化:納入生物標記輔助判讀 2007年,國際世界組織(IWG)開始提出修正1984診斷準則的想法,2011年時,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暨阿茲海默症協會(NIA-AA)也提出一系列新的診斷準則。

從1984~2011年,接近30年來,失智症的診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其中到底有何差別?最大的改變就是從過去以臨床診斷的方式,轉變成今天加入生物標記的方式來輔助診斷。

目前病理變化的生物標記主要是腦脊髓液檢查或腦部正子攝影(如下圖)。

(紅色處為腦部正子攝影標示出阿茲海默症類澱粉斑塊的病理變化。

圖片來源/吳冠毅醫師提供) 這樣的轉變發生了什麼影響? 首先,失智症的診斷從過去所謂排除式(rule-out)診斷方式,例如病患來看診時,醫師會安排各種檢查去排除腦瘤、腦傷或明顯中風等情況,才會得到這個病患「應該」、「可能」是阿茲海默失智症;慢慢轉變成可以內涵式(rule-in)的診斷方式,意思是我們知道病患已確定罹患失智,可進一步確定他/她很可能是哪一類型的失智。

第二,既然在活體的時候就能採用生物標記來判斷,因此在人活著的時候就可做出符合病理變化的確定診斷,不用等到死後捐獻大腦才知道。

第三,因為退化性失智症的病程非常長,病理變化是逐漸緩慢的累積,因此,我們有機會可在疾病發病的早期,還只有輕微症狀的前驅期,或是在還完全無任何症狀的時候(臨床前期)就可能診斷出疾病。

所以在2011年,NIA-AA一口氣發表了非常多新的阿茲海默失智症診斷準則,其中包含了失智症由阿茲海默病因導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由阿茲海默病因導致,和臨床前期的阿茲海默症。

診斷準則就依據生物標記的結果,分成:中度、高度可能性和可能不是阿茲海默的其他失智症。

另外,診斷準則仍保有由臨床症狀而非生物標記輔助的方式來診斷,以符合現今醫療環境並非所有病患,都能有機會得知生物指標的檢查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診斷準則可往前延伸到所謂前驅期,甚至往病程更早期的無疾病症狀時期,準則中也特別強調此族群,他/她們雖然還沒有症狀,但未來屬於阿茲海默症潛在風險的族群。

這樣的轉變當然衍生很多問題—在失智症未發病的前15~20年,我們就有能力看到腦內的變化,那醫療是否要去找出這些無症狀「病患」?我們該怎麼稱呼這些「病患」?找出後要做什麼處置?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14年,IWG也提出一系列診斷準則,較特別的是,除了我們熟知以記憶力逐漸減退的所謂「典型」阿茲海默失智症以外,更提出「非典型」阿茲海默失智症的表現,在記憶力還算正常的時候,就出現包括語言功能退化、視覺空間感缺損與人格改變的不一樣表現,這些統統都屬於阿茲海默失智症,原因是它們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都一樣是類澱粉蛋白沉澱。

這使得醫師只依據臨床症狀做出絕對正確的診斷,將更加困難與挑戰。

當然,醫師臨床診斷並不是毫無根據,只憑「感覺」來做診斷,有經驗的醫師會整合很多線索做出最佳的臨床臆測,只是當答案揭曉時仍不少出乎意料。

曾有國外研究報告指出,生物標記的結果常打臉醫師的診斷,頓時讓醫師信心打擊不小,但這就是失智症這個疾病複雜的特性。

失智藥物研發從曙光乍現到引發質疑 關於治療的部分,2010年《時代雜誌(Time)》封面迫不及待告訴世人,令人振奮的消息,「最終,我們對抗最頑強的疾病,阿茲海默症,終於有所進展」。

但到了2016年,同樣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嘲諷地提到,「我們只是將阿茲海默老鼠治癒不知好幾遍了」。

在實驗室中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我們治療好人類自己設計的阿茲海默基因轉殖的老鼠,好像自己設計迷宮機關,自己將它解開。

但回到人類身上,每個病患並不像實驗老鼠般被事先設定好疾病,每個病患失智症背後都是不一樣的病因,以前臨床藥物試驗就像在治療大雜燴的病患族群,治療效果不好應是預期中的。

目前有了生物標記的輔助,未來的藥物試驗都需先確認病患是那一種失智症後,才來進一步判斷該藥物對該類失智是否真正有療效。

因此武功需要全部打掉重練,這是非常艱辛的過程。

推薦閱讀:相隔18年阿茲海默新藥上市有希望有爭議,醫師:失智症病人和家屬先掌握5重點 除了需將各種不同病因(異質性)的患者正確分類以外,過去我們將類澱粉蛋白視為頭號敵人,務必除盡而後快;但會不會打錯敵人,看到是戰場遺跡而非敵人本身。

過去20年來的新藥失敗,引起不少質疑的聲浪,並支持其他病理蛋白才是治療標的的學術論戰。

(圖片來源/Unsplash) 昂貴新藥療效待觀察,但失智醫學持續進展中 特別的消息是,今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通過一個針對類澱粉蛋白的新治療藥物,似乎讓類澱粉蛋白作為治療標的起死回生。

原本對病患應該是個好消息,不過卻引發不少爭議,除了療效不明確以外,對於檢測大腦類澱粉蛋白設備儀器目前仍不普及,變成少數人才有資格接受治療,造成醫療公平與人權性的問題,該藥物後續發展仍需觀察。

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也對此發表了公開聲明,提醒大眾對這個昂貴的新藥應該有的平衡看法。

不管如何,就醫學進展來說,整個發展都是朝向對人類有利的方向。

探索失智症大腦的祕密,就像觀察宇宙中的新星一樣,拜新的醫學技術進展之賜,過去是全然黑暗無垠的宇宙,如今映入眼簾的是滿天的繁星點點,與令人驚奇的璀璨新星。

失智症診斷與治療的星際大奇航,現在才正要開始。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區及復健精神科主任、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吳冠毅;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國際老年精神醫學會祕書長兼倡議委員黃宗正)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2982 失智 運動很重要,偏偏家裡長輩就是不想動,怎麼辦? 1年前他被診斷為輕度失智症,醫生告訴張爺爺及家人說,失智症不要擔心,只要好好控制身體的慢性病、注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多社交,功能比較不會退化。

最近張爺爺回診時,家屬表示爺爺能吃能睡,身體沒其他重大疾病,也不難照顧,但就是很懶,不愛活動,也不喜歡外出,整天在家沒事就想打瞌睡。

「既然醫生說運動這麼重要,我們家爺爺就是不想動,怕他愈來愈遲鈍,這該怎麼辦呢?」 (圖片來源/Pexels) 運動對人類健康的好處,早已為人所知。

運動可加強新陳代謝,改善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強度,改善體耐力、靈敏度及平衡感。

在心理方面,運動可以促進人腦腦內啡的分泌,增加愉悅感以及降低憂鬱,進一步增強自信,對於預防憂鬱症及失智症也有幫助。

雖然有種種好處,但還是有許多人不喜歡運動,特別是老人家,總有許多理由去抗拒運動,包括怕曬太陽,走多了膝蓋痠痛、疲勞、沒有力氣等。

面對高齡長者不愛運動,依筆者經驗,大概有下面幾個方法去提升運動的動機: 嘗試解決生理上的障礙:糖尿病、心臟病若是控制不良,容易有疲勞倦怠,懶得出門。

老人家常見的聽力障礙、視力障礙,都是想要出門或者是做運動的一大阻礙,偏偏有時候因為老人家怕花錢或怕麻煩家人,而沒有清楚地告訴家人這些問題。

這時候家人需要觀察,如果有這些障礙,需要去做些評估治療,耳聰目明之後,對外界事物提高敏銳度與好奇心,自然比較有意願出門。

此外,像老人家常見的腰痠、背痛、膝蓋痠痛,可以去醫院骨科或復健科做檢查治療,透過藥物、手術、復健治療,或是輔具的應用,都能夠降低疼痛,改善行動能力,增加走出去的意願。

改善憂鬱情緒:老人家不愛動,也可能是來自憂鬱症。

老年人是憂鬱症的好發族群之一,憂鬱症時會有不想動,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吃不好、睡不好,整天懶洋洋、疲勞,或是身體到處不舒服。

如果家屬觀察到老人家有這些現象,就要考慮是不是得了憂鬱症,需要帶去給精神科或者身心科醫師評估治療。

(圖片來源/Pexels) 創造「個人化」誘因:有些老人家從年輕到老都在操勞,一直忙各種家務,往往忽視個人的需求。

直到年紀大了,家務都有晚輩代勞了,還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做自己興趣的事」。

這時候跟他說要為了自己的健康而運動,他反而不太能理解。

這時候呢,如果能夠為他創造一些個人化的誘因,一些小小的責任,反而能夠讓他動起來,例如:孫子比較胖需要減肥,可以幫忙帶他去公園運動;幫忙帶女兒的狗去遛溜;幫忙整理家中的花圃、菜園等。

推薦閱讀:預防、延緩失智風險》12大失智症成因必知,保護大腦健康這樣做 要有人陪伴:一個人運動有時會因為懶散、無聊,而失去持續度,難以為繼,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如此。

這時候如果能夠有家人、鄰居,或同好來一起運動,順便聊天,會讓運動變得更有趣味,比較容易持續。

另外,對於失能或是失智症的老人家,也可以安排到適合的日間照護中心,透過各樣活動安排,也有助於健康促進及延緩退化,或是透過長照2.0的服務方案,請照服員至家中陪同老人家活動。

(圖片來源/Pexels) 降低期待:想到人家都是日行萬步,自己卻兩邊膝蓋退化,走一點路就會痛,想起來的確滿挫折的。

然而,運動這種事,不是要跟人家比較,主要還是為了自己健康。

如果身體機能已經有些退化,體能不如往常,就要降低目標,從簡單的做起就可以了。

例如,若是膝關節退化,騎戶外腳踏車有困難,可以改騎室內腳踏車、平躺在床上騎空中腳踏車,或者是坐在椅子上抬高大腿或小腿。

推薦閱讀:陪她唱歌 失智母親找回微笑 3個月後張爺爺回來看門診,家屬表示,最近有請來一位照服員,很善於跟老人家溝通,這個月每週3次帶爺爺去公園運動,爺爺看起來有活力多了。

爺爺開玩笑說:「有年輕小姐陪我逛街,當然開心囉!」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老年與復健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長庚大學教授、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監事林博彥)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人氣6812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排便不順好困擾 5個通便穴位能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專題 一生必修!個人化精準營養學 吃對了,身體最知道 照顧讓位給專業 陪伴,才是新孝道 2022《康健》健康城市大調查 你的城市能放心安老嗎? 吃對營養 打擊日常小病痛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Podcast 最佳免疫力平衡術 打造不生病體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