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體遭遇有力挑戰:中國市場最令蘋果頭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金融時報》北京時間8月20日報導,去年訪問中國時,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順道走進一家星巴克,想喝杯咖啡。

他掏出自己的手機,支付購買咖啡的錢,居然不行——庫克帳戶沒有連接到中國居於支配地位的支付系統。

一名助手出來解圍,為庫克支付了購買咖啡的錢。

蘋果在中國經常會遇到類似問題,並因此無法吸引廉價手機用戶購買iPhone。

市場研究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師傑奧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表示,「中國市場是個大問題,而且難以解決。

蘋果與其他品牌的差異一直體現在能推動高端硬體銷售的內容和服務方面,這種差異在中國很難證明其合理性。

今年第三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下跌10%——也是連續第六個季度下跌。

中國市場——僅僅2年前還是蘋果最有前景的市場,被認為將超過美國成為蘋果最大的市場——現在成了最讓蘋果頭疼的一個市場。

蘋果已經宣稱其主要問題在香港。

考慮匯率因素後,蘋果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增長6%。

本月早些時候,蘋果財務長盧卡·梅埃斯特里(Luca Maestri)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表現感覺很好。

我們預計,今年第四財季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將繼續增長。

但分析師表示,蘋果在香港地區銷售的商品,相當大一部分都被大陸地區遊客買走了,香港地區銷售滑坡,標誌著大陸地區銷售放緩。

他們還指出,iPhone特性已經不足以證明其售價比定位相同的中國國產手機高150美元是合理的。

本土品牌還採用更積極的銷售策略。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分析師本·斯坦頓(Ben Stanton)表示,「過去6-8個季度,我們已經發現蘋果在中國銷量開始出現滑坡。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

蘋果問題的部分根源是強大的中國本土產品和服務。

微信推出了「小程序」功能,打造了蘋果iOS作業系統的一個微型競爭對手。

微信選擇今年——iPhone問世10周年——早些時候發布「小程序」,成為iPhone上蘋果App Store的唯一主要對手。

微信的架構,使得大多數日常任務都能在其內部完成,使消費者能更方便地訪問需要的各種服務——與使用iPhone或Android手機無關。

這意味著用戶給iOS應用、內容和生態鏈貢獻的價值會減少。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上周,iPhone被排除在北京公交系統的移動支付系統之外,原因是蘋果不對外——例如騰訊微信和阿里巴巴支付寶——開放無接觸支付系統。

因此,Apple Pay在中國已經基本上難有大的作為,在中國8.8萬億美元移動支付市場上,Apple Pay份額不足1%。

中國移動支付市場

庫克在星巴克不能用Apple Pay付款的原因是,他的手機沒有與中國銀聯相連。

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這樣的小失誤微不足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追求完美的蘋果來說,這表明其生態鏈已經與中國市場的其餘部分不同步。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蘋果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由2014年最後一個季度的12%下滑至8%,低於華為、OOPO、vivo和小米等中國本土品牌。

但是,按營收計算,蘋果占比要高得多——約為20%,這反映了蘋果手機價格要高得多的事實。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CK Lu表示,按全球出貨量計算,目前華為和蘋果「相當接近」。

蘋果能否維持其領先優勢的一大線索——新款iPhone發布——即將浮現出來。

新款iPhone將是對蘋果高價手機需求可持續性的一次考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讓蘋果愛恨交織的市場

蒂姆•庫克(Tim Cook)去年訪問中國時,曾造訪一家星巴克(Starbucks),他拿出手機想用Apple Pay付款。用不了——這位蘋果(Apple)老闆的帳戶未接入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