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雙輸,美國為何還要「封殺」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家:打壓華為是美國5G軍備競賽一部分

近日,美國對華為制裁引發了各界討論。

此次Google制裁華為,被認為將出現一個「雙輸」的結局。

華為是最大的安卓設備製造商之一,也為安卓生態建設貢獻了力量。

對華為和 Google 來說,這是一個雙輸的結局。

華為是最大的 Android 設備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 Android 生態的重要建設者。

長期以來,安卓生態都有碎片化的問題,Google多年以來都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華為也為此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但隨著制裁政策出台,Google本身也會受到極大損失。

同時,此政策也會讓Google生態的公信力受到影響。

國內外手機廠商,像小米、三星等,都會看到華為的前車之鑑,Google所發出的共建生態的號召力也會降低。

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或許會像華為一樣著手B計劃。

假以時日,安卓在作業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也會受到影響。

儘管損失巨大,但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呂廷傑看來,打壓華為是美國的國家行為。

這一切,都源自美國已經將5G競爭上升到了保衛其現有優勢地位的高度,把5G當做了一場軍備競賽。

而華為的出現,有可能讓美國在5G競爭中落後,這才是讓美國真正害怕的地方。

呂廷傑認為,美國已經把5G這個通信技術,上升到了軍備競賽的高度。

相對來說,國內基本上和美國不在一個頻道上。

「在他們眼裡,這絕不僅僅是眼前的經濟利益,而是5年、8年甚至10年之後萬物互聯之後帶來的顛覆性改變。

「所謂顛覆性技術,就是可以改變整個遊戲規則的技術,而5G就是這樣一種技術。

而在這種技術上,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技術上實現領先,有可能能夠改變國家競爭的格局。

」呂廷傑說,所以在美國,沒有人會覺著它只是個通信技術,在看待5G時,美國的高度會更高。

而中國國內,更多的是一種工程師視角,在考慮5G有哪些應用。

而在美國,更多的是把5G放在一個關乎未來國家競爭力的高度。

他們看到,未來中國有可能占領這個制高點,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前段時間,呂廷傑曾經參加了一個清華大學組織的關於5G的中美論壇。

他感覺到,在面對一種技術的時候,中美兩國的使用思路並不一致。

「當然,這與兩國的東西方文化不一樣,從火藥指南針再到核能網際網路的使用來看,美國人拿到一種新技術,總是先用到軍事上,去尋求攻擊別人。

而我們中國,是在考慮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國內華為手機用戶受影響不大

而華為事件未來會對手機用戶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在經過授權之後,知乎Android開發話題的優秀回答者「weishu」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用戶解釋了相關問題。

weishu首先認為,毋庸置疑,這一舉措會對 華為、Google,乃至整個 Android生態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但同時,現有的華為手機用戶是不受影響的,無論國內外。

國內華為手機用戶,也是基本不受影響的,無論是現有用戶還是未來新購機用戶。

他介紹,華為可以繼續使用開源的 Android 系統。

因為,Android 系統是開源的,Google 能夠控制的只有它自己的 Google 服務。

華為無法使用Google 服務,但是可以繼續使用 開源的 Android 系統構建自己的移動服務。

並且,事實上華為已經這麼幹了。

從前段時間的方舟編譯器來看,華為完全有這個覺悟、決心和實力。

但之所以此次事件引發了如此大的關注,還是因為谷歌在全世界提供的「全套服務」已經被廣泛使用。

在國外的 Android 系統中,「Google 服務」是猶如空氣和水一般的存在:比如 Google Play(應用分發),Gmail 郵箱,Google 相冊,Youtube (視頻),Google Music(音樂)等,它們是系統裡面的基礎設施。

雖然華為有自己的移動服務,但weishu認為,這還遠不足以替代 GMS。

「就拿 Google Play來說,很多應用都在 Google Play上架,海外的 Google Play就如 App Store一樣。

如果沒了 Google Play,難道國外友人要在華為應用商店上架和下載應用?這個短期內可能嗎?」

當然,對於國內用戶來說,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Google在中國國內的服務已經被「閹割」。

或者被國內廠商自己的服務替代掉了。

所以說,這一舉措對國內基本沒啥影響。

但考慮到如今華為在國外的影響力和銷量,這次事件無疑會對華為的銷售產生較大影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高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被禁!安卓系統還能繼續用嗎?

​大家好,很高興大家能打開我的文章。果粉之家每天都會準時為大家推送最新的蘋果新聞及iPhone使用技巧,歡迎大家在留言區互相交流。本月15日,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在美國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