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扼住華為喉嚨,自救時間只有一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政府一直視華為為眼中釘肉中刺,在過去1年中屢次拿華為開刀,現在,它拿出了最致命的殺手鐧。

昨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需警惕「外國敵對勢力」對美國通訊系統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商務部立即響應,將華為及其70家關聯企業列入貿易管制黑名單。

這意味著,此後華為如果要購買美國公司的技術或者產品,需要先得到美國政府批准。



從常規武器,到戰略性「核打擊」

近兩年來,美國沒少找華為的麻煩。

2018年初,美國最大運營商AT&T緊急叫停和華為的合作,導致Mate 10在美國銷路受阻。

從3月開始,包括Best Buy等美國主流商場紛紛將華為的產品下架。

至此,華為在美國賣手機的計劃已經全部擱淺,美國市場不再是華為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華為Mate 10

4月開始,美國給親美的國家施壓,督促它們停止使用華為相關產品,導致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都開始對華為做出制裁,各地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使用部分華為設備。

2018年12月,在美國的指使下,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同時,英國電信表示正在移除3G和4G網絡核心中的華為設備,並排除華為在5G網絡中的位置。



從影響上看,之前美國對華為的打擊,都不是致命的。

華為在美國的布局較淺,從2017年才開始鋪設,而華為雖然在歐洲受挫,但沒有影響它的根基。

就拿2018年第四季度來看,華為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為23%,落後蘋果的26%和三星的28%,在一年的制裁後,市場份額和去年同期相比有增無減。

而且華為一直和歐洲的運營商有深度的綁定關係,運營商依靠華為基站設備部署網絡,華為依靠運營商渠道來賣手機。

但美國把華為列入黑名單,華為就有些吃不消了。

在最近的一年,華為的核心供應商有92家,中國有24家,美國有33家,占比達到了36%,這些美國的供應商,在華為基站和手機的生產中充當了重要角色。

川普政府突然實施制裁,勢必會對華為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特別像那些基帶晶片、模組、半導體,短期內可能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供應商。

華為的美國主要供應商


華為在2018年總計700億美元的採購中,有110億美元支付給了英特爾、高通和美光,另外還有TI、AMD、希捷、博通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這些公司所涉及的光通信、儲存、模擬、信號、射頻、晶片等領域,是國內比較薄弱的。

國內能提供核心部件的供應商少之又少,緊急接盤後,新產品和零件也不可能完美契合華為現有的產品線,需要時間重新設計、開發和測試。

就算華為已經有國內的二級供應商做替補,在美國一級供應商架空,需要補位的時刻,它們在短期內的產能能不能滿足華為的巨大出貨量還是個問題。

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美國進行供應鏈的全方位封鎖,華為將陷入中興去年的窘境,甚至無法進行正常生產。

華為已留後路,但企業端的衝擊依然巨大

當然和中興相比,華為的自主程度更高。

事發後,華為《至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

「多年前就有所預計,並在研究開發、業務連續性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準備,能夠保障在極端情況下,公司經營不受大的影響。

和小米、OV等同行比,華為的確是技術上的佼佼者。

IDC數據顯示,2018年,73%的華為手機都用上了自己的晶片,另外有10%來自台灣聯發科,只有17%的晶片來自高通,而且高通的晶片只用於200美元以下的低端手機。

華為的晶片由子公司海思生產,它成立於2004年,大家最熟知的麒麟晶片就來自海思之手。

麒麟系列晶片已經達到了全球頂級的水平,在和同年的蘋果A系列晶片、高通驍龍晶片,和三星獵戶晶片的同台競爭中不落下風,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和專業媒體的認可。



除此之外,海思還有基站晶片、AI晶片、伺服器晶片的生產線。

海思總裁也於今日發了一封內部信,表示公司早有準備,做了很多「備胎」晶片,可以支持「大部分產品的持續供應」。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給自己造了一個「諾亞方舟」,而且已經在方舟上囤積了補給。

路透社報導,考慮到貿易戰的不確定性,華為在美國發布禁令前就為最壞局面做了打算,在6個月前加大採購量,已經囤積了未來一年所需的關鍵零部件。

如果美國再以國家安全的理由禁止華為得到關鍵元器件,起碼華為不會像中興那樣,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一年的庫存為華為鬆了口氣,讓它有時間為海思的「備胎」進行完善的測試和量產,確保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電腦、智能手錶)能正常進行。

但針對企業端的業務就不好說了。

華為晶片供應商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們雖然可以避免手機的組件採購受到影響,但是伺服器和網絡,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情境。

不僅僅是晶片,華為的基站、交換機、路由器、數據中心等網絡設備,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依託美國公司進行設計、代工、生產、分銷。

如果華為的補救不夠及時,勢必會對它在全球20%-30%的網絡和5G基礎設施市場造成衝擊。



美國的舉動非常有針對性,打擊了華為企業端的業務,就能阻止華為在5G和人工智慧上的發展,這背後也是美國發起貿易戰的核心:不僅僅是貿易順差的問題,還有美國對中國新興科技產業崛起的擔心。

在手機供應鏈全球化的背景下,強如蘋果都無法完全技術自主。

華為面臨的挑戰是異常艱巨的,而想要完全突破美國的限制,僅靠一個華為是不夠的,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更多中國自主高新企業的發展,來為華為提供強有力的後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任正非 禁令將造成美合作公司巨大損失

美方針對華為發布貿易禁令後,任正非首次對外發聲;他表示,禁令還將影響美國數以萬計就業崗位5月19日,華為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在心聲社區發布了「華為不需要美國晶片:川普出口禁令下的總裁」一文,該文作者...

華為的突圍

2004年,華為因為押注GSM失誤,在國內市場一敗塗地,但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任正非抓住了海外市場這根稻草,終究衝出重圍,開始騰出手來謀劃新業務。那個時候,手機是很自然的選擇,但晶片這個核心技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