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溢價43%收購ARM背後的邏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軟銀集團日前宣布斥資243億英鎊溢價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實際上,在軟銀提前拋售資產儲備資金、英鎊貶值使ARM更具吸引力的同時,軟銀的物聯網戰略是促成這次收購的關鍵所在。

藍鯨TMT網訊 19日,日本電信巨頭軟銀集團斥資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溢價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消息一出,便在網際網路圈引起軒然大波。

受此消息刺激,18日英鎊價格明顯提振,ARM股價也大漲近50%。

關於這起震動整個網際網路及晶片行業的收購事件,有幾個要點值得關註:

1、軟銀集團宣布以243億英鎊收購ARM,意味著軟銀將為每股ARM股票支付17英鎊,較ARM上周五收盤價溢價43%

2、軟銀集團表示,交易完成後,ARM將成為軟銀旗下一項獨立的業務,並將成為軟銀未來增長戰略的核心部分之一。

3、若本次收購順利完成,該筆交易將創造幾個記錄:這不僅是亞洲企業在英國完成的最大規模併購交易,同時也是歐洲科技界最大的收購案之一,還將成為軟銀集團最大的收購案。

作為本次交易的主體之一,軟銀集團是日本知名的電信企業,在1981年由孫正義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主營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絡和電信。

其曾因參與投資阿里巴巴和盛大等公司獲得超高額的利潤回報,並由此在投資界名聲大噪。

而被收購方ARM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智慧財產權(IP)提供商,其技術具有低費用、低能耗、高性能的特點。

據官網介紹,截至目前,ARM已銷售超過200億個基於ARM的晶片,並向250多家公司出售了800個處理器許可證。

另據悉,全球逾95%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的架構設計,多數Kindle閱讀器和Android設備也都採用ARM架構。

如今來看,實際上,本次交易可謂同時具備了天時地利。

種種跡象表明,軟銀集團收購ARM背後的邏輯其實有跡可循。

1、軟銀提前拋售資產疑為收購儲備資金

6月初,軟銀集團宣布賣出阿里巴巴股權套現約100億美元,用於減輕債務壓力及優化資本機構和對外投資;當月末,軟銀集團又同意以86億美元將旗下芬蘭手游開發商Supercell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給騰訊。

業內普遍認為,軟銀集團集中在6月發生的拋售資產行為,很可能就是為本次收購ARM提前儲備資金而做的鋪墊。

2、英鎊貶值使ARM更具吸引力

英國脫歐後,英鎊也隨之遭遇重創,過去一年英鎊兌日元的跌幅約為30%。

對軟銀集團而言,如此有優勢的匯率無疑使ARM更具吸引力,即便是溢價收購,軟銀也不吃虧。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英鎊匯率處於低位,ARM目前49倍的市盈率也算便宜,軟銀集團此時收購ARM的價格相對比較合適。

3、軟銀的物聯網戰略是促成這次收購的關鍵

若要探究這次交易背後最深層次的邏輯,其核心點就在於物聯網。

軟銀CEO兼創始人孫正義此前曾公開表示看好物聯網的前景,他認為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時代發展的風口,並指出到2040年,平均每個人都將擁有1000多台聯網設備。

據了解,物聯網的連接需要低成本、低功耗的晶片,而這正是ARM架構的優勢和強項。

反觀ARM,它正在為物聯網改進架構。

雖然ARM只出售晶片技術授權,本身不進行晶片的生產與銷售,應用範圍以手機、平板等智能硬體為主。

不過隨著物聯網的發展,ARM的晶片授權早已延伸到物聯網領域,這務必將成為ARM未來發展的重心之一。

針對本次收購,孫正義認為此舉能夠與軟銀的物聯網戰略相匹配,並表示「ARM將成為軟銀未來增長戰略的核心」。

總體來說,ARM以往單純地走技術授權這條路並不長久,背靠資本大鱷才能為其技術更新提供強大的保障;對軟銀而言,在完成資金儲備後,拿下ARM,未來或將能達到為其物聯網戰略助力的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軟銀孫正義的又一次豪賭:243億英鎊收購ARM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在過去的25年時間裡,孫正義用一筆筆令人驚嘆的交易打造了一個全球科技帝國。這不,瘋狂而令人驚嘆的交易又來了:243億英鎊(約合321.7億美元)收購英國移動晶片巨頭ARM。這...

孫正義斥2千億巨資收購晶片巨頭ARM

【摘要】軟銀計劃在今年9月30日之前收購ARM的全部股份,將其收為全資子公司。這將成為日本企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案,也將成為6月英國公投脫歐後涉及英國企業的首個大型收購案例。

軟銀以234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英國ARM公司

藍鯨TMT網訊 18日,據外媒報導,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周一宣布,公司正式接受軟銀集團提出的234億英鎊(約合322億美元)收購要約。此次收購將以全現金方式完成。軟銀執行長孫正義表示,「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