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工業研發投資進階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據台灣媒體報導,歐盟委員會最近發布了「 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 」, 華為排名第五 ,2018年研發費用為 113.3億歐元 (120億美元),是唯一個前五十的中國企業。

該排名整合了2018年全球2500家有影響力公司的研發支出,有438家中國公司上榜,除此之外,還有778家美國公司和557家歐盟公司被列入名單。

2018年華為全球研發投資排行榜中為列第五,成前五十唯一上榜中國企業

韓國三星以134.4億歐元的投資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國的Alphabet,為133.9億歐元,德國的大眾汽車則為131.4億歐元。

其次是微軟,華為,英特爾,蘋果,羅氏,強生和戴姆勒。

該排名考慮了46個國家的2,500家公司,每家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超過2500萬歐元,合計總額為7,364億歐元。

中國共有438家公司上榜,占排名的10%,而美國有778家,占37%,歐盟有577家公司,占27%,日本有339家公司,占14%。

2017/18年,438家中國公司投資712億歐元,其研發的44.7%集中在ICT行業(信息和通信技術),汽車行業占11.4%,健康行業占3.4%。

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的研發增長了20%,高於世界8.3%的平均增長率。

與其他中國科技公司相比,華為在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和未來5G通信推廣方面投入更多

由於對研發的巨額投資,華為迄今已贏得全球26個官方5G商業訂單。

此外,全球已出貨10,000多個5G基站和2億部手機,年收入超過1085億美元。

如此優異的成績與華為多年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分不開的。

2017年,華為研發人員約8萬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5%。

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897億元,約占總收入的14.9%。

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其中,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

2017年華為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以104億歐元超越蘋果,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

在歐盟委員會官網發布「2017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中,大眾汽車去年以137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第一,其後是谷歌、微軟、三星、英特爾、華為、蘋果等ICT企業。

華為以104億歐元超過蘋果(95億歐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國第一,是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企業。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華為在過去十年中研發投入總額達450億美元,2016年華為全球研發投入達96億歐元,成功躋身前十;2017年,華為全球研發投入104億歐元,占據營收的19.2%,位列全球第六名。

作為唯一入局前十的中國企業,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人力,以期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自2004年起,華為始終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在該榜單上的排名提升了200多個名次。

參評的375家中國企業中,前5名企業占據了中國總研發投入的28.6%,而華為一家則獨占總投入的16,8%

據了解,華為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

2016年,華為在全球設立了15個研究所/院、36個聯合創新中心,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創新合作,研究領域包括通訊、5G、材料與AI等領先領域,致力於與世界各地人才共同推動技術的進步。

由於在基礎研究和創新上持續加大投入,華為在ICT的熱點前沿領域已取得眾多研究成果,如今已經成長為ICT產業的航母型企業,在全世界範圍內比肩產業巨頭。

在5G移動通信領域,華為不僅為全球5G統一標準做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在技術研發驗證、網絡架構、產業合作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網絡技術研究領域,華為發布業界首個VR Ready網絡創新解決方案,並展示滿足雲計算、雲網絡需求的下一代分布式路由器創新架構。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深,華為不斷加大對AI與5G領域的探索

關於AI:

華為預測,到2025年全球智能終端將達到400億,智能助理普及率將達到90%,企業數據使用率將達到86%,智能將像空氣一般無處不在。

為了迎接AI時代的到來,華為從未來模型的訓練、算力、安全、算法、自動化、應用、技術協同、平台以及人才等十個方面做出改變。

這十個方面既是未來AI發展的重要基石,又是華為實現AI發展期望的動力源泉。

具體來說,華為的AI戰略包括五大方面:

投資基礎研究:在計算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決策推理等領域構築數據高效、能耗高效、安全可信、自動自治的機器學習基礎能力。

打造全棧方案:打造面向雲、邊緣和端等全場景的、獨立的以及協同的、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充裕的、經濟的算力資源,簡單易用、高效率、全流程的AI平台。

投資開放生態和人才培養:面向全球,持續與學術界、產業界和行業夥伴廣泛合作。

解決方案增強:把AI思維和技術引入現有產品和服務,實現更大價值、更強競爭力。

內部效率提升:應用AI優化內部管理,對準海量作業場景,大幅度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和質量。

2017年9月,華為發布了面向企業、政府的人工智慧服務平台華為雲EI;2018年4月,華為發布了面向智能終端的人工智慧引擎HiAI。

華為表示,希望與全行業一起,合作共贏,讓人工智慧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向普羅大眾,讓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都能享受到人工智慧的價值,從而實現「普惠AI」。

關於5G:

2G時代,中國企業未能入局,3G與4G時代,中國通信運營商迅速跟進,但仍未掌握核心技術。

而在5G時代,情況則大有不同。

據可查的數據顯示,華為大概持有1600多項核心專利,占整個5GESTI標準的19%,與高通、三星、愛立信等巨頭相差無幾,不分伯仲。

這意味著,華為擁有了向歐洲、美國、日韓等國家的運營商、通信設備廠商收取專利授權費的資格。

如今,華為順利躋身5G領域的前列,其技術能力和工程水平均不亞於任何國際一流企業,海外巨頭的技術優勢逐漸消失,但華為良好的人力成本優勢仍然顯著,因而在訂單量上遠高於愛立信等傳統巨頭。

目前,華為已獲得26個商用合同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合作協議,5G基站商用發貨數量超過1萬個。

2018年11月,在英國倫敦的全球移動寬頻論壇上,英國電信(BT)的高管講了一句話,「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

華為計劃在今年上半年發布搭載5G晶片的智慧型手機,並於下半年實現規模商用。

當前,華為對AI與5G的研發投入超過了全球絕大多數企業,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是實際獲得卻未必高於居於傳統壟斷地位的巨頭們。

期待新的一年,華為優化在AI與5G領域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探索關鍵技術,構建長足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對不可一世的 「高通稅」 敲響警鐘

最近蘋果與高通的新聞可以說是鬧得沸沸揚揚,因為專利問題,高通將蘋果告下中國法庭,這也讓蘋果旗下的六款手機在中國地區的銷售受到影響,作為美國企業的兩大科技巨頭,蘋果與高通之間的相愛相殺成為眾多人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