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界的「奧斯卡」,中國品牌在印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

記得曾經看過馮小剛、鄭曉龍指導的電影《北京人在紐約》,講述的是一批北京人在紐約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感慨頗深。

而現在,我要和大家欣賞的是「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勵志大片,看國產廠商如何掘金這個擁有13億多人口、潛力巨大的市場。

主演:國產手機品牌,如:華為、OPPO、vivo、小米、樂視......

導演:企業老闆、業內專家

監製:廣大消費者、媒體

第一幕發現「金庫」蜂擁而至

像當年很多北京人選擇紐約一樣,2014年左右,中國的很多手機廠商將矛頭轉向了印度。

2014年數據顯示,當年第二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84%,環比增長11%,達到1842萬台。

由於印度當時功能手機占據手機市場71%的份額,該國智慧型手機發展潛力巨大,而且在這一領域中,三星處於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國產手機產業全球化以及國內製造業成本提升的趨勢日趨明顯,因此在中國市場趨近飽和之際,尋找新興市場已成手機廠商當務之急。

尤其是對於手機這種對成本控制極其嚴格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而言,國內製造業成本的提高,導致一大批工廠倒閉或轉移,包括一些半導體上游晶片工廠、傳統製造業工廠以及如富士康這類代工廠。

從國情方面來看,印度走的是當初中國走過的道路,正成為全球製造中心,這點不僅體現在電子產品方面,其他方面也都如此。

而且,為了專注印度手機市場以及保護本土企業,印度已經頒布提高關稅的政策,將手機關稅從原來的6%提升到了12.5%,這導致非印度本土手機廠商如果想在印度市場發展的話,則不得不考慮入駐印度,這是一種非常規的招商引資策略。

另外,在建立在大家對於印度手機市場「窺視」基礎之上,印度政府還出台了有意思的「30%規範」,即是如果非印度本土企業如果要在印度投資建立自身品牌直營店的話,則必須要有30%的產品由印度廠商提供。

儘管如此,也依然無法阻擋中國手機廠商勇於開拓全球市場的決心。

國內手機品牌如華為、中興、小米、聯想、樂視、金立、OPPO、vivo、酷派等都紛紛在印度市場展開了布局。

據其他媒體透露,華為、中興、OPPO、vivo在印度的辦公室主要位於古爾岡,而它們的工廠則主要分布在諾伊達和海德拉巴,其中上海與德考慮到交通問題將工廠選擇在孟買。

第二幕紮根印度遍地開花

即來自則安之,被印度廣闊市場吸引而來的中國手機廠商開始了它們的動作。

華為,投資3000萬美金在印度進度建立自身品牌,華為還曾表示將在印度建立生產基地。

為在印度展開持久戰,vivo已經在印度建立了工廠,其是目前手機品牌商唯一一家已經在印度建立了企業!

小米,2015年4月針對印度市場發布了米4i手機。

據小米表示,其在進入印度市場5個月內就銷售了100w手機,進入新加坡兩個月就達到了20%的市場份額。

OPPO,2015年進入印度市場,並在印度建立了手機組裝廠,並發布了OPPON1手機,2016年5月份,又在印度推出F1Plus(2630)據OPPO國際移動業務副總裁曾表示,印度市場是OPPO拓展南亞市場的重中之重,希望提高OPPO手機在印度的銷量,並在五年內使其與中國相當的重要市場。

中興,2016年,中興再次衝擊印度公開渠道市場,同當地有影響力的國包商合作,包括RedintonIngram等,借用其資金平台、物流平台,逐步增加產品渠道覆蓋,同時,中興在品牌建設、促銷隊伍組建和培訓方面都有明確計劃和行動。

而且,中興還在印度與迪信通合作,進入高端零售店,打造零售樣板,初期德里覆蓋35家門店,並逐漸在各大中心城市拓展。

但是悲催的是,樂視卻敗走印度。

原因在於,進入印度手機之後的樂視手機,雖然在初期表現良好,但是沒過多久時間就因為在營銷上快速燒光了資金,最終不得不灰溜溜的退出印度市場。

因此,對於眾多印度廠商來說,樂視手機敗走印度雖然難免讓人有些遺憾。

第三幕國產手機拿下印度市場半壁江山

很多人都說,印度將會是第二個中國,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中國公司從 2014 年開始陸續去印度開發布會、投廣告、建工廠。

聯想曾宣布在2016年成為印度最大智慧型手機廠商;雷軍則說小米在三到五年內做到印度第一;華為計劃在印度加大營銷投入,將手機銷量翻倍。

大佬們都如此信心十足,看來印度手機市場真的是一塊「肥肉」。

據印度評級機構Ind-Ra以及IDC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已經成功奪取51%的印度手機市場份額,而早在一年前,這個數字還是15%。

Ind-Ra指出,促使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在印度手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原因眾多,包括產品質量出色、推廣營銷力度大,以及公司資本結構中的債務負擔輕等。

而印度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的不足之處在於,其在應對持續的產品創新方面反應遲緩,同時受到營銷預算有限的限制。

為此,印度政府也推出「印度製造」計劃,為了贏得印度政府的支持,中國手機品牌紛紛實現當地化生產,聯想、小米等都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工廠,華為也在計劃之中,其他廠商大多都在路上。

(說實話,總感覺是聯想、小米等鑽了空子,人家明明是「印度製造」計劃,你們建什麼廠啊?)

目前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美國位居第二,但是隨著印度市場的不斷挖掘,有機構發布報告認為,若是照此發展下去,在未來兩年內,印度就可以超過美國排到第二,市場前景仍十分明朗。

不過,隨著印度本土企業的成長,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的路還很長,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同在,關於它們的故事末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墾鑫達:印度成智慧型手機增長最快市場

今年,幾乎所有的調查數據都在顯示,印度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按用戶數量計算),成為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墾鑫達預計未來5年智慧型手機銷售將達到10億部。而面對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