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看「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華為來說,2016年無疑是其大放異彩的一年。

華為無論是傳統業務還是智慧型手機業務都呈現出噴井式發展的態勢,華為的發展已然成為國內外人們熱議的焦點。

最近有媒體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富士康將把貴州的一座工廠作為主要服務華為公司的專屬工廠。

有熟悉富士康的朋友們可能知道,富士康是專業生產3C產品及半導體設備的高新科技集團(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製造商,其主要客戶包括:蘋果,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松下,三星等國際一線品牌,同時也包括小米、華為、中興、等國內一線品牌。

前幾年小米手機風靡的時候,富士康就曾為了小米手機的供應而專門開闢了14條SMT產線和11條組裝線,就富士康河北廊坊工廠來看,為小米手機開闢的產線大約有75萬平方米。

但是,請大家注意只是產線,而不是園區。

與富士康的龐大的產線規模相比,小米的產線真是屈指可數。

要知道,富士康在這之前基本上是靠給蘋果代工而大紅大紫,從而家喻戶曉的。

富士康為蘋果開闢的生產線24小時晝夜不停,平均每日能生產50萬部蘋果手機。

但是,說起富士康要將整個貴州工廠作為華為的專屬工廠,這不禁讓人困惑,華為有何魅力能讓富士康如此大手筆?

現如今作為世界第三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為,其手機業務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

先不說華為的傳統業務(華為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達1921億元人民幣(310億美元),同比增長16.4%;企業業務收入達194億元人民幣(31億美元),同比增長27.3%;消費者業務收入達751億元人民幣(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6%。

;人均產出達到170萬人民幣,人均利潤達到20萬人民幣,有非常充足的現金流。

)

就華為消費者業務中的P系列和Mate系列智慧型手機,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呈現出一機難求,火爆全球的局面。

根據多家機構的調研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在最近一段時間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銷量下滑甚至是同比萎縮的現象,就拿日本索尼來說其智慧型手機銷量相比之前同季度下降了數個百分點,同為國產廠商的聯想集團的手機發貨量也出現了下跌。

而與此同時,華為成為手機市場則是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其銷量獲得了高速增長。

堅持創新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在華為的企業精神中。

據華為公開資料顯示,華為在2012年年底就已擁有7萬多人的研發隊伍,占員工人數的48%,是全球各類組織中研發人數最多的公司;從1992年開始,華為就堅持將每年銷售額的至少10%投入研發。

根據華為2015年財報顯示,華為2015年研發投入高達596億元人民幣(92億美元),其比重占銷售收入15%,比2014年的408億元增加了1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1%。

據不完全統計,華為從2006年以來,其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400億元人民幣(約370億美元),2006年,華為研發投入僅為68億元,此後每年保持階梯式增長。

最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16日在日內瓦總部發布公報說,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美國高通公司和中國的中興通訊分別以2442件和2155件位列其後。

這些數據的背後,實際上是靠華為內部資源的整合—技術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以及各種資源的快速而有效的商業整合,而不僅是靠某一項技術帶來的顛覆。

同時,也是華為以客戶為中心 、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持續自我批評的企業精神。

華為巨大發展其實質凸顯的是中國企業全力聚焦企業創新和產品質量的決心。

華為的爆炸式增長背後更直射出了中國企業在世界發展大潮中堅挺態勢和同其他眾多企業預擺脫低端加工代名詞,而不再是一味模仿與抄襲的決心。

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以電子產品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一直以來都扮演者代工者和裝配工的角色。

廉價的勞動力、低成本的零部件甚至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來滿足國外消費需求的發展模式始終是國內企業想要擺脫中國製造的「緊箍咒」。

隨著國家政策的一直利好和國外傳統電子巨頭紛紛衰退,國內企業意識到:只有以創新帶動發展,全心全意投入到生產建設才能在世界的發展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尤其是最近幾件,國內企業逐步從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向期間大量的中國企業開始以創新為導向,利用國內和國際資源大力開發國外市場;以前那些只注重產量而忽視產品質量的企業,開始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產品本身。

產品質量的提升加上中國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傳統企業形象開始在人們心中瓦解。

高新技術人才的激增、資本積累的穩步前進、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進而使得「中國創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從2015年10月份的貿易數據來看,雖然整體出口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資本密集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實現了增長。

據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稱,該月手機出口量增長11.9%,集成電路增長11.2%,而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和鞋類產品——的出口量有所下降。

正如花旗銀行說的那樣:中國製造商常常被視為低成本的產業供貨商,但缺乏創新和研發能力。

這種看法越來越過時了。

事實上,在競爭力和創新兩個方面,中國領先於所有新興市場。

「中國製造」將日益成為「中國創造」。

很高興,在5月22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上,一個名為「尋找頂級製造」短片記錄了華為手機在研發生產測試環節對細節的極高追求,從而獲得了國家最高榮譽「中國質量獎」。

在「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巨大突破中,中國企業也不可避免的面臨著重重困難。

但是,只有把質量當做生命,中國創造才能正真的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有理由也有信心,在不久的未來越來越多中國品牌會和華為一樣成為國人的驕傲。

作者:阿毛 | 來源:iDoNews 專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銷量爆發:富士康正建設專屬手機代工廠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廠,主要為蘋果代工手機等產品,伴隨著蘋果硬體銷售出現萎縮,富士康也需要通過其他的代工客戶和訂單,避免業績出現大幅波動。據最新外媒消息,富士康正在貴州省新建一個手機生...

印度提高關稅,富士康或是大贏家

近期印度政府宣布將進口手機的關稅提高一倍多達到20%,這將迫使更多中國手機企業將更多的手機在印度實現本土化製造,這或許會讓代工廠富士康成為其中的大贏家。

華為在印度設廠已獲內政部放行

印度內政部次長Haribhai Chaudhary在書面報告中回復國會質詢時寫道,華為技術公司(印度)在坦米爾納德經濟特區設廠已獲內政部放行,但還需符合其他一些條件。在評估完所有安全考量後,內政...

富士康—代工廠做電商no zuo no die

2014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份中國企業電子商務交易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交易金額最大的企業既不是淘寶、天貓,也不是京東,而是位於深圳的富泰華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的投資方即為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