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中芯14nm製程試產良率達95% 進口替代有望實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根據中國供應鏈傳出的消息,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目前最新的14納米FinFET製程已接近研發完成階段,其試產的良率已經可以達到95%的水準,預計2019年可以順利實現正式量產的目標。
一、14nm是中芯主攻製程節點,試驗突破為實現目標註入強心劑
目前中芯國際已量產的最先進位程為28nm,但由於實現量產進度遠慢於台積電等企業,高折舊帶來的高成本使得28nm製程業務市場競爭能力有限,2018Q128nm業務營收僅占中芯總營收3.2%。
隨著2017年底中芯引入梁孟松擔任公司聯席首席CEO,中芯已將主要精力投入14nm製程技術研發中,根據此前規劃,預計將於2019年實現14nm製程的量產,並最終達成每月量產3.5萬片的目標。
此次14nmFinFET製程試產良率達到95%,標誌著14nm製程技術獲得重大突破,19年實現量產的目標預計能順利實現。
二、國產14nm設備已進入驗證階段,有望隨產線擴產實現國產化替代
目前包括北方華創的矽刻蝕機、PVD、CVD、ALD設備,中微半導體的介質刻蝕機,上海睿勵的光學尺寸測量儀器等設備均已在中芯14nm產線上進行設備驗證。
一般來說為保證第一條產線的順利量產,第一條14nm產線將全部採用國外設備,而在擴產產線實現產能爬坡的過程中,晶圓廠將會考慮使用國產設備降低產線成本,因此對於國產設備來說,中芯14nm產線的擴產過程將是實現國產化替代的黃金機會。
三、大陸晶圓產線建設潮帶動龐大設備需求,至少延續至19年上半年
根據我們對國內12寸晶圓廠的建設進度跟蹤數據,2016年至今已有17座晶圓廠開工,另有5座在規劃中。
按照70%的設備投資占比計算,已開工的17座晶圓廠就已帶來超4900億的設備需求,設備需求高峰將至少持續至2019年上半年。
對於國產半導體設備生產商來說,2018-2020年料將是實現設備進口替代的重要窗口期。
四、重點公司推薦北方華創(國內規模最大、布局最完善的半導體前道製造設備龍頭,多種28nm設備實現國產化替代,14nm設備進入產線驗證)、長川科技(國內後端封測設備龍頭,產品布局不斷完善)、精測電子(從面板檢測切入半導體檢測);建議關注中微半導體(介質刻蝕設備龍頭,進入台積電7nm產線)。
四、風險提示
產線建設不及預期,國產化程度不及預期。
晶片製程技術的遲緩拖累了中國半導體設備業的進步
一則SEMI的數據震撼我們,2015年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約49億美元,占全球市場14%,而2015年中國國內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商的銷售額約為38億人民幣,占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份額不足2%,基...
半導體設備:為何國產晶圓製造設備將迎歷史性機遇
東吳證券我國半導體產業是集國家力量發展的百年大計晶片應用領域擴大,半導體行業進入高景氣周期確定。隨著 AI 晶片、5G 晶片、汽車電子、物聯網等下游的興起,全球半導體行業重回景氣周期。存儲器行業...
中微7納米蝕刻機受關注,國產半導體設備困境如何解?
集微網消息,3日晚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第六集《贏在互聯》重磅播出,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的7納米晶片刻蝕機榮幸被收錄其中。現階段半導體產業能量產的最先進的工藝節點是7nm,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國產半導體設備製造業發展概況 | 寧南山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解讀科學,洞察本質戳穿忽悠,粉碎謠言導讀從集成電路製造的生產設備來看,所有的設備我國都有廠家在攻關,只是由於技術難度和產線驗證原因有先有後,且主要客戶還是在國內。按照現在...
為華為代工?國產兩大晶片設備製造商助中芯國際打破台積電壟斷!
大家都知道智慧型手機最核心的硬體當屬手機晶片,以美國高通驍龍和蘋果IOS最為著名,其次是台灣聯發科、三星以及華為海思麒麟,小米的澎湃晶片剛剛推出不久暫列第三,但你是否知道它們僅僅都是晶片的研發者...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入股之北方華創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的數據,2016年全球實現半導體銷售額 3389.3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2%,2003 年至 2016 年的複合增速為 5.21%,2020 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