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幾次易主,最大股東是大唐電信,難怪成為華為最佳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5G技術的較量上,中國跟美國的對抗越來越激烈,過去美國一直都是科技巨頭,但是隨著這些年中國在科學技術上的不斷進步跟追趕,中國也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科技企業,比如說華為。

華為在5G領域裡取得的成績是值得全世界矚目的,而且華為的價格跟其他品牌相比也更加合理,所以目前華為的產品在全球手機及電訊設備市場極受歡迎。

華為的崛起讓美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於是開始各種通過各種手段對華為進行打壓。

先是在美國國內對華為進行限制,然後聯合歐洲其他國家對華為進行打壓。

而近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進一步升級了,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消息可知,美國稱將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

這個禁令讓大家開始擔心華為跟台積電的合作是否還能夠繼續。

中芯國際發展不易,曾經幾次易主

台積電跟華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合作關係,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兩家企業之間的合作早就已經穩定了,如果沒有美國的影響,他們的合作將繼續下去,但是現在一切都變成了一個未知數。

華為是台積電的一個大客戶,從28nm晶片開始,其就將晶片交給台積電代工生產。

數據顯示,僅在2019年,華為就給台積電貢獻了361億元的營收,占比14%,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華為對台積電的重要性。

但是台積電大量的科技都是需要跟美國合作,甚至不少設備都需要從美國進口。

美國不斷收緊政策,修改規則,一步步逼著台積電失去華為,拿不到美國許可,台積電就無法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美國不鬆口的話,台積電也只能夠為了保全自己的正常生產而放棄華為這個大客戶。

華為跟台積電之間的合作主要是生產晶片,華為有著很強的晶片研發能力,但是由於缺少生產晶片用的設備光刻機,華為只能夠把晶片生產這個任務交給台積電。

如果台積電停止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的話,華為就必須找到一個能夠替代台積電的備胎。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能夠承擔得起這個重任的只有中芯國際了。

台積電是台灣的企業,最後還是迫於美國的威脅要跟放棄跟華為的合作,那麼中芯國際是否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其實看一些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就知道中芯國際絕對是華為最好的選擇。

中芯國際雖然現在發展的很好,是世界領先的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

但是它的發展道路卻是充滿坎坷和不易。

2000年4月,張汝京從海外回到上海,與幾個志同道合的海歸一起創建了"中芯國際"。

張汝京年輕的時候在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而且工作能力也十分強,成功地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義大利及台灣地區創建並管理了10個工廠的技術開發及IC運作,擔任總裁。

2004年,中芯國際的產品得到多方的認證,到了3月,中芯國際成功在紐交所和港交所兩地同時上市。

中芯國際最大股東是大唐電信,是華為最佳選擇

中芯國際跟台積電之間很早就有過矛盾。

中芯國際發展的過程中遭到台積電的投訴,稱其專利技術有抄襲侵權的嫌疑。

也因為這個事情,中芯國際賠償給台積電將近兩億美元以及百分之8的股權,到了2009年的時候,台積電已經成為了中芯國際第三大股東了,而創始人張汝京卻遺憾離開中芯國際。

時間到了2010年,中芯國際再次易主,由原來的"上海實業"轉變成了"大唐電信",占比14%。

此後幾年裡,中芯國際雖然經過幾番大變動,但是在股份上,大唐電信依然是中芯國際最大的股東。

"大唐電信"是"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控股的子公司,有著非常雄厚的實力來支撐"中芯國際"的發展,而值得一提的是,大唐電信是一家國有企業,所以說中芯國際的發展是靠著國家來支持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中芯國際絕對不會像台積電一樣容易受到美國的影響。

在6月1日下午,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告,已受理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申請,並掛出長達921頁的招股說明書。

這次招股說明書誠意很足,除了展現了中芯國際在半導體領域中的地位之外,還能夠看出中芯國際想要加大科研投入的決心。

根據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純晶圓代工行業全球市場銷售額排名,中芯國際排名全球第4位,中國大陸第1位。

台積電顯然是中芯國際最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中芯國際跟台積電之前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但是有國家的助力,相信中芯國際能夠有一個巨大的進步。

如果華為真的選擇跟中芯國際合作,那麼中芯國際將會得到一筆巨大的訂單,跟華為之間的合作將會促進中芯國際的發展。

總結

中芯國際跟台積電相比,台積電建立的時間更加早,而且早就已經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大的公司,人才跟資金流向研發都比中芯國際占優勢。

但是即便是在這樣懸殊的差距之下,中芯國際依然能夠拿出這麼多好成績,而且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如果華為真的要在國內重新尋找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那麼中芯國際將會是最合適的對象,而且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還是大唐電信,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台積電。

我國的晶片市場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希望華為跟中芯國際等中國晶片企業能夠實現"中國芯"的願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