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合資獲批:打擊了紫光,引不來技術,也扶不起大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5月5日大唐電信(600198)發布了重大投資項目進展公告,曾經引發極大爭議的高通大唐合資公司獲得審批通過。


2017年5月26日,大唐電信發布公告披露,全資子公司聯芯科技將與高通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瓴盛科技,瓴盛科技的業務將聚焦低端手機晶片市場。

這則消息一出,旋即在行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不少半導體專家加入議論,在微信上發表了尖銳的評論。

如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在其微信上做出評論:「合資定位竟然是低端,這是引狼入室打亂仗。

目標恐怕不是聯發科而是展訊。

國字號資本不應該幹這事。

」當時爭議的焦點就在於,這家定位低端市場的中外合資手機晶片企業,可能會阻礙國內同行的發展。

時隔一年,大唐高通合資公司獲批,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高通合資獲批,向熱情高漲發展中國芯的紫光「潑了一盆冷水」

此前4月10 日在深圳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展會上和4月22日在福州舉辦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示的紫光晶片引來眾多觀眾排隊觀看,其中的創新晶片:由紫光展銳研發的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擁有自主嵌入式CPU關鍵技術的手機晶片平台SC9850KH,尤其引人注目。

觀眾排隊觀看紫光展示的晶片

觀眾對國產晶片的熱情關注和期盼,讓紫光人信心和自豪感大增。

在展會期間,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紫光展銳CEO曾學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紫光展銳要加大研發力度,最終成為世界一流的晶片設計巨頭。

紫光展銳目前是一家年營收超過100億元、出貨量世界第三,僅次於高通和聯發科的手機晶片設計公司、中國領先的泛晶片供應商。

雖然紫光展銳正在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是紫光展銳和高通等領頭羊仍具有較大差距。

為更好地追趕高通,成為世界一流,曾學忠給紫光展銳帶來了三大策略布局:一是夯實低端,二是穩步進入高端,三是利用5G改變格局。

紫光展銳的競爭優勢在中低端晶片,中低端是紫光展銳的根基,夯實發展中低端產品線,不但能夠鞏固現有的市場,還能增強技術積累,為進入高端市場打基礎。

瓴盛科技也同樣計劃主攻中低端手機晶片細分市場,將直接與紫光展銳進行競爭,將對也同樣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的展銳帶來沉重打擊,有可能在低端晶片打價格戰,直接碾壓展銳,並且對展銳布局高端和5G戰略造成重大衝擊。

通過打壓紫光展銳,狙擊紫光展銳衝擊高端晶片,讓自己在5G上減少一個競爭對手,或許是高通在國內建立合資公司的潛在意圖。

中國缺芯之痛未解,弱小的中國芯更需要呵護

晶片是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核心。

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發展晶片這樣的「重科技」勢在必行。

我國一直處於「缺芯」狀態,大部分晶片依靠進口。

根據海關統計,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連續多年超過2000億美元,2017年更是達到2600多億美元。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仍很弱小,全球半導體第一陣營,尚無中國大陸半導體公司入圍。

在晶片上受制於人,不但存在信息安全風險,也存在很高的商業風險,晶片等核心部件受制於人,已成為國內ICT企業難以承受之痛。

業界已形成共識:在晶片上實現國產化替代是必然之舉。

而要發展一家成功的重資本、高技術的晶片企業談何容易!以目前處於快速發展中的紫光展銳為例:紫光展銳發展到今天,經過了17年的投入積累,從被紫光集團收購,獲得紫光的和大基金的資金支持後,近兩三年得到快速成長。

可以說,紫光展銳獲得今天的成績和信心都來之不易,需要政府、市場等各方的支持與呵護。

如果高通通過合資公司,打擊了擁有自主技術能力的展銳,打壓了國產自主晶片的崛起,對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是悲劇,而且,會使得高通更加壟斷中國市場,也不利於中國手機企業提升議價能力。

以市場換技術多是一廂情願:技術沒引進,市場被占領,企業被擠垮

雖然從註冊資本占比來看,中資處於主導地位,但高通不會出讓合資公司的技術主導權,更不會轉讓核心技術。

事實上,就以往無數合資案例看,幾乎沒有涉及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技術的發展權始終握在外資企業手中。

自改革開放以來,與境外企業的合資企業眾多,而期望以市場換技術的合資模式,從消費品、汽車到IT,幾乎找不到成功的先例,最終結果常常是沒換來技術卻被人拿走了市場。

這次可能例外嗎?

事實已證明: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也是換不來的!

實際上,中國絕大部分合資公司淪為境外公司在中國的代理人,幫外企占領中國市場。

為此,有專家推測,瓴盛科技極有可能會重複以往合資公司的套路,瓴盛科技只會成為高通的代理人,扮演高通低端晶片銷售渠道角色。

從大唐電信以聯芯科技以及下屬子公司立可芯全部股權作價7.2億元的金額,就可以看出,大唐電信剝離的所有晶片業務的價值也就這麼區區幾億。

聯芯之前在手機晶片市場已被邊緣化,並已解散了手機晶片研發團隊,合資公司更大可能是通過出售高通現成的低端晶片獲利。

經營深陷困境的大唐電信,想借合資翻身談何容易

對於大唐來說,成立合資公司的目的,與其說為了獲取技術,不如說主要是為了扭虧所需要的財務考慮,達到「合併報表」的目的。

此前,大唐電信已經持續虧損多年。

4月27日,上交所甚至發出了大唐電信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導致「*ST大唐」連續吃掉三個跌停板。

這次與高通合資獲批,似乎讓大唐電信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也成為持有大唐電信股民的一重大利好消息。

作為自主3G TD-SCDMA通信標準的重要承擔單位,大唐電信沒能承擔起重任,在3G以及隨後的4G時代,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

經營上深陷困境,多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這對於作為央企的大唐來說,早已臉上無光,成為扶不起的「阿斗」。

甚至有網友調侃大唐電信:最成功的經營是投資了中芯國際,不過據說還不是用自己的錢。

這樣一家在市場競爭中屢屢折戟的企業,依靠與高通合資就可能鹹魚翻身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