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後的小米 今年還能飛得起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米做到今天已經是第7年了。

在它發展的前五年里,創造了中國手機市場巨大的商業奇蹟。

小米依靠硬體、軟體和服務「三合一」的打法,短短時間內成長為估值450億的網際網路企業。

曾幾何時,小米的每一款產品,多會受到米粉的追捧。

2016年,小米銷量遭遇了首次下滑,很多人說,曾經不可一世的小米已經走下了神壇,曾經引以為傲的鐵人三項模式已經被華為、OPPO、vivo全面超越。

雷軍也恢復了平常心,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整修正,小米還會一飛沖天嗎?

2016年末,雷軍並未宣布小米手機的銷量

手握網際網路思維 小米如日中天

小米模式的出現顛覆了當時整個手機市場。

以「專注、極致、口碑、快」主導的網際網路思維,一不建工廠,二不做線下,三不打廣告,貼近成本,消滅渠道,用電商平台從價格上革了中國手機的命。

小米推出的第三方定製Android ROM MIUI,獲得了很多玩機用戶的強烈追捧,而且讓用戶參與到軟體的更新,這在以前的中國市場都是全新的創舉。

小米手機流入線下渠道後的溢價水平水漲船高,有些線下門店想要拿到貨要付出比小米商城還高的批發價。

這讓小米手機迅速被人了解,口碑層面持續擴大。

小米推出的子品牌紅米系列,讓小米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高速發展後的小米,也付出了許多代價,光鮮的成績背後更多的問題被掩蓋了,才造成了小米的巨大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供應鏈掌控能力低

高通是小米最大的晶片供應商

我們知道小米手機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由於定價接近成本,所以在手機元器件的採購上會有壓價的行為。

只有在採購量巨大的情況下,供應商才願意給貨。

2016年小米最重要的兩款產品,小米5和小米Note2就是因為晶片和螢幕才導致了銷量嚴重縮水。

反觀在線下風生水起的OPPO和vivo,很多人總譏諷他們高價低配,這也說明其產品利潤空間巨大,而供應商更願意將元器件供應給這樣的廠商。

小米沒有工廠,也不生產元器件,如果元器件的供應不及時,會嚴重拖慢產品的研發進度,甚至影響公司的產品線戰略。

小米Note2本來是要在2016年3月份推出的,但由於曲面屏的問題一直拖到11月才發布,這是最好的例證。

產品定價低品牌定位下探

紅米一代創造了驚人銷量 也讓小米為人熟知

2013年小米推出的紅米手機以799的價格橫掃了整個手機市場,山寨廠商哀鴻遍野,整個紅米手機系列到2016年為止已經賣出了1億多台,小米更是為其冠名國民手機。

其實據我了解,線下還有很多人對於小米的高端產品,比如小米mix,小米note2等一無所知,他們印象里的小米手機就是幾百塊錢的紅米手機,因為在線下店裡也只能買到這些手機。

與隔壁櫃檯的華為oppo vivo相比,無論在產品配置還是手機工藝設計感上,都有一定的距離。

而且小米手機產品利潤空間小,導購員們推廣熱情不高,加上定價低,小米是低端產品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直接影響了小米的品牌溢價和形象。

國產集體發力選擇面更多差異化更強

徠卡雙攝成為華為最大的賣點

手機廠商沒可能在幾年的時間內就搞定硬體研發以及專利上的一系列問題,但是網際網路思維卻很容易模仿。

很多廠商甚至用了相同的OEM ODM 。

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競爭,更多廠商把目光投向差異化競爭,而非單單之比拼配置。

華為的徠卡雙攝,OV的柔光自拍,魅族的mback,金立的超級續航,各家均有拿得出手獨當一面的武功。

而手機也逐漸從快速消費品的屬性,變成了能彰顯身份體現品位的存在。

性價比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胃口。

而小米的高端產品,由於產能的問題,普通用戶想要購買到非常不容易,也影響了小米在高端的發展,直接動搖了用戶的品牌忠誠度。

小米直供是小米的銷售創新舉措

針對這些問題,小米也在積極的應對。

搭載第一款由小米投資的松果電子研發晶片的小米手機即將在3月份面世,這也算小米在供應鏈把持上能力的提高。

針對渠道上的高成本,雷軍提出了新零售,通過提高小米之家的平米效率而降低成本,正在內測的小米直供,也是小米在低成本銷售手機道路上的創新。

幾天前,雷軍與小米MIX的設計師斯塔克會面,商討小米mix2代產品的規劃,而今年小米的重要拳頭產品,小米6和小米Note3,項目也進展順利。

這些能否成為小米扭轉弱勢再次一飛沖天的助推器,我們拭目以待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魅族手機連年虧損 聯發科表示不背鍋

去年,華為等國內手機廠商紛紛曬出成績單。其中,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公開表示,2017年華為(含榮耀)智慧型手機全年發貨1.53億台,全球份額突破10%,全年銷售收入約60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