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簡出介紹華為的鴻蒙O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9年8月9日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發布了自有作業系統鴻蒙OS, Harmony OS,開發代號為Ark。

華為早在2012年就在開發一款可能兼容Android app的跨平台作業系統,該系統主要應用於物聯網方向,但是隨著美國對華為的支持,華為內部也在向手機系統方向開發。

下圖為鴻蒙之前的開發路徑:

其實目前鴻蒙系統內核為Linux內核,還包括華為之前研發的物聯網作業系統LiteOS,以及華為自研的鴻蒙微內核。

未來將擺脫Linux內核和LiteOS,只保留鴻蒙微內核,但是這個需要一個過程。

下圖為鴻蒙的未來發展路徑:

其中LiteOS是華為在2015年華為網絡大會上發布的,LiteOS是輕量級的物聯網作業系統,最小內核尺寸僅為6KB,具備快速啟動、低功耗等優勢,Tickless機制顯著降低傳感器數據採集功耗。

所以從上面內核中包括LiteOS來看,華為的技術路線還是想在LiteOS基礎之上,讓物聯網的應用開發更加方便而開發的這個系統,所以它不是為了手機開發的系統,更不是之前網上傳言的是安卓的一個分支。

谷歌也有一款面向5G物聯網的Fuchsia系統。

但鴻蒙基於emui 9.1版本的方舟編譯器的優化版本,在性能上,要比安卓原生編譯器快很多。

那麼,谷歌的Fuchsia和華為的鴻蒙系統,處於同一層面,安卓作業系統則低一層面。

我們看一下鴻蒙和其他系統的一個區別:

從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鴻蒙的微內核、分布式,是其主打特性。

我們看一下分布式的技術特徵,讓用戶感覺所有設備像一個超級設備:

分布式的架構:

全場景智慧化,終端生態格局將實現創新重構:

分布式的基礎是元能力:

可以實現服務跨設備的遷移:

最終可以實現多設備協同,不同設備硬體互為虛擬外設協同工作,共同構建一個沉浸式體驗。

分布式軟總線定義:

EMUI10分布式應用案例:

如何開發分布式的應用AA:

提供可面向多終端的IDE開發:

性能強勁的方舟編譯器:

看了這麼多,總結鴻蒙的主要特性:微內核、分布式、性能強大!

各位開發者是不是心動了呢,一起來開發我們自己的鴻蒙的生態吧,一個優秀的作業系統缺少了生態就一切都是零,中國的開發者們,我們一起為鴻蒙加油助力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鴻蒙OS,你應該了解的10個問題

用萬眾矚目來形容剛剛過去的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19),絲毫不為過。在這場擁有5000多人規模,聲勢浩大的大會上,華為大張旗鼓地秀出了自己的肌肉:制裁風波後依然高速增長的業績表現,子品牌榮耀...

鴻蒙 OS 四大技術特性及發展路線

華為鴻蒙系統(HongmengOS或HomonOS),是華為開發的自有作業系統。華為OS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將這些設備)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且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而...

華為鴻蒙系統問世!這套系統到底牛在哪裡?

都市快報 首席記者 梁應傑 部分內容綜合央視新聞、環球網小時候聽過盤古開天地故事的人,可能還記得開篇的一句話:「鴻蒙初開,天地混沌」,短短8個字交代了盤古出生時的環境。古人認為天地開闢之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