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真的來了,再給點時間,掀翻安卓不是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機哥不說別的,開局一張圖:


沒錯,機友們日夜期盼的,華為鴻蒙系統,終於來了!

而英文名嘛,為了照顧歪果仁,所以取 HarmonyOS,而不是 HongmengOS。

So,接下來咱們一起瞅瞅,傳說中的鴻蒙系統,究竟是啥樣子,有啥特別之處。

此外,為了照顧不是程序猿的機友,今天機哥儘量說得直白一點。

適配的設備

首先機友們最關心的,肯定是哪些設備,會搭載鴻蒙系統?

機哥看到,華為今天的發布會,再三強調:鴻蒙是跨終端的系統

換句話說,它的目標,是儘量覆蓋更多的數碼產品



咱們先回憶下,現在每天都會使用什麼智能設備?

手機、手錶、平板、PC、電視…太多太多了。

但是它們像一個個獨立設備,每個裝載的系統不盡相同,更別提跨品牌。



鴻蒙系統幹的事,就是希望用一個系統,打通所有設備。

So,今天華為公布,鴻蒙系統將適用於以下產品:

手錶、大屏、PC、車機…



誒,眼尖的機友會發現,怎麼沒有手機?

機哥聽到華為在發布會上提到,考慮到安卓生態的問題,現在鴻蒙系統暫時不把手機納入版圖。

但是,這次是余承東說但是:

鴻蒙系統隨時能應用在手機上!

因為鴻蒙系統,已經在華為手機上測試完成,達到商用的水平。

也就是說,咱們還是有機會在手機上,看到鴻蒙系統的。

只是,那一天就意味著,安卓徹底封殺華為…

但華為,已經做好準備。

上線時間

講完適配的設備,機哥就來說說,咱們什麼時候能用上鴻蒙系統?

按照華為給出的規劃,鴻蒙OS 1.0 將在今年的智慧屏上搭載。



而咱們平日裡,用得比較多的智能手錶、手環,就要稍稍等到,明年的鴻蒙OS 2.0。

機哥看到,明年還有一款「創新國產PC」,機哥倒想看看,搭載鴻蒙系統的PC,還會個什麼樣子?

體驗

等過幾年鴻蒙系統全面鋪開之後,同一 App 在各個系統上使用的割裂感,或許會大幅降低。

想像一下:

機哥早上起來,讓智能音箱放歌;

一走出家門,鴻蒙系統自動讓音樂切換到手機上;

等機哥坐上汽車,鴻蒙再次切換到車載的機器上。



這種連貫的體驗,機哥莫名覺得有種未來感。

畢竟現有的安卓,很難做到這種,無縫切換場景的體驗。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鴻蒙真做到上面說的,機哥相信很多安卓用戶,都願意去嘗試鴻蒙。

生態問題

其實做一個新的系統,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生態問題。

畢竟哪怕把系統做出來,上面沒有能跑的 App,誰會去用啊。



機哥看到華為說,鴻蒙系統是兼容 Linux、Unix 和安卓系統的

So,理論上,只要現在安卓系統能跑的 App,哪怕切換到鴻蒙系統,也一樣能跑。

貌似鴻蒙系統對開發者也非常友好,因為余承東最後還說了一句:開發者把 App,從安卓搬到鴻蒙的門檻特別低,適配也就是一兩天的事。

而且,華為還宣布:將鴻蒙系統開源!



還記得,當年安卓開源,給國產定製 UI 帶來一片繁榮,這次鴻蒙也開源了,咱們或許也有機會見到,更多好玩的 UI 出來。

除了 UI,機哥還想提一嘴,鴻蒙開源其實就是為了生態。

畢竟上一個缺乏生態的手機作業系統,如今已經涼透。

沒錯,說的就是 Windows Phone。

要解決鴻蒙的生態問題,除了開源,華為還想出不少點子。

比如今天華為宣布砸 10 億美金,獎勵開發者建設鴻蒙生態,並且在日後會給開發者更多分成。

如果說,生態是安卓最後一道壁壘,那鴻蒙要開始步步蠶食了。

畢竟給鴻蒙開發 App,目前機哥看來,好像也不是一件費勁的事情。

相比國內安卓生態的亂象,如果鴻蒙真把生態做起來,能彎道超車也說不定…

鴻蒙比安卓超前的地方

今天整場發布會,機哥反覆聽到一個詞:微內核

咱們不深究它是什麼,但機哥得指出它的先進性。

現在安卓系統用的是宏內核架構,而蘋果這邊則是宏內核為主,還有混合內核。

它倆的問題在於,一種設備就得開發一個系統,這工作量可想而知。

谷歌和蘋果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所以機哥看到,谷歌正在開發的下一代系統:Fuchsia,就是基於微內核的。

而蘋果這邊,最近也在給自家的系統,引入微內核。

既然兩大巨頭都看好微內核,所以它應該就是未來作業系統的方向。

但是嘛,谷歌太依賴安卓,那 Fuchsia 已經說了好幾年,機哥至今還沒見到它的蹤影。

谷歌蘋果心心念念,卻還沒做出來的東西,竟然被華為後來居上,這或許就是華為牛逼的地方吧。

如果要機哥做個類別的話,谷歌安卓就好像 3G,蘋果已經來到 4G,而華為的微內核,直接奔去 5G 時代。



而機哥上面提到,鴻蒙系統能夠同時在多平台上使用,這都是得益於微內核。

不僅如此,比起過往系統使用的宏內核,微內核能使運行速度更快,系統更加安全



在機哥看來,至少在某些理念的先進性上,鴻蒙已經比安卓走得更遠。

鴻蒙還有一些特性

按照華為官方的說法,它有 4 大特性:

首先,分布式架構首次用於終端 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第二,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 IPC 技術實現系統流暢。

第三,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第四,通過統一 IDE 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畢竟咱們也不是程序猿,機哥就說說自己的理解。

為了實現鴻蒙系統跨終端,所以華為想辦法,讓開發者只做一次開發,而做出來的 App 可以在幾個平台上使用

比如說,今天機哥開發一個,手機版微信 App,但如果要在 PC 上、車載平板上使用,就得重新在這些平台進行開發。

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費時費事…

就算全都開發出來,日後的維護工作有多麻煩,可想而知。

現在華為推出個「多終端開發IDE」,無論是哪個平台,機哥一次性寫完微信這 App,它就能自動進行適配,鴻蒙系統的各平台。




而且實現起來的原理,也不複雜。

機哥以音樂播放器 App 為例,咱們仔細觀察下,就可以發現它的介面,是由幾個小組件組成的。

其實不同平台的音樂播放器,功能都是一樣,說白了就是,小組件的排放位置不相同。




機哥只需要寫好個邏輯:

在手機上,小組件按照 ABCD 來排列

在電視上,小組件按照 BADC 來排列

在 PC 上,小組件按照 DBCA 來排列

……


鴻蒙系統只要識別到,是什麼平台,然後按照已有的邏輯,自動把各個小組件調整位置。

機哥覺得嘛,程序猿把以往幾次開發時間,縮短為一次,就能節省下不少精力,說不定頭髮也能掉少一點。




看完今天華為發布的鴻蒙系統,機哥確實覺得,曾經安卓的壟斷性地位,有點懸。

它唯一的對手 iOS 選擇閉源,所以安卓就一直霸占著,這片開放世界。

今天鴻蒙出來了,無論是我們這種消費者,還是 App 的開發者,都忽然發現,從安卓跨到一個新系統,貌似也沒那麼難…

當然,作業系統的路還很長,華為才剛剛起步。

但至少,鴻蒙讓機哥看到了希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逐鹿物聯網時代的鴻蒙與Fuchsia

隨著美國進一步打壓華為,谷歌「中止」與華為合作的消息也讓所有人為之震驚。要知道全球市場上華為數億部手機可都是安卓的江湖,儘管谷歌稱「服務可在現有華為設備上繼續運行」,然後陸續又釋放出在努力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