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華為任正非:中美貿易戰的本質問題,是教育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From 藍橡樹

微信號:blue_oak

近日,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風暴眼中的華為老大任正非接受了中央電視台的專訪 。

訪談充分展現了一名歷經風雨企業家的大氣、底氣、和氣,任老大真正稱得上有世界眼光和國際格局。

在訪談中,任正非先生關於堅守、困難和出路,關於人才、教育和創新的諸多論點,都閃耀智慧的光芒,採訪內容一經發布就在社交媒體瘋傳。

在談到教育的問題時,任正非先生說:「晶片問題,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砸物理學家。

」在任的理解中,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是教育的問題

一針見血!

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是教育水平

曾有人說:「美國如果真要打擊中國,不用長槍大炮,一個小小的晶片就可搞定。

前有中興,後有華為,似乎都在印證這句話

雖然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面對這次打壓其實已早有準備,但大家也都為華為未來的命運好好捏了一把汗。

想想是不是這樣?現在的中國天天折騰模式創新,一個共享單車燒進去幾百億,巨頭們天天圍繞外賣送餐拼團等領域拉幫結派斗得你死我活,卻罕有機構大手筆投資尖端科技

真正的研發需要高投入、長周期。

「偷竊」來得快,久而久之大家自然全進了這個死胡同——長期忽視基礎研究,忽視技術創新

現代戰爭早已不是靠飛機軍艦打贏的,而是核心高科技領域的匠心與日積月累的寂寞積累與投入!

任正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說:晶片問題,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砸物理學家

意思是,要提升技術,光花錢不行,要有人才。

人才哪裡來?教育為國家輸送人才。

所以,中美貿易戰的根本問題是教育水平。

我們曾有「錢學森之問」,現在有「任正非之問」:舉國房價這麼高,還在不斷上漲,年輕人怎麼能安下心來搞數學、搞物理?這麼大的國家還能放下幾張安靜的書桌?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說:「清華 70%至 80%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

連我最好的學生,我最想培養的學生都告訴我說,老師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說金融不能創新,但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出了大問題

施一公

要不要踏踏實實做研發?川普政府在幫助我們下這個決心。

也許多少年之後,我們會感謝美國今天做出的限制決定,慶幸它促使中國改變。

下文分享任正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的關於教育、人才的4個部分:

偌大中國,有幾個人在踏實讀書?

就我們國家整體和美國比,差距還很大。

這與我們這些年經濟上的泡沫化有很大關係,P2P、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們的學術思想也泡沫化了。

一個基礎理論的形成需要幾十年,如果大家都不認真去做理論,都去喊口號,幾十年以後我們不會更加強大。

所以,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做學問

我認為,(中美貿易戰)這件事有兩面性,一方面我們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會刺激中國系統性地、踏踏實實地發展電子工業。

過去發展工業,方針就是砸錢。

修橋、修路、修房子……已經習慣了只要砸錢就行。

但是晶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但是如今我們有幾個人在認真讀書?博士論文真知灼見有多少呢?

這種狀況下,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新,很難成功。

為什麼不跨國創新呢?可以在很多國家中建立創新基地。

哪個地方有能力,就到哪個地方去,我們可以在當地去建一個研究所。

要創造一些讓海外人才回家的路

人才是很重要的。

但是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比外國高很多。

如果一些頂級專家來到中國,不僅沒有優惠,還要繳那麼多稅,「雷鋒」精神(把一切都獻給國家、獻給黨)定然是不可持續的。

我們要創造一些外國科學家回國的路。

第一次世界人才大轉移,是蘇聯的三百萬猶太人轉移到以色列,以色列成為了一個科技高地

如今,第二次人才大轉移又來了。

美國排外,大量人才進入不了機密研究。

比如此前的美國癌中心辭退了三個華人科學家。

美國著名媒體寫了一篇文章反問美國:「中國如果發明了治療癌症的藥物,也危害國家安全嗎?」很多科學家在美國喪失了工作信心,為什麼不擁抱他們進來呢

他們問:「孩子上學難,沒戶口買不了車,還要繳很高的稅收。

怎麼進來?」

所以,我們應該調整政策。

美國兩百年前是印第安人的不毛之地,就是政策對了,所以如今成了世界霸主。

我們國家有五千年文明,有這麼好的基礎,應該調整政策來擁抱世界人才來中國創業。

大家要想到,東歐國家都比較貧窮,但是美國大量的領袖、科學家、金融家……都是東歐人,我們為什麼不大規模吸引東歐人到中國來,或者在東歐建立各種研究基地?

人工智慧的科學家中,有50%左右是華人,如果他們在其他地方受到排擠,我們擁抱他們進入中國,這些科學家就會在底層平台上創新,提供一個基礎。

對科學家不要追求成功

失敗也是成功

我們在全世界有26個研發能力中心,擁有在職數學家700多人,物理學家800多人,化學家120多人。

我們還有一個戰略研究院,拿著大量的錢,向全世界著名大學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麵」,對這些錢我們沒有投資回報的概念。

而是參考美國的「拜杜法案」原則,通過這樣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學家

比如,大家今天講5G標準有多麼厲害,怎麼會想到,5G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Arikan教授發表這篇論文兩個月後,被我們發現了,我們就開始以這個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一步步研究解體,共投入了數千人。

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

我們的5G基本專利數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

土耳其教授不是華為在編員工,但是我們拿錢支持他的實驗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們給博士生提供幫助

我們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四個博士生全到我們公司來上班,上班地點就在他的辦公室,而且他又可以再招四個博士生,等於有八個博士幫做他研究,所有論文等一切都歸屬他,不歸屬我們。

如果我們要用他的東西,需要商業交易。

上周我們召開了世界科學家大會,我沒有去現場,通過視頻轉播到我的會議室。

有一批科學青年博士給我做技術翻譯,他們給我解釋這些論文對未來人類社會有什麼意義。

我們不斷有這種世界性的交流,我們自己吸收能量,他們也吸收了我們的需求,不斷滾動傳播

西方公司在人才爭奪上,比我們看得長遠,發現你是人才,就去他們公司實習,專門有人培養你,這不是我們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概念。

我們擴大了與美國公司爭奪人才的機會窗,但我們的實力還不夠。

對世界各國的優秀大學生,從大二開始,我們就給他們發offer。

這些孩子超級聰明,舉一個例子,新西伯利亞大學連續六年拿到世界計算機競賽冠軍、亞軍,但是所有冠軍、亞軍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資挖走了

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開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們來,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創新,我們要和Google爭奪人才。

我們支持科學家的創新,對科學家不要求追求成功,失敗也是成功,因為他們把人才培養出來了。

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前進。

我認為,如果能夠真真實實把優秀人才引進來,對我們改革是好的。

如果還是強調自主創新,就會浪費非常多的寶貴時間。

提高教育,關鍵是重視教師

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是國家的基本責任,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擔負起一個民族素質提升的責任來,不能說提到了教育就要去做教育

中國將來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沒有其他出路。

教育手段的商品是另外一個事情,我認為最主要還是要重視教師,因為教師得到被尊重了以後,大家都想做教師。

舉個例子,深圳教師得到了尊重,深圳老師掙錢多,253個人競爭一個教師崗位。

只有教師的政治地位提升,經濟待遇提升了,我認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較大發展。

我個人為什麼感受很深?我父母是鄉村教師,在貴州最偏僻的少數民族地區從事鄉村教育工作,父母這一輩子做教師的體會,就是對孩子們的一句話:「今生今世不准當老師」。

如果老師都不讓自己的孩子當老師,國家是後繼無人的

我親身經歷了他們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視、經濟待遇差的窘境,我們自己跟著他們,也親身體會了這個苦,所以沒有選擇去當老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藍橡樹(id:blue_oak),哈佛本科畢業生和資深教育專家共同創立,60萬家長共同關注的國際教育平台,傳播教育正能量。

不讓孩子的天賦被應試教育局限,給他們更好的未來,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後台回復關鍵詞【教育】,閱讀文章《這部豆瓣9.1、全球5億人看過的恐怖片,拆穿了中國教育的騙局》

微信公眾號又双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星標】或【置頂】INSIGHT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萬字乾貨!任正非答媒體全文實錄

5月21日早晨,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華為深圳總部接受媒體採訪,回答了關於禁令、晶片、談海思、談造車、談婚姻……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質、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最近的危機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