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為王,國機超越蘋果還像個笑話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此前有人笑稱,」國產手機五年內超越蘋果三星「,」索尼大法什麼時候倒閉」,「」HTC還能活過今年嗎?「」小米還能堅持多久。
」被稱為每年智慧型手機領域的四大硬梗。
其中,「國機五年內超越蘋果三星」的話題更是老生常談。
討論者多分為兩派:
吐槽「國機趕超蘋果三星白日做夢」堅持「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派
擁躉「國機觸手可及蘋果三星」堅信「中國製造已青(抄)出於藍成就自我風範」派。
口舌紛爭我們且不去管,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客觀來看。
國機技術優化,強勢發力,蠶食外機市場份額
最近,國際數據公司IDC、SA、Counterpoints發布了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共出貨14.7億台,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但與2015年相比僅增長了2.3%;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較大出貨數據,全年賣出4.67億部手機,全球銷量前五的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中三家中國品牌合計占有全球近20%的市場份額。
其中,華為以近10%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三,在整體頹勢中保持穩定增長,同比增長30.2%,全年拿下1.393億出貨量。
2016年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排名前五
如圖所示,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銷售占比分別為20.0%、12.5%、9.3%、7.0%和5.8%。
與此同時,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縮減,同比下降3%和7%;華為、OPPO和vivo的市場份額上升,同比提高30.2%,132.9%和103.2%。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國產手機追擊蘋果三星勢頭正猛,差距已經縮小到了可以觸摸的地步。
國產機最大的短板在於創新,但這種短板已經得到了很大的補足。
國產機定製系統,早期UI以借鑑(抄襲)ios為主,到了2016年,國內許多針對用戶做出的UI優化已經走在了IOS前面。
外觀設計也是如此,早期的國產機以借鑑(抄襲)iPhone、索尼、HTC為主。
近幾年,國產手機已經慢慢開始做出了自己的設計語言,例如米5和P10,並以更高的屏占比,不凸起的攝像頭和更為優雅的天線處理方式帶來了更好的視覺體驗。
國機專利掣肘,盈利不足
國產手機的進步令無數支持國貨的粉絲「粉顏大悅」,但事實上,國產機廠商並沒有獲得同等喜悅的鈔票。
在國產手機正不斷努力在出貨量份額前排站位的同時,仍然被爆出利潤率過低,盈利能力不足。
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去年,華為賣出1.39億部手機,總利潤9.29億美元,平均每賣出一部手機僅賺6.68美元。
利潤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從某種意義上說,利潤率是手機廠商和手機市場良性發展的保障。
利潤過低還連吃官司,專利與盈利互為利害
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 魅族VS高通
高通指魅族使用其3G及4G標準必要專利時,拒絕繳付專利費用;魅族指未能達成協議是因為高通提供的協議違反了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原則。
高通用來提告的「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
SEP),所謂的「標準」是指這種在業內必須遵從的規範技術──故此,魅族即使不用高通的晶片、也很不願使用高通的技術,但只要想使用3G/4G上網,就不可能迴避高通的這個專利。
■ OPPO和vivo因專利問題遭杜比公司起訴
據外電報導,音頻巨頭杜比實驗室(Dolby)近日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起訴了OPPO、vivo兩家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尤其是他們在印度賣的手機沒有未支付專利費。
根據法院判決,vivo和OPPO兩家公司需要在每月的第五天,向原告(杜比)提供前一個月里使用了侵權技術設備的詳細製造、銷售和進口數據。
此外,vivo和OPPO還需在每個月的第八天向杜比實驗室支付專利費,按照每部手機34盧比(約合人民幣3.43元)。
■ 中興通訊在美被開82億罰單,和解認罰七年白干。
真的是」辛辛苦苦十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興繳納和被暫緩的兩筆罰金,高達11.9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82億元,從成立到現在,尚未創造過能與這個數字相匹配的凈利潤。
從2010年至今,中興全部利潤加起來有73.115億元。
這筆錢,還不夠繳納罰款,相當於中興9萬員工都在為這筆罰款打工。
其實,讓中興認罰的主要原因並非美國市場,而是美國的晶片,如果沒有美國晶片進口,中興將寸步難移。
而在專利技術方面,蘋果與三星在工業設計、螢幕面板、處理器、攝像頭、續航等領域都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
三星更是在螢幕、處理器、內存、電池等方面有著影響整個市場行業的供應鏈條,國內多數手機廠更多的只是充當「組裝廠商」的角色。
當國內手機廠商受高通或聯發科晶片的制約之時,蘋果三星則可以用自家處理器完成產品從研發到出貨,而在國內目前也只有華為一家,在此具備一定競爭力。
所以,擁有自己的核心專利技術才能使產品獲得更高利潤,而利潤充足才能為專利技術研發升級提供支撐。
除了核心技術,更重要的是整個手機生態系統和上游產業鏈。
蘋果的品牌價值與形象決定了他在世界手機市場的定位,高端。
其實真正讓蘋果在手機中成為」貴族」的原因並不是分分鐘完爆安卓的所謂黑科技,而是蘋果專注於生產自己產品的態度。
它不會利用消費者的無知來營造噱頭,而是為了消費者能夠買到一款真正配得上它價格的優秀產品。
它可以為自己的手機專門開發一個作業系統,可以為了在自己手機增添一些新的功能而不停的收購公司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所有產品里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烙印,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從ipad、Apple
watch、MacBook的無縫連接,到以iOS為基礎集成的音樂、健康、支付等應用,帶給用戶沉浸式體驗。
如果是造房子,那麼蘋果連磚頭水泥都是自己家的。
生態體系搭建成功的幾個要素可以概括為用戶體量大、軟硬體及服務閉環、掌控話語權等,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實力,還要具備整合能力。
還要經歷諸如品質控制、產品口碑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考驗,如果這些不能達標,用戶很難僅為生態系統買單。
國機超越蘋果,單從某一方面超越是無法實現的
綜合上述,國產手機的兩大痛點:一是單一技術超越還是無法化資源為優勢與蘋果三星等手機巨頭抗衡,二是缺乏建設手機網絡生態圈的概念。
華為P10手機從製造水準叫好叫座,但仍然走不出只靠產品便扭轉乾坤的競爭的桎梏。
這不僅僅是體現在手機產業。
追趕蘋果三星,不能僅靠出貨量的數據來自我滿足,或許2016年的這份全球手機市場占有率正是機廠商的洗牌的真正的開始,沒有核心技術,只依靠複製,技術購買,價格戰,是無法趕超蘋果巨頭的,沒有完善的用戶體驗,業績的增長也只是曇花一現。
解決之道在跨界合作、優勢資源快速對接
任何一個企業將產品所有部件專利壟斷都是不可能的,通過優勢資源的整合,創造更有價值的綜合體驗才是出路。
「網際網路」讓訊息流通更快,大數據讓選擇更加精準。
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破「訊息孤島」,聯通產業鏈各個環節,使領域行業相互跨界供需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比如:企業可以在平台上針對螢幕生產發布需求,提供需求要素,引起螢幕製造商良性競爭:
這樣供應能了解市場的需求,發揮長板理論,專業做專業的事。
把各類生產製造企業和服務團隊進行整合,包括螢幕製造商,軟體開發團隊,CPU製造商,產品語言設計服務,實現資源共享,資源利用最大化,既降低研發成本,提高效率,又讓產品的綜合綜合競爭力提高。
網際網路平台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互,打通產業鏈,優化資源配置企製造業資源,打造良性循環製造業生態圈。
而這樣的模式在GDG網絡工廠服務平台是全球首個眾創+網際網路一站式服務平台已經開始實現。
未來中國製造只有不斷技術創新,才不會被外國高端技術牽著鼻子;服務創新和手機網絡生態創新的產品,才能得到消費者的持續認可;品牌化運營,提高利潤率、才能保障企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高通蘋果開啟專利大戰,國產手機專利硝煙四起誰會是最後贏家
這兩年來,智慧型手機的熱度確實非常高,而且更新換代時間特別短,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品手機發布,這些新品手機為了帶來更好的體驗,有的會延續自己的創新技術,當然也有的會借鑑其它手機廠商較好的創新技術...
中國手機廠商如何優雅的打贏專利戰?
一言不合就上法庭!6月27日,高通提交對魅族的起訴狀,原因是魅族侵犯其3G、4G通信技術專利。魅族媒體溝通會聲稱:魅族承認使用了高通專利,但說高通這種專利可以先使用再談判,只是由於談判時由於高通...
國內市場飽和 國產手機該如何搶占海外市場?
驅動中國2017年7月14日消息 進入2017年下半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2017年上半年國產手機陸續發布了旗艦機型,之間戰爭不斷。上半年1至6月間,國內手機市場趨於飽和,出貨量...
國產手機廠商一片繁榮的背後其實是一片淒涼
在2015、2016年兩年間,國產手機廠商發展迎來一個新的高潮,各大手機廠商發展也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從以前的組裝漸漸意識到專利和硬體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的 重要性。華為可以說是樹立了標杆,從自家海...
為什麼高通屢屢起訴魅族專利侵權,而華為卻年支付專利2億美元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預言過一句話,「未來五到十年,科技界將會爆發一場專利大戰。」而從華為訴三星、高通訴魅族等一系列案件當中可看出,專利之爭已成兵家重地。近日,繼高通在中國起訴魅族專利侵權後,又在美國...
OV在印度被杜比告上法庭,給國產廠商敲響了警鐘
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戰火在今年愈演愈烈,國內市場短短一年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藍綠兩廠 OPPO 、 vivo 意外逆襲,奪下了中國市場的頭兩把交椅。不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表現在榜單上,還暗藏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