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創新、分享 華為生態驅動數字化轉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生態,或許每一家廠商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合力共贏一定是核心理念,也是維繫生態圈的紐帶。

廠商、合作夥伴、客戶三者關係微妙,要想從中找到完美的利益平衡點,不僅要有良好的溝通和利他思維,更重要的是,對於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廠商除了要具備強大的平台和資源作為支撐,還要有針對性的戰略部署。

對此,華為在去年提出了平台與生態雙輪驅動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理念,並延續到了今年的生態夥伴大會。

生態理念在於融入

「賦能合作夥伴,打造雲生態圈」,華為融入生態體系的過程是自然而然的,隨著數字化轉型和全面雲化的趨勢愈發顯著,如何根據行業特性和發展方向,打造新的ICT基礎架構平台,構建產業轉型與商業價值之間的聯繫,讓各方聯接得更為緊密,成為了華為生態觀的重要驅動力。

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合作夥伴(中間商)由「線性」渠道商向「矩陣」增值服務商轉型,廠商深挖核心技術、構建開放平台,三方各有分工。

顯然,這種專注於業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變革無法由任何一方獨撐,為生態的土壤賦予能力,孕育茂密蔥鬱的森林,是華為給出的答案。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介紹稱,2016年華為企業BG中國區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存儲、數通、無線、視訊等主力產品實現了新增市場份額第一的目標。

行業解決方案方面,華為成立了OpenLab實驗室,構建了從行解研-行解銷-行解服務的端到端流程和能力。

目前,華為與業界TOP ISV攜手創新,聯合孵化了100+行業解決方案。

合作夥伴方面,產單合作夥伴達到近6000家,經營質量大幅提升,業績超過1億元的合作夥伴超過30家,金銀牌總數超過700家;分銷業務快速增長,收入增幅超過65%,80%以上的服務是由合作夥伴交付。

此外,華為加強了對地級市場的拓展,提出OC(優選夥伴),這類合作企業去年超過1000家。

為了加強生態建設,華為還吸引了超過200+家ISV。

去年7月,華為發布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初期有21家合作夥伴加入。

截至去年底,華為售前、售後認證的合作夥伴工程師超過2萬人,我們渠道自主配置報價率超過85%,渠道的銷售占比超過87%,渠道自主交付率超過84%。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文池表示:「華為將加大力度推動生態建設,基於開放平台,發揮開源社區、開發者社區的優勢,從而構建一個開放、繁榮的生態。

數字化轉型和生態的建設,離不開業務創新驅動的ICT基礎設施平台。

為此,華為從行業和水平兩個維度打造創新解決方案,前者需要華為與合作夥伴共同聚焦行業用戶需求,後者則強調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結合。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劉超透露,華為的後端研發成立了擁有平台能力、針對各個行業的產品管理部,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解決方案。

2016年10月,華為發布了最新一版的企業服務產品架構,這也順應了服務的高增長態勢。

過去,客戶可能更關注基礎保障,而現在則是偏向於全ICT生命周期的服務,從規劃、設計、實施、運營到提升。

今年初,華為上線服務解決方案夥伴計劃,預計2017年金融、政府等行業認證夥伴將達到60家。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李同廣稱,每年會在服務領域投入約3億美元。

而人才生態方面,華為會與高等院校、專業第三方機構合作,確立人才培養標準和良好的實踐環境,孵化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生力軍。

親歷數字化轉型

「成就彼此,因聚而生」,從華為生態大會的主題「ΣCO-Partner」就能看出,聚合、融入是華為打造繁榮生態的關鍵詞。

一個好的生態要依託於開放、健康、積極的平台,華為合作夥伴大會的過往6年見證了中國ICT市場的蓬勃發展,而「生態」二字則是角色轉變的標誌,多樣性成了新動能。

2017年華為生態大會的參展夥伴超過100家,進一步強化了數字化轉型共同體的認知。

而全數字化的體驗,也將是貫穿展廳、會場、分論壇的一大特色。

此次大會的議程被安排在3月9日、10日兩天,第一天上午將聚焦於整個生態的戰略、趨勢洞察。

第二天則是更多聚焦於務實的合作,包括商業模式和人才生態等。

同時兩天會議的下午均為分論壇時間,分別以數字化轉型、生態聚合與發展、ICT創新架構為主線,展現ICT和行業數字化轉型中客戶價值的關係,會有近200位行業嘉賓參與討論。

作為每一年大會的「重頭戲」,展廳都擁有非常高的人氣。

今年大會的展廳將包含以華為雲數據中心為主的ICT基礎設施平台區,以人才生態、夥伴、技術服務等為主的生態力量區,以各種行業解決方案為主的、場景化的業務體驗區,以及Σ-Talks演講區等。

總體來看,展廳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ICT技術平台與整體架構結合雲計算等技術後的沉浸式體驗;第二部分是OpenLab,現場展示驗證、編程、發布等一系列流程;第三部分是智慧城市和卓越企業,通過成功案例詮釋華為對生態的理解和利他文化;第四部分是華為中國ICT生態之行發車儀式,將以長沙為原點覆蓋全國200餘個城市,以全面展示華為在ICT領域的新成果。

華為企業BG中國區MKT部部長陳浩談到,大會展廳的技術含量、實際面積、展示範圍,均是7年來最大的一次,而生態性、體驗性、鮮活性,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亮點,「我們誠摯邀請大家到現場去體驗、去參與,和我們共同探討華為的生態戰略,感受華為構建數字化生態轉型共同體的決心和信心。

生態離不開平台和分享

在蔡英華看來,缺少了客戶就無法構成生態,與客戶的溝通將轉變為雙向多輪互動的關係,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單向。

至於合作夥伴,則可以從平台+生態戰略中挖掘更大的利益,每個人對生態的理解都不同,華為對生態的理解是融入,將能力和發展路徑呈現給合作夥伴,充分給予選擇權。

華為的優勢在於平台搭建,也就是IaaS層面,並且通過標準化、靈活交付、敏捷響應賦予了PaaS層更易用的能力。

「雲本身就是行業數字化的生態,能力的開放性需要我們去優化,對於合作夥伴來說,這就是最大的應用價值。

」蔡英華說。

舉個例子,政府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數據條塊,要根據其業務流程貼上數據標籤,而華為所做的就是提供API接口,方便政府調用信息服務於用戶,這才是平台的價值。

同時,華為與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了完善的安全體系,包括整套業務流程和IT基礎設施,每年還會專門發布安全白皮書。

儘管如此,華為在生態培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為合作夥伴提供有效地服務,成千上萬家合作方面對的問題各不相同,有些還停留在傳統領域的合作模式,讓他們具有轉型意識非常關鍵。

其次,數字化轉型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擁有長期的戰略耐心,過程中會遭遇不少波折,這時候「抱團取暖」的思想就變得很重要。

2017年,華為的渠道政策框架將會繼續保持穩定,但在一些方向和激勵範圍上會有變化。

楊文池稱,ISV是華為關注的重點方向,為此將推出「3×3」策略,在技術、營銷、銷售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此外,華為在雲生態領域也會設置一些激勵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重點發展CSSP雲服務型合作夥伴,發放雲體驗券用於人才培養等措施。

同時在智慧城市方面,前20家合作夥伴每家會有資金獎勵。

而OC和分銷也是關注重點,華為將打造核心合作夥伴的團隊,建立分銷能力的中心,加強支持力度。

從激勵方面來看,華為將增加間接激勵和專項激勵,前者是面向軟體開發商,將為華為平台銷售帶來的解決方案附加值,後者則是面向雲計算、大數據等重點領域的激勵,規模約為1.6億元。

同時,2017年華為將投入7500萬元,提升合作夥伴售前、銷售、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打造合作夥伴生態圈不僅要有持續的投入,還要權衡各方的價值平衡點,利益分配是繞不開的話題。

對此,蔡英華談到,利潤並非考核的唯一指標,要想把蛋糕做大,就要追求合理的利潤,「華為更願意把利潤分享給我們的合作夥伴,如果是規模和利潤選其一,我們會優選規模,因為這個市場太大了。

寫在最後

因聚而生——ΣCO-Partner,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7將於3月9日至10日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屆時,華為將向來自全國各個領域的10000多名生態精英傳遞華為在數字化轉型時代下的生態理念與願景。

為了打造開放、多樣、繁榮的生態系統,華為將充分展示互利共生的價值觀,闡述客戶+夥伴+華為共建的數字化轉型共同體,而「聚力共贏、互惠共生」也將成為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的關鍵所在。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利夥伴 華為生態戰略的取勝之道

世界經濟論壇在一份報告中提到:未來10年,全球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機遇將高達100萬億美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一方面為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能,但另一方面也對企業的傳統意識...

準備好了嗎?華為生態夥伴大會要來了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曰:如果是萬人聚會呢?子已樂瘋!--題記以上是跟大家開了個小玩笑,但是萬人聚會這事兒,可不是玩笑。因為,有一種萬人盛會叫「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華為中國生態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