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坑華為,全是被逼的!」聯邦快遞的求生欲,扯掉了美國的遮羞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24日,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宣布了一項驚人舉動:起訴美國商務部及該部門的「出口管理條例」。

隨聲明一起發布的,還有一封長達31頁的訴訟狀。

其中,聯邦快遞詳述了因為《出口管理條例》(EAR)禁令,自己不得不「像美國商務部的一個代理執法機關那般對其每一個包裹進行審查」,否則就會面臨極高的法律風險,其中刑事懲罰的罰金高達100萬美元,民事層面的罰金則是每一起違規就會被罰30萬美元(或是交易金額的兩倍)。

至於與華為之間的「誤會」,其CEO弗里德·史密斯在接受採訪時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指都是被美國商務部這個「出口管理條例」給逼的,「華為只是這個問題的一個象徵。

」從聲明到訴狀再到CEO發言,從指責該禁令「違背美國憲法」「鎮壓和剝奪其自由」到痛陳美國政府越權違規、自己備受刁難,聯邦快遞似乎有與美國政府撕破臉的趨勢。

作出這一選擇,實在是因為聯邦快遞背不動這口「鍋」了。

眾所周知,聯邦快遞近期捲入美國制裁華為的漩渦,又是「拒寄」又是「誤投」,儘管事後多次道歉,以「操作失誤」搪塞,但仍可能面臨中國有關部門的立案調查,而被中國外交部多次點名批評,該公司國際形象大損,市值不斷縮水。

最尷尬的是,這讓聯邦快遞陷入兩難境地。

想要乖乖順從美國政府,但奈何「臣妾做不到」。

因為倘若每一個來往於美國制裁「實體名單」的包裹都要聯邦快遞負責,成本將大大提升,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更何況,相當一部分的快遞涉及高新技術,專業門檻太高,一般人還審查不了。

但是,如若就此放棄被美國政府制裁對象的業務,聯邦快遞又將喪失巨大的市場。

要知道,目前美國商務部的實體名單已經有了1100個,上周又剛剛增加了5個。

這屆總統不走尋常路,天知道未來還會有多少個?

可以說,高聲喊冤是聯邦快遞及時止損的自救選擇。

但這一驚人舉動,也一把扯掉了美國政府的遮羞布。

一直以來,美國政府政客都以「民主」「自由」自居,動輒揮舞大棒敲打別國,說什麼「某某企業服務母國政府」「誰誰給政府開後門」。

特別是近段時間,美方更一直在「帶節奏」,渲染中國政府指使企業投資收購美國企業,來獲得尖端技術和智慧財產權。

其參議員柯頓宣稱「華為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的情報收集機構」,國務卿蓬佩奧還說,華為公司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有很深的聯繫。

然而事實如何?華為的安全性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美國政府干預企業之深卻令人大跌眼鏡,真正印證了何為「老說別人不乾淨,其實自己最髒」。

此前,世界還在感嘆,美國為了「一己之私」濫用國家安全概念,以莫須有的罪名,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他國企業,太過掉價。

但現在看來,美國政府不僅對別國企業「下黑手」,連自家企業都不留一點活路。

如果說,種種怪誕行為,不是某些政客們陷入了貿易保護主義的迷途,那就是政客們口中的「美國利益」不包括「美國企業利益」?但狗急了要跳牆,兔子急了要咬人,現在聯邦快遞的「叛逆」恐怕只是開始。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邦快遞正式起訴美國商務部

一家快遞公司,陷入到美中關係中成為焦點。如今,他們選擇自保,道歉、起訴,形成一個好公司,置身事外的雙面形象。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由於此前聯邦快遞公司 (FedEx)以違反美政府對華為禁令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