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的國產手機:難逃「五年之癢」宿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與所有的東西一樣,國產手機也難逃「過期」的命運。

「藝術來源於生活」的真知再一次凸顯,早在幾年前馮小剛的電影《手機》中,「曝光」了手機的命運:「再這樣子下去,你們的手機就不是手機了。

是什麼呀?手雷。

共難奪得半壁江山

1984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健在深圳成立。

在這期間,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1987年,隨著重達一公斤的「大哥大」——摩托羅拉3200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從這年開始的十年間,洋品牌已占據了中國市場90%的份額。

1998年10月,科健推出手機產品——科健KGH-2000。

儘管被諷刺為「不入流」,但這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國產手機,其意義遠超過了產品本身。

此時,手機牌照是所有資源中最稀缺的。

由於政策保護,加上巨大、空白的市場,首批拿到牌照的國產手機廠商——科健、熊貓、南方高科、廈新等開始強力進入,在洋品牌的山頭中攻城拔寨。

從1998年科健產出第一部國產品牌的中文數字GSM手機開始,以科健、波導、熊貓、迪比特等為代表的第一代國產手機品牌,在毫無經驗和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從1998年到2003年的短短五年間,國產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從零攀升至55%。

儘管是從貼牌起家,國產手機還是站在了中國手機行業的巔峰,擊敗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際知名品牌,硬生生打下半壁江山。

圖一:2003年12月用戶最喜愛和關注的十大品牌

第一代國產機岌岌可危

2003年,在經歷四年的快速增長後,國產手機銷量開始下滑。

數據顯示,科健手機2003年上半年的出貨量僅93萬部,比2002年同期下滑了51%;主營業務收入10.34億元,比2002年同期下降18.62%。

這樣的業績不僅讓還在跟三星「度蜜月」的科健傻眼,也讓處於亢奮中的國產手機同行為之一凜。

然而,科健的衰落僅僅是風暴的序幕。

而銷量達337萬部的波導手機,就在2003年上半年,超越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成為市場第一。

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主營收入和利潤都有兩位數的降幅,波導的市場份額萎縮了1.7%,其第三的位置被三星替代。

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愛立信,2004年的市場份額已與夏新相近。

從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年初,國產手機的整體市場份額由此前的55%下滑至44%。

到2004年中期,存貨高達6.85億元,占當時主營業務收入的68%、主營業務利潤的7.5倍。

2005年,科健逐漸從消費電子市場退出,曾經的國產機「第一品牌」關門大吉。

一如全球第一款智慧型手機的結局一般,都在這個時代顯得寂寥不已。

全球首款智慧型手機是美國IBM 公司1994年投放 市場的「IBM Simon」, 除了打電話等基本功能,還具備輸入文字信息、畫圖、更新日曆和聯絡人數據,甚至傳真等功能,是當時手機結合掌上計算機的一大突破。

可惜的是,「西蒙」體型笨重,重500克,長23厘米,電量也只夠維持1小時通話。

「西蒙」只曾在美國推出,起初售價為899美元,賣出近50000部,買家主要為商界人士,但由於不合當時潮流,即使半年後減價至599美元,仍然未能挽回劣勢,最終停產。

第二代國產機步入圍城

儘管如此,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永遠不缺冒險者。

2004年,延續五年之久的手機生產「審批制」終止,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

審批制下,獲得許可牌照的只有36家企業,其他手機製造企業只能靠貼牌度日。

審批制終結,一批合資的國產手機生產商開始打出自有品牌。

藉助於政策放寬和技術突破,以天語、金立等為代表的第二代國產機成為黑馬,嶄露頭角的國產手機中,天語最為典型。

天語自身聚焦於銷售渠道的建立使得天語手機在2007年出貨量達1700萬部,在中國手機市場僅次於諾基亞,成為國產手機冠軍。

紮根於深圳的金立,與天語成立於同一年。

僅一年後的2006年金立完成目標年銷售量300萬部,利潤超過2億元。

功能機時代國產手機的第二波浪潮,主角已變為天語、金立、中興、長虹、宇龍通信。

此時的TCL,雖成為第一代中的倖存者,然而其手機業務重心已轉型海外。

2008年第一季度,其EMEA(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和LATAM(拉丁美洲市場)兩個市場占公司總銷售額的92%。

全球「霸主「落沒 國產機再度逆襲

在全球範圍內,蘋果和三星曾主導了行業潮流,中國手機公司在不同角度上模仿和學習蘋果、三星模式,最終形成了華為、小米兩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為首,魅族、聯想、中興等一批廠商緊隨其後的產業格局。

昔日霸主諾基亞的手機業務被微軟收購後原品牌被放棄,2年內無法再生產手機;老大哥摩托羅拉移動在新的移動浪潮中也跌下神壇,先是被谷歌公司收購,谷歌掌控其近15000項專利之後轉手又把摩托羅拉移動賣給了聯想;而索尼移動於今年十月宣布縮減中國業務,不再開發和出售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Nexus產品因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兩代Nexus產品的製造商LG雖然在國際市場上大紅大紫但是在中國名氣不顯,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LG在中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難進前十,甚至近些年還傳出要退出中國市場的新聞。

至此,中國國產手機的主要競爭對手僅剩下蘋果和三星兩家,除去自成一體的蘋果,在安卓市場上,三星已經成了國產手機唯一的主要對手。

另一方面,國產手機群雄逐鹿,除去「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小米、魅族、OPPO乃至今年四月底剛剛發布第一款手機的一加手機等都展示了強大的實力和潛力,博足了國內外的眼球。

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蘋果、三星國際智慧型手機巨頭的陰影籠罩下,國產手機正在強勢「逆襲」。

如今,國產手機「山寨」的帽子正在被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物美價廉,標準向國際看齊的一批新國產手機。

在眾多行業人士看來,我國國產手機的「逆襲」是必然的。

1.市場廣闊:有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增幅達到87%,到2014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將超過4億部,占全球銷量的30%左右。

我國自主品牌推出的手機機型已達到700款,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2. 物美價廉: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2000元以下的國產智能機,關注度超過75%——這一價格,還不到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一半。

這同樣是國產手機在海外受到青睞的原因。

3. 4G在國內的推出:當TD-LTE的4G牌照下發給三大運營商時,首批推出4G手機的,幾乎都是國產品牌。

諸如華為、中興這樣的國內廠商,憑藉在這一技術標準上的研發和技術儲備,可以說在4G市場的角逐中,「先天」地占據了市場優勢。

到現在,華為的LTE網絡已進入全球100多個首都城市,中興的4G技術的LTE專利持有率也已位居全球前列。

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成功者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在伴隨著一些國產手機的崛起的同時,也有相當多的國產手機相繼倒下。

日前一則「關於暫停大可樂手機業務的公告」引起了眾多人士對這些年經歷過輝煌最終在一次次洗牌潮中倒下的手機品牌唏噓不已,畢竟曾經它們都是那麼的火熱,引導了潮流,充實過生活。

實際上,中國智慧型手機競爭到了2014年基本大勢已定,小品牌步履維艱,隨著手機市場的日漸飽和,競爭加劇,已經從單純比拼參數、比拼價格,升級到了比拼用戶體驗、軟體系統和資本運作能力。

與其命運相似的夏新、天語等。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質量問題:2016年在3·15晚會互動平台接到的有關手機投訴中,質量、售後服務、合同是涉及手機投訴的三大問題。

消費者投訴主要集中為一、手機易出現花屏黑屏、死機、信號不穩定等性能故障問題;二、售後維修周期長、不履行手機「三包」義務等;三、部分經銷商涉嫌銷售假冒、翻新機等。

另一方面,2015年我國國產手機的相關數據似乎更好的印證了如今是誰在獨步天下。

2016年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公布了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和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在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中,亞軍和季軍均來自手機行業,分別為中興通訊(2673件)和華為(2413件)。

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前十名中,則包括中興、華為、小米等多家移動通信企業,比如小米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了3183件。

其中,OPPO移動通信引人關注,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排名超過了華為,達到3338件。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2月15日發布的數據統計,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1.173億部,同比增長8%。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和華為在第四季度尤為強勁的銷量是推動該季度出貨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015年全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

與2013年的市場格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的領先品牌是三星、聯想和酷派,如今易主為小米、華為和蘋果。

隨著目前中國市場增長趨勢明顯放緩,新的廠商已不可能像之前的小米一樣對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無論從平均銷售價格還是出貨量的同比增幅來看,華為都是最大的贏家。

影響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趨勢的幾個方面:

線下渠道的擴展:手機線上限時搶購的新鮮感已經開始消退。

IDC認為,今後幾年通過線上渠道銷售的手機份額不會再出現2015年一樣的巨增態勢。

2016年,各家廠商將設法拓展線下渠道。

高價格段的競爭:換機用戶很可能會尋求更好的設備體驗,廠商需要向上游市場移動,以迎合這些用戶的需求。

小型廠商的整合:由於市場增長與去年持平,且廠商將面臨拓展線下渠道所產生的成本上漲,小型智慧型手機廠商或將迎來整合浪潮。

國產手機發展至今的近二十年,有輝煌也有落沒。

在每個階段不同的「圍城「環境下,縱使最終失敗的有不少,但國內外的廣闊市場猶如一個巨大的磁場,在吸引著每一個有挑戰力的人才步入。

如今,新的社交和信息網絡刺激了智能終端的增長和創造力,但這也讓整個行業加速衝突、洗牌,不同的商業模式短兵相接。

不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什麼樣的模式有可能抓住下一個行業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現有的行業巨頭只有不斷用科技和革新創造出緊隨時代與需求的產品,才能保證同在「圍城「之下的品牌不過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