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知今,且看國產手機是如何實現上位逆襲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說智慧型手機發展史,要從2001年,愛立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採用SymbianOS的智慧型手機--R380sc,隨後諾基亞、摩托羅拉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

到了2004年,RIM推出了黑莓6210,被稱作是第一款更像手機的智慧型手機。

之後到了2006年,諾基亞推出N73,迎來了SymbianS60的巔峰時代,不過這個時候智慧型手機仍然沒有流行。

直到2007年,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智慧型手機才開始真正走向市場。

不可否認,2015年後,三星和蘋果都開始出問題。

三星在產品力被中國產品追上後,求新求變,但是品控出現了問題,note7爆炸的事件正在逐步發酵。

三星的聲譽一落千丈,人們對三星品牌開始的不信任。

蘋果則是摸到了天花板,iPhone6太成功了,大螢幕市場占領完畢後,蘋果沒有新的藍海。

剛剛發售的iPhone7雖有熱度,但遠遠不及曾經的火熱程度。

最直觀的就是在蘋果專賣店門口已見不到昔日的人海陣仗。

從技術角度,除了蘋果的處理器還能保持領先以外,其他方面三星,蘋果都沒有了什麼特色。

當面對各個細分市場的時候,萬金油的蘋果和三星產品相比國內產品並沒有優勢。

而此時,中國線下品牌也開始發力。

通過線上品牌激烈競爭,OPPO,vivo、華為、金立這些主打線下的品牌在小米、魅族、奇酷等線上品牌的陪練下,已經鍛鍊出一流技術能力,在硬體配置,UI設計,做工用料上已經可以與三星之流正面抗衡。

逆襲是從網際網路開始的。

從小米開始,中國廠商開始做頂配手機,小米用了當時性能比較好的SOC高通8260,在體驗上接近當時的頂級手機三星9100。

而在軟體方面,小米把網際網路思維帶進手機,國產手機UI與用戶體驗飛速提升。

小米如同一條鲶魚,引發了國產手機的整體進步。

短短的一年多以後的2013年初,OPPO就發布了Find5,這是全球第一個同時使用1080P螢幕和1300萬堆棧式攝像頭的智慧型手機,Find5成為當時的機皇。

華為發展出自己的麒麟系列SOC,金立開發出大尺寸CMOS的E系列和長續航大電池的M系列手機。

硬體提升的同時,國產手機的UI水平也飛速進步,MIUI剛剛發布的時候還鶴立雞群,而短短一年以後,OPPO、魅族、金立、華為都發展出來自成體系的UI,都包含了各自大量的創新,OPPO針對自拍美顏的優化,金立對於商務應用的極致擴展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面,三星和HTC的UI就變得不值一提。

中國智慧型手機開始在產品力上趕超國外產品。

同樣在未來,正逐步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智慧型手機,也將成為中國智造的一部分,

從線上到線下,滿足市場需求的營銷方為上策

在營銷與市場需求方面,中國品牌更懂中國人。

當產品沒有差距的時候,中國品牌的營銷就開始發力。

OPPO,vivo在MP3、功能機時代就是學生、女性的最愛。

到了智能機時代,它們繼續撒錢營銷。

青年人最愛的娛樂節目超級大本營,拿下;女孩最愛的娛樂節目跑男,拿下;女孩最愛的小鮮肉宋仲基,拿下。

金立則把目標對準商務市場,男人愛看的超級大腦,拿下;讓人又愛又恨的中國足球隊,拿下;很多管理者喜歡圍棋,圍棋甲級聯賽拿下;成熟男人的代言人馮小剛、余文樂,拿下。

華為則更國際化,馬德里競技,拿下;梅西,拿下。

而在營銷,產品之外,中國本土的渠道優勢也遠非外國廠商可比。

蘋果2015年提出來的目標是兩年內在中國開40家專賣店(目前已經設立35家),而OPPO,vivo、金立的自營網點都以萬計數。

OPPO,vivo在一個小小縣城的街道就林立數家,金立經過14年渠道深耕,在國內有7萬餘個合作網點、5萬餘個專區、20萬節專櫃,稍弱一點的華為也提出來千縣計劃。

此外,除了線上線下渠道,曾經是中國手機廠商銷量大戶的運營商渠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創新回歸。

從中國電信聯合華為,推出「護眼神器」麥芒5,到中國移動搭上小米,豪言今年包銷3000萬台手機,再到此次iPhone7售賣,蘋果也聯合了三大運營商同步開啟預約,備貨量高達150萬部,可見,任何希望做大、做強並具有市場影響力和產業話語權的手機廠商,都不容忽視運營商渠道。

運營商渠道價值回歸,終端廠商直接受益。

有相關數據顯示,藉助中國電信渠道的扶持和幫助,OPPO的電信終端增長319%,行業排名從第六躍居第一;VIVO電信增長218%,行業排名從第五躍居第三,金立電信用戶從零到109萬台,行業排名從第九爬升到第六。

領先的產品力加上接地氣的營銷,再加上千百倍的渠道網點數量,造就了中國品牌的線下逆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