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也許不懂科研,但我更看不起那些嘲笑她造晶片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8月14日在廣東珠海誕生了,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的業務範圍涵蓋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等,註冊資本10億元,股東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對,沒錯,就是那個造空調的格力,董明珠的造芯之路正式開始。

說起董明珠大家想到的除了格力還有就是與雷軍的賭約。

當年的10億賭約確實吸引了不少的關注,如今離10億賭約的期限僅有四個月,小米能否超過格力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賭約對於格力和小米都是贏家。

這幾年董明珠造車,造手機,但似乎給人的感覺都失敗了,手機大量被掛在某魚某轉的平台上銷售,實際生活中更是很難見到,至於銀隆汽車,有些城市的公交車確實有大量採用,但銷量以及利潤我們都不清楚,所以今天董明珠造芯不出意外的引來一片嘲笑之聲。

但我更想說的是,董明珠造芯也許成功機率不高,但這些嘲笑她的人根本沒機會成功。

晶片,是無數中國數碼愛好者、IT從業者、相關領域專家心中的痛。

我們作為這個星球上人口第一、經濟體暫居第二、國土面積位居第三的大國的人民,卻不能用上我們自己的晶片,不僅如此,我們還要處處受制,數月前中興事件相信大家還有些印象,其根本就是美國掌控著晶片這種核心技術。

英特爾、高通、蘋果、博通等等在自己的領域基本都處於一家獨大甚至是壟斷的地位,就連我們的鄰居韓國也有三星這樣的IT界巨擎。

我們需要核心技術,不僅需要空調的核心技術更需要晶片、半導體的核心技術。

董明珠這次的造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給中國企業做了一個楷模。

做企業賺錢是第一位的,但比起那些只會賺快錢的投機企業,我們更需要一個踏實做科研的企業,而且有了手機和汽車的前車之鑑,這次的造芯不一定會失敗,那我們就來分析下董明珠造芯的成功率高不高。

貼近核心業務,更快投入市場‍

之前的手機和汽車距離格力的核心業務實在是相距甚遠,你看格力就是厲害,遙控器都能打電話,格力汽車的空調一定棒,這樣的調侃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但是晶片格力可以從自己的核心業務開始。

我們買空調都知道看匹數,是否變頻,幾級能耗,稍微懂點的還會關注是否全直流變頻,什麼型號的壓縮機,但基本都忽視了空調也需要晶片啊

據董明珠說,格力目前每年在晶片上就要花掉40億,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進口所來。

格力造芯勢必會從空調的晶片開始,如果成功便會將晶片用於自家的空調。

賣手機可能會有人看到不是高通晶片不買,但買空調有幾個關注晶片的?所以只要產品沒問題搭借格力空調這個快車,零邊界的晶片會馬上被市場接受。

一個企業只要被市場接受,能正常盈利就不怕沒發展。

‍降低研發難度,預備充足資金‍

我們可以看看目前較為成功的國產晶片廠商-海思,2004年至今的十四年間海思從誕生到被人吐糟再到今天能占一席之地,除了海思的堅持不懈外自然是離不開強大的資本靠山。

華為這十年間在研發上投入超過4000億,僅海思一項就有1500億。

董明珠500億造芯比起華為千億級的投入來說是少了點,可是真的少麼?

海思做的是手機的SOC,雖然是在公版的基礎上研發,但其難度依然是巨大的,不僅需要強大的性能,還需要平衡各個部分的系統工作,還要考慮功耗。

相比這些空調上的晶片可能要簡單得多,排除一些高端空調的黑科技,中低端空調的晶片更多還是單一功能的實現,這麼算下來500億也不少了。

況且憑藉格力空調的優勢可以迅速打入市場,只要有盈利就能繼續投入研發。

‍國之所需,勢之所向‍

格力造手機和汽車失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沒人需要。

手機,論品牌有蘋果有三星有華為,論性價比有小米有一加有魅族有榮耀,論渠道有oppo有vivo……手機在中國早已成一片深紅。

即便是360這樣的網際網路老手入場也是靠高配低價,格力作為一個外來者很難入場。

但是晶片不同,晶片依然受到國際巨頭牽制。

國內雖有一些較為成熟的晶片廠商,但都無法和國際巨頭相比。

格力此時造芯不僅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大勢所趨,順勢而為。

造芯是沒有那麼簡單,但可以從簡單開始。

董明珠不是不懂科學,最簡單的道理,格力的股東不是傻子,一個不懂科學的人也不可能帶領格力前進。

無論董明珠造芯能否成功,作為旁觀者,沒有人可以嘲笑她正在堅定不移地走著的這條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