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董小姐造芯,比造車造手機勝算更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輯 | 都保傑

雖然董小姐為格力規劃的智慧型手機和新能源汽車布局一直跌跌撞撞栽了不少坑,但這並不打擊下一步做晶片的信心和熱情,500億扔進去也在所不惜。

格力最近註冊成立的新公司被視為邁向造芯的正式一步,在8月14日,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邊界)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達10億元,法定代表人即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這家子公司珠海零邊界所經營的範圍是:半導體、集成電路、晶片、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嵌入式軟體、計算機軟體、移動設備軟體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以及技術諮詢;上述產品的批發與進出口業務。

股東及出資信息顯示,珠海零邊界是珠海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

主要成員除了董明珠以外,譚建明出任珠海零邊界董事,李紹斌任董事兼經理,廖建雄任監事,梁博任經理。

據了解:譚建明是格力電器總工程師兼副總裁;李紹斌是格力電器總裁助理、總工程師助理;梁博和廖建是公司的中層幹部,其中廖建雄是財務部人員,而梁博是技術人員。

格力成立晶片公司的消息引發了不少的疑問和熱議。

格力晶片公司是要造什麼樣的晶片?格力晶片是自用還是外銷?有消息稱,格力已經可以自主設計空調機主晶片,目前在研製高端的變頻驅動晶片和主機晶片是否屬實?

今天,格力電器官方微信給出了以下回應,主要強調了三點:

專注設計,代工生產。

在6月份舉辦的格力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董明珠的態度比較堅決,關於晶片問題,格力研發了三年,現在是有所成就了,但還是皮毛,遠遠不夠。

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做晶片,還需要董事會研究、投資研究才能給出一個答案。

但是有一條,做晶片堅定不移,必須做。

而最近註冊成立的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標誌著格力正式將晶片產業作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力晶片公司目前「專注設計」,是純晶片設計公司,生產是由代工廠代工,但並不排除未來格力獨立自主製造晶片的可能。

不僅自用,還要外銷。

董明珠透露:「格力空調一年幾千萬台,一個空調裡面有幾個晶片,我們一年晶片的採購額就要40億以上,接近50億!」據了解,這些晶片的主要供貨商包括美國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日本瑞薩、台灣漢芝等。

不少人認為,生活家電上用的晶片,技術含量並不高,但據技術人員介紹,這些晶片的性能和複雜度不同,供應商都為頂級半導體公司,不能簡單的將其歸為技術含量不高,應該分產品、分應用地討論。

格力電器早在2015年就已經成立半導體設計團隊,現在已經可以自主設計空調機主晶片,目前在研製高端的變頻驅動晶片和主機晶片, 格力晶片公司不僅要實現晶片自主化,還要走出去,擴大外銷。

自產晶片,明年用上。

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表示,明年格力空調將率先用上自產的晶片。

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漢德工業促進資本主席蔡洪平就評論說做白色家電的女企業家說要花500億做晶片這事兒很荒唐,她真的不懂科學。

但格力官方表示,目前自主研發的晶片已經量產,這一目標明年完全可以實現。

格力晶片公司雖然剛剛成立,但研發對標的是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產品,有格力電器母公司龐大需求的孵化和雄厚實力的支持,晶片產品經過若干疊代,一定會在某些方面上形成市場競爭優勢。

造芯,董明珠早就鐵了心。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的格力電器年報中就首次提到要「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

2017年,格力成立微電子部門,計劃打造自有晶片,格力微電子部門隸屬於格力通信技術研究院,直屬董明珠領導。

2018年4月,格力發布2017年財報,營收凈利潤雙增長,但最大的槽點是這次沒有分紅計劃,而是將留存資金更多地投入到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設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董明珠在接受外界採訪時提到製造晶片,她解釋說自己並非任性,而是不能讓別人卡脖子、不能受制於人,因此未來幾年要投重金搞晶片研發。

「企業跟國家的命運是不能分開的,企業不能簡單地考慮,做這個項目能賺多少錢,而是要考慮通過這個創新能不能讓企業可持續發展,對國家有利。

她甚至表示,「我們要搞晶片投這麼多的錢,哪年能賺錢我也看不到。

但是我解決一個保障問題,天塌下來我自供。

要不然,別人沒晶片給你,空調做得再好也沒用」。

信心歸信心,情懷歸情懷,但是話說回來,空調晶片好搞麼?這關鍵要看格力怎麼搞,格力造芯肯定不是衝著Intel、台積電、英偉達、高通這些去的,肯定是圍繞自己的產業鏈做延伸,雖然有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一旦成功能降低成本減少外部依賴卻是很明顯的效益所在。

其實目前我們家裡的集成電路晶片以及被動半導體,很多都已經開始國產化,只有少數關鍵控制晶片和功率器件還需要進口品牌。

這些東西門雖然有難度但檻也沒有那麼高,家電上很多同檔次晶片(譬如微波爐、譬如電視機、譬如機頂盒)早就國產化了。

其實格力一直在宣稱掌握核心科技,也多次提過要加強上游元器件的自主化可控化,說「元器件」時大家或許沒啥反應,但一說「晶片」大家就慌了,認為這不太可能。

可以說中興事件對格力或者對整個國產晶片市場一定是個外部刺激,把造芯提到了一個看上去略顯炒作的新高度,很簡單,一個國家級的大型科技企業,美國一斷貨就瀕臨倒閉觸目驚心,格力也是幾千億的公司,缺芯造成的隱患需要防備,出於供應安全和產業鏈話語權的考慮,自己掌控核心級別的晶片應該完全可以理解。

從業內人士了解到,格力「核心科技」的第一代其實是基於國外的晶片開發了變頻的核心算法,當時那款晶片同時也可以用在新能源、工業變頻伺服、汽車等領域,這些行業再加上空調變頻化帶來的巨量需求,在2010年之後整個中國市場突然爆發,一時間供應商沒有充足備貨導致全球性缺貨。

有多缺貨?缺到價格漲10倍也沒有貨,甚至許多中小企業因為缺貨瀕臨倒閉,也就是那一次事件開始,格力開始引入第二家變頻晶片供應商,但算法都是需要和晶片深度契合才能實現最好能效的,中間結合過程也很痛苦,因此自主造芯便是出路之一。

變頻空調里的控制器,和大晶片如CPU、GPU等比起來門檻低很多很多,但和其它普通家電晶片比較門檻還是存在的,難點在於模數混合,數字部分還好說,ARM之類的核就可以搞定,28納米甚至45納米的工藝就夠了。

關鍵是模擬部分,ADC的採樣精度和PWM的輸出控制精度,這兩個非常非常關鍵,也很不容易做好,可以說是電機類控制的核心技術,甚至是整個工業控制的核心。

用通俗的話說,工業控制的核心就是兩件事情:你對電流電壓的採樣要快要准,這樣反饋給主CPU的信號才準確全面及時,這是ADC決定的;對電機輸出的控制信號要快要准要精確(幾萬分之一圓周級別),電機才能行雲流水的控制,這是PWM決定的,再加上還有多路同步等等各種協調和通信問題,這種晶片的設計還是比較複雜的,要對系統對晶片有很深的理解。

這種控制晶片很關鍵,因為它和幾乎現在所有高速發展的領域息息相關:新能源的數字電源控制、電動汽車馬達控制、機器人的伺服控制、變頻器控制,都是這類晶片,凡是是需要矢量控制電機的(功率模塊也是一種等效電機),都是這種晶片實現的,能用需要的任何角速度、加速度(甚至是多次加速度)、方向、位置、精度、功率去控制電機,上面這一大串還有瞬時值、靜態值、邊際值,這需要N種矢量控制的算法,非常高大上,是博士的工作,不是碼農的工作。

董小姐可能不懂科學,但是格力作為空調界的頭部企業,多年的工程技術和經驗積累應該還是有的,掌握核心科技的口號下要自產這樣的空調晶片並不是董明珠託大,而是勝算要比進入不熟的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型手機更高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