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剛破,榮耀登場!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終端產品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各方的期待值積累到頂點後,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上周(2019年8月9),華為在東莞籃球中心舉行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 HongmengOS),華為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可按需擴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主要用於智能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高安全、兼容廣。



不出意外,鴻蒙作業系統一經發布,引發全民關注。

相比上一次華為麒麟作業系統發布時的「美國嚇尿了」「川普害怕了」等民間狂歡語境,這一次我們顯得更客觀、理性,大部分的網友在媒體的引導下,保持了相對理性的評價輸出。

《西遊記》原著小說開篇有詩曰「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說的是天地還沒有分開時世上一片混亂,渺渺茫茫沒人能看清。

自從盤古開天闢地,從此清濁相離,天地分開。

天下萬物仰仗無上仁德的天覆地載之恩,創生萬物成就了極大的功德。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對於還處在混沌甚至混亂時期的物聯網產業來說,就如同盤古開天闢地破鴻蒙一樣,給當下的物聯網產業打造了一個清晰的生態基礎,各種服務和應用能夠便捷的在搭載這個系統的終端(手機、手錶、電腦、平板、電視、汽車等)上運行,為我們的科技產業和消費者提供價值。

華為的執行力:鴻蒙剛破,榮耀登場!

正所謂破鴻蒙,立萬象。

在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的第二天,榮耀正式對外發布了「榮耀智慧屏」,這也是華為旗下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終端產品。

榮耀智慧屏的發布,意味著華為鴻蒙不是一個概念型作業系統,而是已經能夠在終端落地的應用型作業系統。

從系統發布到終端發布,中間只間隔了一天,這不得不讓人嘆服華為的執行效率。

相比之下,谷歌2007年發布安卓(Android)系統到2008年推出安卓手機,間隔超過1年時間,至於微軟從發布Windows系統到系統應用於PC電腦,則耗時更久。

榮耀智慧屏的核心幾乎均為「華為造」,榮耀總裁趙明介紹,作為搭載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首款終端產品,榮耀智慧屏還將搭載海思鴻鵠818智慧晶片。

這台全面屏應用升降式AI攝像頭,採用55英寸全面屏,94%的屏占比,最薄處只有6.9毫米。

趙明特別提到該產品不僅是家庭的影音娛樂中心,更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和多設備交互中心。

榮耀智慧屏將於8月15日起售,標準版售價3799元,Pro版售價4799元。

綜合各方的消息來看,榮耀智慧屏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大螢幕電視」,而是「家庭物聯網中心」。

我之前在《5G牌照下發,對普通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一文中提到過,中國廣電拿到了一塊5G牌照,這個牌照主要做的就是家庭物聯網。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做一個預測,未來榮耀智慧屏也將在5G時代成為連接一切的家庭中樞,家裡的冰箱洗衣機甚至帶有傳感器的桌椅板凳都可以進行智能化操作。

我們為什麼要給鴻蒙掌聲:開放、輕便、安全

其實最近十幾年來,中國很多廠商都號稱發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作業系統」,比如紅旗Linux、中標麒麟、阿里雲OS等等,後來都成為了,成為了....你懂的。

還有前幾年在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首次亮相的「元心」,也被媒體稱為「第一款真正國產自主的智能移動作業系統」,經過媒體報導後當時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不久這款系統被媒體扒皮,質疑「購買MeeGo系統,二次開發」,其創始人史文勇至今深陷輿論漩渦。

在經歷了一次次「狼來了」之後,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終於來了。

雖然我們還沒用上這款作業系統,但絕大部分媒體和專業人士給予了掌聲和正面評價,我們為什麼要支持鴻蒙,給鴻蒙掌聲呢?

主要原因在於華為上一次的技術突破,也就是麒麟晶片經受了市場的考驗,取得巨大成功。

這好比姜文《讓子彈飛》之後,下一步電影不管題材如何,觀眾都會給予正面的期待值。

透過華為現場公布的各種資料和各方的消息來看,鴻蒙作業系統看點和亮點太多,我大概總結了以下三點。

1、微內核。

華為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的OS,這裡的「微內核」對比的是傳統作業系統的「大內核」,傳統內核和華為微內核的區別,類似傳統程序和微信小程序的區別。

微內核和小程序一樣,具有更輕便、更開放、可擴展性更強等特點。

余承東也在現場宣布,華為鴻蒙系統將兼容Linux、Unix和安卓系統。

2、全場景。

過往的主流作業系統都是基於使用終端專用的,比如微軟的Windows系統是用於PC電腦,谷歌的安卓系統是用於手機和平板等移動終端。

蘋果的手機和電腦也是用的不一樣的系統,分別是IOS和MacOS。

而華為的鴻蒙系統打破了使用場景和使用終端的界限,可以全終端使用。

手錶應用、手機應用、大屏應用、車機應用與PC應用等等,一次開發全搞定。

3、低時延、高安全。

因為華為的鴻蒙內核很小,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自然運行更快,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而且鴻蒙OS將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形式化方法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彙,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是否正確的方法。

綜上所述,華為鴻蒙系統是一個開放、輕便、安全的生態系統,它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對抗或者取代誰,而是給科技產業一種全新的可能。

鴻蒙的挑戰才剛開始:做系統難,做系統生態難上加難

可能很多人都還記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除了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還有微軟的Windows phone也領過一段風騷,但為什麼後來技術很強的Windows phone失敗了呢?原因很簡單:沒有人一起玩啊!

Windows phone的興衰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意義在於,科技產業做作業系統很難,做作業系統的生態,難上加難。

畢竟一個系統不僅僅是靠成千上萬的工程師,還有包括幾百萬的應用和軟體開發者,以及幾億的用戶才能玩轉。

谷歌的安卓作為一個後起之秀,為什麼能成為今天全球第一大作業系統,就在於谷歌安卓在推出初期,就制定了一整套生態系統建設戰略。

Android的作業系統是在2007年11月5日發布的,谷歌當時就宣布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晶片製造商共同組成,並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這一聯盟將支持谷歌發布的手機作業系統以及應用軟體,Google以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原始碼。

當然,華為也深刻的明白系統生態的重要性和艱難性。

早在鴻蒙發布之前,也就是5月21日的那次刷屏級的採訪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對記者表示,做一個作業系統的技術難度不大,難度大的是生態。

「怎麼建立起一個生態?這是一個大事情,慢慢來。

做作業系統,不一定是替代別人的做法,因為華為在人工智慧、萬物互聯中本身也是需要。

那麼,華為鴻蒙系統的生態能不能做起來,我認為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考慮。

一個是外部因素,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那個原因,有些國家對華為越限制、越緊逼、越下黑手,越將倒逼華為生態迅速做大做強;一個是內部因素,就是華為自身到底將會把鴻蒙擺在一個什麼位置,到底是主防禦性產品,還是主攻擊性產品。

這一切,都充滿了未知數。

寫在最後:本周內,我們普通消費者就可以接觸到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的產品了,表現如何,到時候可以一探究竟。

來源搜狐《丁道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鴻蒙出世!手機OS將上演三足鼎立之勢

在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第85天,備受全球矚目的華為 「鴻蒙OS」終於揭開面紗撥雲見日。8月9日,可以說是華為歷史上最值得被記住的一天。這一天,華為在廣東東莞舉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如果鴻蒙失敗了,那就是它太超前了

鴻蒙終於來了,今天,華為2019年開發者大會大幕,萬眾矚目的鴻蒙系統終於正式亮相。在貿易戰的影響下,Google在5月暫停了與華為的一切業務往來,除了通過開源授權的服務外,不再向華為提供任何硬體...

華為發布的鴻蒙系統提到微內核是什麼概念

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千呼萬喚的鴻蒙系統終於還是亮相了,和之前寫文章推測的差不多,華為這次為了打造生態系統代碼是開源的,採用了不同於安卓和蘋果系統的架構,使用了全新的微內核架構,之前在文章也多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