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 iPhone還能再「酷」起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除了硬體跑分、諜照曝光和發售日期,消費市場同樣關注下一代iPhone對蘋果2017財年的實際意義,同時也期待著這部備受關注的智慧型手機如何能在大中華區回歸銷量增長。

據蘋果發布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本季度總營收528.9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但並未達到資本市場預期,其中大中華區營收107.26億美元,同比下滑14%。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iPhone在美國的銷量增長11%,但在中國銷量下降14%。

財報會議上,庫克特意淡化了iPhone在世界最大手機市場銷量下降的擔憂,他認為這種現狀與前幾年相似。

不過他也談到了來自中國本土智慧型手機廠商的競爭日益加劇,比如華為等公司正蠶食著蘋果的市場份額。

大中華區五連跌

2014年10月17日,iPhone 6 / 6 Plus在國內正式開售,這部蘋果史上最大螢幕尺寸的手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捧。

「我記得發售日當天的情況和iPhone 4剛上市時一模一樣,店裡人擠人都搶著要買大的。

」據一名Apple Retail Store的員工回憶。

有第三方數據顯示,iPhone 6系列在中國上市僅六個月後,銷量便超過了2000萬台。

這當中,由於續航提升,螢幕變大等原因,使得中國消費者對iPhone 6 Plus更加青睞。

5.5英寸螢幕的iPhone刺激了銷售增長,不過蘋果大中華區的「好日子」並沒能維持多久。

自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起,蘋果大中華區的營收便出現同比下滑,這個時間起點,剛好是iPhone 6s系列上市之後的半年。

翻閱蘋果近十五個季度的財報,可以看出其大中華區營收在最近五個季度連續下滑。

2013 第四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6%;

2014 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29%;

2014 第二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13%;

2014 第三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28%;

2014 第四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1%;

2015 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70%;

2015 第二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71%;

2015 第三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112%;

2015 第四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99%;

2016 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 14%;

2016 第二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 26%;

2016 第三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 33%;

2016 第四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 30%;

2017 第一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 12%;

2017 第二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滑 14%。

不出意外,直到所謂擁有全新設計的新款iPhone發布,蘋果才可能扭轉大中華區營收連續下滑的現狀。

在中國被夾擊的iPhone

2015年iPhone 6系列在中國大賣,自那時起,國產手機開始發力中高端機型。

在蘋果大中華區營收連續下滑的這五個季度中,受到可支配收入上漲帶來的消費升級影響,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購買與使用的訴求已經發生改變,促使國內手機市場迎來了一波換機熱潮。

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實現了同比8.7%的增長,該增幅遠高於2015年1.6%的年度增長。

就拿2016年第四季度來說,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8.7%。

OPPO、華為、vivo成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三,其中OPPO的增長達到了109.2%,這三家中國本土智慧型手機廠商在提升品牌市場聲量的同時積極與渠道合作者共同分享商業利潤,為消費者在換機時提供了更多選擇。

同期,根據歐美市場份額同比增長顯示,手機行業兩大巨頭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在縮減,中國品牌(OPPO、華為和vivo)市場份額在上升。

去年七月,調研機構Kantar Worldpanel給出的數據顯示,由於三星Galaxy S7 / S7 Edge在硬體上選擇了更獨樹一幟的設計,銷量在同期遠超iPhone 6s系列。

根據IDC近日發布的2017第一季度中國手機銷量顯示,iPhone出貨量同比減少26.7%,反之競爭對手均保持增長,而華為的出貨量更是同比增長約25.5%。

近兩年,中國手機廠商認識到了兩點「抗爭經驗」。

第一,若想突圍,只有站穩中高端陣營才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第二,網際網路銷售模式已經不足以成為廠商銷售的主要渠道,拓展穩健的線下渠道才是關鍵。

iPhone還能重新酷起來嗎?

現在iPhone遇到的問題是老用戶沒有動力換新手機。

自iPhone 4起,隔代升級iPhone成了消費者的一種習慣。

介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很多用戶還使用iPhone 6和6s系列產品。

作為一款顛覆性產品,iPhone早已找到了市場引爆點並跨越鴻溝,不過它現在在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眼裡不再那麼酷了。

用iPhone的人還是有很多,iPhone在高端市場的保有量依然無人匹敵。

但是,從iPhone7開始,中國市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人們追逐最新款iPhone的動力在減弱。

除了硬體層面的創新,蘋果在網際網路服務(iMessage、Apple Music 、日曆、備忘錄、提醒事項等)層面的創新也開始受到質疑。

眾所周知,不論Google、Facebook,還是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都不會按年為周期來推送產品更新。

而像Chrome、Instagram和印象筆記這樣的iPhone應用都基本保持著每半個月一次的更新頻率。

我們看到,諸如iMessage和Apple Music都是隨作業系統的升級而更新。

前者從發布至今,iOS平均每六周升級一次,也就是說iMessage的更新頻率最短也需要六周,是Instagram的兩倍。

再來看看Apple Music,這款蘋果和流音樂領域重量級選手Spotify、Rdio正面對決的App自2015年7月上線後的近11個月,才在2016年WWDC上推出新版。

這樣的更新頻率,顯然也不符合移動用用市場的激烈競爭。

2007年1月9日,賈伯斯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第一代iPhone。

十年已過,每次iPhone發布帶來的「驚喜」正在漸漸降低。

但是,消費者心裡其實還是抱著一絲期待,今年晚些時候將發布的十年版iPhone還能重新酷起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蘋果在華營收狂降5季度 庫克表示淡定

【文/觀察者網 吳婭坤】周二(5月2日),蘋果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其中,iPhone手機銷量下滑,大中華區營業收入大幅縮減,蘋果CEO庫克在隨後的業績電話會中表示印度市場潛力無限,蘋果...

中國人不再喜愛iPhone 這可能只是幻覺

無論是蘋果財報還是IDC最新統計數據,都表明蘋果在中國遇到了麻煩——iPhone手機銷量下滑。5月2日蘋果發布了2017年第二財季財報,當季營收529億美元,同比增長5%,iPhone銷量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