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華為2019上半年業績來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華為微信公眾號

《華為業績發布會實錄:收入、5G、鴻蒙、美國禁令都談到了》

來源:騰訊科技

華為董事長梁華發布華為業績

騰訊科技訊 7月30日消息,華為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

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8.7%。

以下為華為業績發布會全程實錄(約8100字,大概需要16分鐘閱讀):

出席代表:

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

華為公司董事、首席供應官姚福海

華為集團財經副CFO 史延麗

第一部分:梁華發布華為2019年上半年業績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華為上半年業績發布會。

首先,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信息。

過去半年多,華為遇到了來自美國政府的極大壓力。

從年初到今天,共有26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到訪華為,採訪管理層和員工,參觀實驗室、生產線,體驗員工食堂、咖啡廳,記錄了記者眼中的華為,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壓力下華為的工作狀態。

下面,我先介紹華為公司上半年業績和經營情況。

上半年業績良好,經營穩健

2019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凈利潤率8.7%。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2019年上半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但在此期間,公司沒有亂,我們的業務運作平穩、組織穩定、管理有效,各項財務指標表現良好,實現了穩健經營。

美國「實體清單」對華為的發展帶來一些干擾,但對公司的影響範圍、程度都是可控的,公司主力產品基本不受影響,客戶仍然相信華為。

客戶的訂單、消費者的選擇,就是對華為的信任。

在此要特別感謝全球客戶、消費者對華為的信任和支持!

5G商用全球領先,ICT基礎設施發貨總體正常

供應商和合作夥伴也給予了華為極大的信任和支持,保障了華為的供應穩定和對客戶的及時交付,我們的業務連續性管理、多元化供應策略也在市場的考驗中得到了驗證。

迄今為止,華為沒有一天停產,沒有一天中斷對客戶發貨。

在ICT基礎設施領域,生產發貨情況總體平穩,除了智能計算業務受到影響,無線網絡、光傳輸、數據通信、IT等生產發貨量都在增長。

尤其是在5G領域,我們已經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並發貨超過15萬個基站,5G商用全球領先。

全球消費者有真愛,仍然信賴華為

消費者業務方面,2019年上半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

消費者業務的全場景業務布局也取得了關鍵進展,除手機外,平板、PC、可穿戴設備的發貨量也都實現了健康、快速的增長;在全場景智慧生態能力建設上,也已經初具規模,如華為終端雲服務生態,全球註冊開發者已經超過80萬,匯聚了全球5億用戶。

目前,在照相、AI、通信、電池續航等技術功能上,華為智慧型手機都處於世界領先,這也是消費者為什麼信賴華為的原因。

華為也將加倍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終端產品,回饋消費者。

面對困難和挑戰,堅持戰略方向,持續投入研發

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到,五月份之前,華為收入增長較快,「實體清單」之後,因為存在市場慣性,也取得了增長。

華為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大,我們需要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版本切換、供應連續性管理、保障對全球客戶的交付等,這些都可能對我們未來的經營業績造成影響。

正如那架「爛飛機」,我們還需要繼續「補洞」,運營商業務基本上「補」得差不多了,現在重點在消費者業務「補洞」,我們仍然要為「求生存」而奮鬥。

外部環境的困難,可能會暫時影響我們前進的節奏,但不會改變前進的方向,華為還是堅持戰略方向不改變,我們一定會活下來,首先保證公司生存,同時堅持對未來的投資,計劃今年研發投入1200億人民幣。

相信在克服短期困難和挑戰以後,華為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奮力前行,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華為都將堅持開放合作,不會走向封閉和狹隘的自主。

我們希望與產業鏈夥伴合作共贏,共同為全球客戶創造價值,為消費者提供良好體驗,推動ICT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過去的半年,從外部來看華為是極不平靜的。

但對於華為人而言,反而是淡定的,大家都聚焦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聚焦保障對客戶的交付與服務。

儘管未來有很多困難,我們對公司的發展仍然充滿了信心。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ICT行業仍然在蓬勃發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剛剛啟動,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也可以看到,全球客戶與合作夥伴給予了華為極大的信任,而華為也用實際行動兌現了我們對客戶與夥伴的承諾,我們互相堅定了信心!

另一方面,一個組織面臨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也是潛力最大的時候。

因為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打擊,使我們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跨部門協同更加順暢,員工更加充滿幹勁,內部活力正在得到激發。

在這歷史時刻,正是內部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外部優秀人才加入華為的好機會,我們相信,經過兩三年之後,華為將擁有一支管理有效、充滿活力的隊伍,支撐起公司新一輪發展。

在攀登信息通信技術的珠穆朗瑪峰時,華為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但我們從未後悔。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因為我們肩負理想和使命。

正是這種使命感,指引我們長期聚焦和奮鬥,在很多領域站到了世界的最前沿;開放合作,吸引了全世界科學家和優秀人才,和我們一起探索未來,用技術為人類社會造福。

對理想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華為沒有退路,唯有堅定向前,我們堅信會取得勝利。

謝謝大家!

第二部分:答記者問

提問:請問梁華董事長,您剛才提到了5月之前華為發展還是比較快的,5月之後發展比較慢慢。

我們大概算了一下從5月份到現在為止正好90天左右的時間,請您詳細講一下這種變化,打壓到底有什麼影響?能不能再估算一下,如果沒有打壓的話,您預計今年上半年或者今年華為整個增長會是什麼樣的情況?謝謝!

梁華:在5月16號之前,整個公司的業務發展是非常快的。

在之後因為市場的慣性,在將近大概45天左右,一個半月由於市場慣性基本上還在增長。

除少數的一些產品,比如說在智能計算、伺服器這一塊和海外消費者業務受了一些影響以外,應該說在上半年整體的影響不大,所以在上半年各項財務指標是比較良好的,我們也取得了穩健經營和有效增長。

您剛才說的這個問題沒法假設,因為已經發生了,發生以後我們整個公司的應對,產品的替代以及供應連續性等方面,應該說還是很好地保障了整個對客戶的交付。

包括我們整個公司各個環節,在保障供應連續性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同時我們的合作夥伴、供應商給了非常大的支持,使得我們在供應的連續性,以及對客戶的交付方面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就像我剛才講到的,迄今為止我們沒有一天停止生產,也沒有一天中止對客戶的發貨。

但是我從全年來看,困難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對今年一年整個的發展還是有信心的,所以說我們還會繼續在這方面來「補洞」,包括在運營商業務這一塊補的差不多了。

現在重點要把消費者業務的一些「洞」要去補上。

我們今年一年整個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提問:今天的報告顯示華為是中國市場第二季度唯一手機出貨實現增長的品牌。

相對華為實現30%多的增長,其他的友商其實都是出現了雙位數的下跌。

加上之前余承東承諾目標在年底達到手機市場50%的出貨量。

我在想考慮到整個國內的總體手機市場是在下降的,友商的份額不斷被蠶食。

套用比較流行、時髦的話,請問梁先生,內地的手機市場在不斷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華為的良心會不會痛啊?

梁華:整個消費品在市場上面應該要讓消費者喜愛,沒有喜愛就不會有人買。

在整個消費者手機中,你剛才談到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在市場上占多大份額,並不一定是我們的追求。

但是我也相信,將來在這個市場上也不會說是一家獨大,因為隨著消費者的變化消費品不斷在競爭。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何一個公司提供的智慧型手機等消費者產品,能不能跟上並且滿足消費者未來的需求。

消費者對華為智慧型手機,包括華為、榮耀手機的喜愛和真愛,這方面可能在我們這些技術領先,以及我們的產品,以及我們的體驗方面比較好。

華為其實覺得這是一種壓力,我們希望這種壓力變為持續投入的動力,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回饋消費者。

提問:我們有注意到終端業務的營收達到了55%,其實跟2018年相比又高了很多。

您剛剛也提到終端還有很多「洞」要補,請您預判一下華為消費者業務下半年尤其是在海外市場是什麼樣的情況?另外我們有注意到媒體報導,下個月可能部分美國供應商會獲得牌照恢復對華為的發貨,請問姚總目前美國供應鏈跟華為這邊到底合作情況怎麼樣?

姚福海:我回答一下第二個問題,首先要感謝所有的供應商,特別是在「516」以來一直對華為的大力支持,當然這裡面也包含了我們美國的供應商,他們一直長期以來對華為的支持,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對他們表示感謝!應該說從5月16號以來我們的供應商也在積極努力,在這種場景下要遵從美國的法律要求,也在積極跟美國政府方面做一些工作,來恢復對華為的供貨,這些供貨也是在斷斷續續不斷在增加之中。

特別是上個月在大阪G20峰會過後,美國政府包括川普總統也說了,會加快相關方面的審批,我們也期盼他們加快審批,期盼他們的承諾,這一點華為非常歡迎。

梁華:我補充一下,在這一塊少量的、不重要的恢復了供應,關鍵的其實到現在並沒有恢復。

你剛才問到手機Android的作業系統和生態,包括這一方面,到現在也沒有恢復。

我想對於剛才你提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手機今年下半年的發展,特別是在海外應該說還是有一些挑戰的。

不管最後情況如何,如果說美國允許Google讓我們來使用Android的作業系統和生態,在我們產品設計當中會優先來選擇。

如果說美國政府不允許,華為也有能力去發展作業系統和生態。

我們在整個手機業務的發展,應該說現在確實還有一些挑戰和困難,但是就像剛才說的去補洞,把這些洞補好,還是希望為消費者能夠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提問:關於華為智慧型手機全球銷售的問題,上個月任總在接受採訪時說到,美國頒發了實體清單的禁令之後,華為的手機銷量馬上下跌了40%。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已經兩個半月的時間了,到上半年為止是不是還是這樣下跌的情況?剛剛您也說到實體清單對華為手機海外市場是有影響的,華為今年發布的旗艦手機包括Mate20X在內的5G手機和5G摺疊屏手機是否依然會搭載Android系統以及Android的GMS生態?

梁華:在實體清單之後,海外手機確實當時有一個下降,因為消費者對禁令信心的影響。

到現在應該說我們已經恢復到禁令之前80%的水平。

我們在新的一些手機裡面,現在發布的手機裡面,現在已經發布了Mate20X是在這之前已經獲得授權的,所以說按照這個發布就是Android作業系統。

新的手機發布能否搭載Android的作業系統,這個不取決於我們,取決於美國政府是不是允許他們讓我們用Android作業系統。

但是有一點我是可以說的,不管怎麼樣有一個好的結果對於雙方可能都是好的,不管怎麼樣華為一樣會在智慧型手機消費品業務裡面,以及除了手機之外全智慧場景生態的一些產品,還會持續發展我們的能力來支撐整個消費者業務的發展,包括智慧型手機的發展。

提問:目前華為的現金流情況如何?之前華為的發布會說到囤積了大量的元器件來應對這次制裁,囤積這些元器件對於華為的現金流會有哪些影響?如果在最壞的情況下,華為的現金流能夠支持公司運營多長時間?

梁華:我們在整個經營活動當中,除了剛才說的收入、盈利,在整個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正的,貢獻了我們正的經營性現金流。

我們在全年,會根據業務規劃做好資金安排,以及我們運營資產的管理。

我相信今年到年底的經營性現金流也是比較好的。

我想我們對整個公司的資金管理來支撐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及我們在運營資產的運作效率,以及保證我們的供應連續性等等這一塊,我們會很好的發展。

不管我們從業務增長、盈利、現金流這些財務能力上面,都能夠支撐公司的長遠發展。

提問:我這個問題是關於華為的替代作業系統,也就是用在手機上的替代作業系統。

假如說Android不能使用的話,華為的這個替代作業系統是否已經準備好了,進展如何?您此前說道,能不能使用Android的作業系統是取決於美國政府,那麼下月發布的華為Mate 30手機是否還會搭載Android的作業系統?如果不行的話,是不是可以直接使用華為替代的手機作業系統?

梁華:在整個的Android系統,關於這一塊我們講了很多次。

我們的態度是如果美國政府允許,在產品當中一樣優先選擇Android的作業系統和生態。

如果說不能被允許,我們肯定也會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和生態。

至於說我們的新產品到底會搭載什麼作業系統,只有在發布時才能知道。

提問:你好,我是中國經營報記者。

剛才談了很多關於補漏洞的,任總在之前採訪時說大概有4000多個漏洞,到年底大概能補93%。

請高管梳理一下這4000多個漏洞到底是什麼,我們怎麼補?

梁華:應該說我們在整個美國對華為實施禁令之後,對我們的產品特別是主力產品進行了一些梳理。

我們看看這些主力產品裡面哪些能保證供應、哪些不能保障供應,對不能保障供應的就要改版,就要把它最後開發出來,滿足客戶需求。

我們是一個產品一個產品地做,有些不是很重要的產品可能就放棄了,但我們的主力產品就會去梳理,保障產品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生產出來,並供應給客戶,我們就是一個產品一個產品地去梳理。

華為公司的業務有連接、計算、智能終端,從這幾塊業務來看,應該說連接、計算這一塊基本上在梳理產品、補洞基本上補的差不多了,在保障主力產品的供應都沒有問題。

前面有很多記者朋友也問到了終端產品,終端產品怎麼補,我們正在加緊努力來解決,我們有信心來解決這個問題。

提問:關於美國的實體清單對華為5G網絡部署的影響,請問這個實體清單有沒有對華為在世界各地的5G部署產生影響?是否有獲得進一步的信息,美國的供應商什麼時候能夠從美國商務部獲得恢復供貨的許可?

梁華:整個5G的產品沒有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因為在5G產品裡面原來就做好了準備,所以在5G的產品以及供貨上面沒有受到影響。

即使在實體清單之後,我們一樣獲得了11個5G的商用合同。

剛才供應鏈主管講到的,在G20之後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產品恢復了供應,但是一些關鍵的並沒有恢復,還有很多關鍵的沒有恢復。

但是什麼時候能恢復?這個不是我們能猜測的,我也不知道,只有問美國商務部才知道。

提問:我發現這幾年的業績溝通會的時候都沒有提到華為雲這一塊的業務,其實華為雲也發展這麼多年了,請您大概介紹一下雲這一塊的業務收入如何?

梁華:華為雲業務應該說這幾年都是在持續增長的,包括今年上半年的增長也是比較快的。

你可能在我們財報里沒有看到,因為我們把華為雲業務放到了現在已有單位,就是計算與雲的業務板塊下面。

應該說在整個未來會整合為Cloud+AI+5G,華為雲會基於這樣新的多元化的計算架構,把不同的應用跑在不同的算力上面構築優勢。

華為會在整個雲業務裡面,應該說還會繼續跟現有的一些其他的業務共同來發揮優勢,給客戶提供服務。

怎麼樣有針對性的在多樣化的算力上面,比如說Cloud+AI+5G來構造新的計算架構來提供雲服務。

提問:美國對華為的禁令是否對華為在5G上的競爭格局產生影響?是不是因為這個禁令,讓華為的一些競爭對手可以抓住機會追趕華為?如果是的話,您覺得華為現在在5G上的優勢還可以持續多長時間?關於下半年營收的增速,是不是還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梁華:前面講過,5G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到供貨,目前在這方面沒有受到影響,因為我們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市場上面,5G取決於客戶的選擇。

5G網絡建設客戶有需求,華為有比較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我們願意很好地支撐客戶來建設5G網絡,通過5G網絡能有更多的商業應用。

我們下半年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因為我們說上半年有慣性,下半年業務到現在,應該說在整個下半年的發展一是取決於現在在產品上補洞,恢復的供應來保障供應。

另外是在其他的一些領域,包括在客戶介面、內部運營。

下半年整個增長的速度到底是多少,我現在還確實不好說。

但是對於我們全年整個公司的業績和整個公司的發展,我覺得還是有信心的。

但是你說增長比例最後會達到多少,我現在確實沒法回答這個問題。

提問:之前有一些生產廠商比如說像龍旗曾經有對外說過,他們一些機型的訂單因為實體清單這件事被砍了。

我們也想知道一下,現在華為的一些禁令已經已經停止了,華為的這些訂單會繼續恢復嗎?還有華為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生產線,我們之前也參觀了。

請問自家生產線和對外代工廠商的生產,華為是有多少比例的分配呢?

梁華:在這個過程中剛開始實施實體清單之後,確實在這裡面發生了,特別是對於終端的一些結構件,包括產品改版和結構件,可能給我們的供應商帶來了一些影響。

我們跟供應商的合作都是長期合作,我們雙方也會很好地、更好地配合,一個是面向未來,當然也會解決現有的一些問題。

我們跟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面向未來我們的發展我覺得機會還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會跟供應商共同來面向未來設計一些新的產品,在產品當中來加強進一步的合作。

同時在生產線裡面,根據我們的布局和產品特點會做好產能的規劃、生產線的規劃。

哪些是華為自己做,取決於我們自己不同的產品做的規劃,在這一塊很難說有一個具體的比例。

但是在一些高端的產品、新的一些產品,華為可能自己做的比例會多一點,因為我們要把它做成熟。

我們跟合作夥伴的合作,我覺得是長期的,雙方應該面向未來,也感謝大家在這一段時間共同的努力,既面向未來發展新的產品,同時在切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我們共同解決。

在未來我們還是會開放合作,華為會跟供應商包括合作夥伴大家共同合作,我們一方面是保障供應的穩定,同時也真正保障對客戶的交付。

提問:請問終端這一塊的大洞,你們具體是怎麼樣打算補?目前似乎集中精力在國內市場發力,然後採取了一些機海戰術。

下半年會不會有所調整?比如考慮會撤出一些海外的市場,或者在機型、價格上面做一些什麼樣相應的調整呢?

關於鴻蒙系統,從一開始在你們口中它是一個媲美Android的「備胎」,到逐漸現在任總比較明確提出了它並不是一個手機作業系統,而是一個IoT的系統。

似乎在你們口中,好像說它是什麼就是什麼,只要美國逼我們用,我們隨時都能用。

能不能有一些具體的實錘可以分享一下,比如說到底有多少人放在上面開發這個東西?或者說外界可能會質疑,這是不是只是你們對美國政府和谷歌來進行施壓或者談判的話術上的策略?

梁華:第一個問題,我們的策略還會依據產品,在全球市場對客戶供應產品、提供相關的服務。

當然具體到你剛才說的價格,我可能回答不了,需要我們消費者業務人員來回答。

但是我們在全球市場繼續提供智慧型手機和相應的消費者產品,我想這一塊我們不會變。

在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因為基於Android生態的不一樣,可能影響也不一樣,未來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也會根據相應的來制訂這樣的策略。

你剛才說到的鴻蒙系統,我們從剛開始來講鴻蒙系統,就是針對IoT物聯網做的作業系統,包括將來的自動駕駛、遠程醫療、工業控制等等方面,我們可能基於這個系統來進行的作業系統。

未來我們手機的作業系統是什麼樣,我相信我們在這一塊可能會基於不同的產品會來採用,不會像你說的僅僅是一個噱頭。

因為華為一定要做好長期發展的準備,在短期如果說美國政府允許華為用Android,我們應該還會選擇在手機裡面用。

如果不允許我們來使用的話,我們有能力,並且你們可能也會在未來的產品中看到,而不是說僅僅好像你說的是應對的談判策略和噱頭,我想不是這樣。

提問:剛剛有提到運營商的洞已經補的差不多,現在在做消費者業務的補洞,華為是否會有針對補救措施做內部的調整,比如將員工從通信設備、企業部門調到消費者部門,如果有的話現在是多大規模的調整?或者說我們還有其他的配套調整措施?

梁華:我們根據整個業務策略發展規划進行相應人力資源布局,我想這是任何公司都會做的。

華為也一樣,因為華為在公司內部,在ICT基礎設施業務、消費者業務之間,其實我們的核心技術能力很多也是共享的。

雖然我們說有很多補洞,不管在ICT基礎設施領域還是消費者領域,其實整個公司運作是平穩的,整個組織也是穩定的。

同時我們會根據業務策略進行相應的人力資源調整,現在整個組織的活力和員工的幹勁都是非常大的。

我們現在是在求生存中謀發展,華為在求生存中其實也會解決很多技術問題,同時在謀發展當中還有很多研究、探索的問題。

所以一方面是內部人才的脫穎而出,同時也希望外部的優秀人才加入華為,在這個歷史時期共同做好求生存中謀發展。

我們也希望天才能夠成批來加入華為,共同來迎接挑戰謀發展!

提問:許多歐洲國家正在探討在多個場景里禁止一些運營商購買華為的設備,請問這一情況是否有對華為的銷售造成影響?這裡指的是華為運營商的業務以及企業業務的一些設備的銷售。

梁華:可能會有一點影響,但我認為這個影響對華為上半年的業績影響是不大的。

我們現在跟在歐洲很多國家跟很多運營商,包括一些企業客戶還在繼續合作。

【友情提示】

中國經濟學人官方微信號(英文版)全新上線,

ChinaEconomist An English language periodical that publishes original academic papers and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ARM創始人:重啟與華為合作刻不容緩

近日,ARM聯合創始人之一Hauser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如果對華為的禁令繼續實施,Arm以及美國公司(ARM)將遭受長期損失,他表示,這一禁令,從短期來看,對華為的「破壞性」很大,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