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技術壟斷!首台10納米光刻機應運而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早期的晶片發展中,我國一直處於劣勢,但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晶片技術也逐漸拉近了與國外的距離。

其中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台積電這些晶片巨頭的深耕發展,讓我國逐漸擺脫「無芯」的困境。

​近日,據爆料稱,我國利用紫外線光源成功研發了22nm製程的光刻機,這是我國自主研發首款光刻機,可用於生產10納米級別的晶片。

相較於7nm雖然還是美中不足,但這卻代表著我國晶片技術得到了一個更好的發展。

眾所周知,不管是哪個行業的生產都離不開設備,而IC晶片對設備的依賴更強。

按照製作過程劃分,IC設備可以分為晶圓製造設備、封裝設備和測試設備。

按照製程技術劃分,晶圓製造設備又可劃分為光刻機、刻蝕機、CMP設備、薄膜沉設備和檢測設備等。

​而在眾多設備中,光刻機的技術指數顯然是最高的,光刻機技術一直以來都被荷蘭廠商ASML一手壟斷,與此同時,EUV製程也僅有ASML掌握該技術。

其他企業只有通過合作購買才能擁有此項技術,要想打破這種代加工模式,唯有實現自研。

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設備就是刻蝕機,刻蝕設備的難度較低,其中最有話語權的當屬中微公司,中微是我國集成電路設備行業的佼佼者,也被稱為「7納米晶片刻蝕機龍頭」。

刻蝕設備領域是處於高度壟斷的競爭格局,中微公司能實現彎道超車著實不易。

​中微企業從 65 nm到 14 nm、再到7 nm和 5 nm,中微一直呈現一個很好的發展態勢。

要想解決晶片這塊龐大的資源缺口,僅僅依靠一兩家企業是遠遠不夠的,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打破壟斷,才能應對突如其來的斷供危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