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電腦市場,戴爾與惠普背道而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混亂」一直是商用電腦市場的代名詞,它到底會走向何方誰也說不清楚。

作為行業的兩大巨頭,惠普和戴爾同樣飛奔在完全不同的路上。

來自德州圓石市的電腦製造商,戴爾今年早些時候收購了數據存儲巨頭EMC,成就了科技史上最大的收購。

而做為矽谷的標誌性企業之一,惠普(HP)則選擇了分拆,生生造出了PC和印表機製造商惠普公司(HP Inc.)和負責軟體與企業業務的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

戴爾和EMC相信廣泛且富有多樣性的產品組合將讓公司成為企業的一站式商店。

而惠普則認為分拆後的兩家公司船小好掉頭,更能專注於創新。

雖然兩家巨頭的處理方法正相反,但其背景卻完全相同,那就是商用技術市場正在不斷萎縮。

一方面,PC銷量連年下滑。

IDC的數據顯示,今年PC銷量可能會降低7.3%,市場規模萎縮至1610億美元。

另一方面,印表機市場多年前就已經停滯不前了。

而自2014年開始,伺服器、存儲和網絡硬體市場就一蹶不振,未來四年它還會以1.3%的速度繼續衰退。

當然,龐大的商用技術市場也有亮點,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數據中心硬體的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

IDC的數據顯示,各家公司購買此類硬體的熱情十分高漲,預計其年均增長率將達10.2%,2020年市場規模就將站上200億美元的台階。

此外,3D印表機的銷售也是商用技術市場的重要助力之一,2019年前,其年複合增長率將達27%。

在戴爾和EMC眼中,強強聯手後的公司能藉助自己在業界的地位賣出更多雲計算相關設備。

不過惠普企業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可不這麼看,因為此前它曾深刻體會過所謂的「業界地位」給自家公司帶來的惡果。

相反,作為兩家獨立公司,惠普更能鞏固自己在伺服器和印表機領域的龍頭老大地位。

「一旦公司規模過大,觸手過長,想快速反應起來就成了空談。

」她在採訪中說到。

戴爾和EMC的合併讓兩家公司可以優勢互補。

分析師認為,作為PC界老三,戴爾一直都不是家超級巨頭,而穩坐存儲業老大寶座的EMC則一直在向巨型企業邁進。

兩家企業聯手,肯定比單打獨鬥時的銷售情況好得多。

分析師認為,一口氣吃成胖子後,戴爾在與供應商談判時就擁有更好的議價能力。

美國瑞穗證劵集團總經理Abhey Lamba稱,伺服器、網絡和存儲市場向來不管牌子和特殊功能,真正好賣的產品就是那些低價的通用硬體。

「在商品市場,規模就是一切。

」他說道。

不過惠特曼女士並不贊成這一觀點,她覺得規模並沒有為惠普帶來什麼實際利益,要知道分拆前的惠普曾經是伺服器界的領頭羊,並穩坐存儲和網絡市場的第二把交椅。

戴爾兼并EMC,走向規模化之路也是風險重重,畢竟科技界的巨頭兼并成功的例子不多。

微軟兼并諾基亞,HP攜手Autonomy就是例證。

此外,這些兼并案的規模與戴爾購買EMC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

吞掉EMC後,戴爾直接背上了495億美元的債務,每年龐大的利息肯定會侵蝕戴爾的研發預算,而在科技界,不斷地研發創新是保持生命力的不二法門。

去年,EMC在研發上花費了32億美元,占自己營收的13%。

惠普公司CEO Dion Weisler表示,惠普的分拆讓公司重新找回了方向,而此前公司的大佬們眼中只有PC和印表機業務。

「在原來的組織架構下,我們根本無法開拓新市場。

」Weisler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分拆後,惠普公司遍開始進軍3D列印市場,該公司旗下的Jet Fusion印表機在工業製造領域還挺吃香。

今年6月,惠普收購了一家德國的3D掃描公司,為的就是進一步鞏固自家系統在3D列印領域的領先優勢。

惠普企業也有類似動作,自獨立後,它們的腳步也明顯加快,惠特曼女士說道。

全新的數據中心計算系統半年之內就開發完成了。

要問兩家公司為何會走向不同的道路,恐怕企業文化起了決定性作用。

高科技分析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認為,由於創立時個人色彩就非常濃厚,戴爾一直採用自上至下的管理方式。

而反觀惠普,則更注重團隊合作。

正是這樣的企業特色決定了,在應對變化的時候,雙方選擇不一樣的突圍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