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正式收購阿朗:物聯網時代再出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信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月15日,隨著諾基亞對阿爾卡特朗訊(下稱「阿朗」)156億歐元的收購案正式落下帷幕,全球通信設備商的座次重新改寫。

從2G時代設備商數量由15家縮減到4-5家的大浪淘沙,到如今4G、5G時代三大陣營五強爭霸的格局演變為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的三足鼎立,每一次市場格局大洗牌的背後都折射出通信技術的疊代。

面對產業大轉移的節點,從2G時代的霸主,到3G時代的失意者,諾基亞能否在物聯網時代重回巨頭行業?

如今說起諾基亞,它的標籤已經不是一家手機製造商,而是一家通信設備巨頭。

2013年9月,微軟以71.7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一代手機霸主的隕落讓無數人唏噓;2015年8月,諾基亞又將旗下HERE數字地圖業務以25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的價格賣給寶馬、奧迪和戴姆勒組成的聯盟。

如今,在諾基亞的總體銷售額中,負責電信網絡設備業務的NSN部門占比達到90%以上。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諾基亞在消費者市場的「撤退」,為其在企業市場的「進攻」獲得喘息。

據諾基亞計算,兩公司2014年目標市場之和比諾基亞單獨的市場擴大近50%。

按2014年至2019年預期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5%來計算,其市場價值將從840億歐元提升至1300億歐元。

與合併前的公司相比,新的諾基亞將擁有更為強勁的增長機會。

從單純的銷售數據看,這顯然也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按照五大設備商2014年財報,華為、愛立信、阿朗、諾基亞、中興的收入分別為為465.1億美元(非消費者業務的收入為344億美元)、292.7億美元、159.5億美元、154.1億美元、131.5億美元。

合併後的前三甲收入都在300億美元左右,第一梯隊三強鼎立之勢初步形成。

不過,體量上的膨脹並不足以為諾基亞拼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兩家公司後續在文化、管理、人員和體制等諸多方面都面臨整合難題。

同時,無線網絡正在從4G向5G演進,而5G與物聯網相輔相成。

面對物聯網時代的到來,諾基亞如何進一步明確轉型方向,顯得更加迫切。

如今,處於轉型焦慮中的設備商正通過不斷的「減負」、「聚焦」再造未來。

愛立信繼續轉身為提供軟體與服務為主的ICT公司;華為則大步跨界消費者市場,躋身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並提出華為終端要在5年內營收超千億美元的目標。

諾基亞對阿朗的收購開啟轉型新征程。

據介紹,合併後的諾基亞將提供一整套端到端的產品和服務系列,並將設立行動網路、固定網絡、IP/光網絡、應用和數據分析、諾基亞創新技術五個業務集團。

諾基亞表示,未來將專注於通信網絡設備和無線技術領域。

並致力於打造IP互聯世界技術和服務的全球領軍企業。

目前,諾基亞已經全面持續布局5G,產業化優勢逐漸凸顯。

此外,錯失了上一波智慧型手機爆發期的諾基亞在消費市場也正迎來新契機。

2016年,隨著和微軟的協議即將到期,諾基亞正蓄勢重返手機市場,演繹王者歸來。

而在虛擬現實、可穿戴設備等新風口,諾基亞也未缺席。

據悉,其研發的一款360°全景攝像機「OZO」,將在2016第一季度向北美顧客正式發貨。

萬物互聯時代,不同的企業選擇了不同的轉型路徑,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尚需拭目以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傳言終坐實,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

在經過之前的傳言以後,今天諾基亞終於正式宣布以 16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網絡設備商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也由此成為一個可以抗衡愛立信的網絡設備供應商,合併後的公司在全球無線設備市場的份額將達...

市場等不起諾基亞阿朗合併

在市場的下行過程中,格局改變往往來得更加徹底。日前,電信設備行業第四大廠商諾基亞與老三阿爾卡特—朗訊正式宣布了合併計劃,諾基亞擬以公開換股要約的方式收購阿朗全部資產。阿朗完全稀釋後的估值為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