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終於成為了一家「超級終端」公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2 年 9 月,信心滿滿的華為消費者 BG 總裁余承東在微博寫下:

自從負責華為消費者業務後,我們做了幾個大調整:1. 從 ODM 白牌運營商定製,向 OEM 華為自有品牌轉型。

2. 從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終端提升。

3. 放棄銷量很大但並不賺錢的超低端功能手機。

4. 啟用華為海思四核處理器和 Balong 晶片。

5. 開啟華為電商之路。

6. 啟動用戶體驗 Emotion UI 設計。

7. 確立硬體世界第一之目標!

但對於華為消費者 BG 尤其是華為手機業務而言,2012 年並不是一個好的年份。

這一年華為消費者 BG 全球銷售收入人民幣 483.76 億元,同比增長 8.4%,其中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 3200 萬台,雖然同比大增 60%,但是離年初定下的目標相距甚遠,因此消費者 BG 的一些高管當年的年終獎為零,只是領取了「從零起飛獎」。

7 年之後,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如果 2019 年不是因為不可控的美國制裁因素,那麼華為智慧型手機全年出貨量將會超過 3 億部,大機率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可以這麼說,2012 年他寫下的那些曾被認為是「吹牛」的計劃和目標,如今幾乎可以算作是實現了。

從做低端白牌手機,到坐二望一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大廠,華為終於成為了一家「超級終端」公司。

1

於體量巨大的華為而言,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占據了華為收入的一半以上:2019 年上半年,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為 2208 億元,占全公司營收比例達 55%。

而 2018 年全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營收占比是 48.4%,增長率是 45.1%,毫無疑問成為了華為最具動力的增長引擎。

▲ 華為 2018 年營收分布

如果這半年來能關注一些任正非的採訪或者講話,大概就能明白,華為之所會成為華為,一家終端公司,為何會成為一家「超級終端」公司?

今年 6 月,任正非在和數字時代兩大思想家喬治吉爾德以及尼葛洛龐帝對話的時候說:

人類社會創造分為理論創造、工程創造和市場需求創造。

中國在工程創造能力上是強的,在理論研究上還是弱的,要認真向西方學習。

西方經歷了幾百年的持續鑽研,比如說微積分的發明,在基礎理論發展上為人類做出了很大貢獻。

華為公司雖然每年投入巨額的科研資金,雖然有 8 萬多工程人員,但是沒有輸出什麼大的發明創造。

例如移動通信不是華為發明的,光纖通信不是華為發明的,IP 的傳送方法不是華為發明的,移動網際網路不是華為發明的,飛機不是我們發明的,汽車也不是我們發明的,馬車也不是我們發明的……。

我們公司在發明上對人類的貢獻還是小的,我們聚焦在工程能力上起到進步作用。

我們現在對世界上 300 多所大學、900 多個科研機構給予了支持,我們也想將來在理論創新上做一些貢獻…我們也要看看華為對社會的貢獻,在非洲極端貧窮的地方,在瘧疾、伊波拉、愛滋病流行的地方,在荒原上,華為都在奮鬥。

我們在那裡賺不了什麼錢,還是為了人類的理想而奮鬥的…因此,我們在為人類服務上多做一些貢獻,彌補我們在理論上沒有發明。

這段能看到任正非和華為本質格局的對話,說明了一個問題:和不少人意見中綁定愛國主題不同,華為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是很國際化的。

這點在華為業務營收上能夠得以體現:2018 年,華為海外業務和國際業務營收占比基本是五五開。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在「理論發明」上的不足,轉而聚焦於「工程能力」則決定了華為的發展方向:成為「超級終端」公司之前,華為必須先成為「超級工程」公司。

2

今年爆款的《流浪地球》體現出來的氣質,和華為的想法行為頗為類似,都體現出了中國在工程創造能力上的強大,行星發動機就是技術艱深(可控核聚變),工程宏偉(一座發動機就是一座城市),規模廣大(全球共有 12000 台)的工程樣板。

流浪地球計劃的本質,是讓渺小脆弱的地球在星系層面的災變面前,保留生機。

從 2012 年開始,華為所做的工作也可以這麼理解,那就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改變,華為自己掌握命運。

2012 年華為的 7 大調整,歸結起來,就是四個方面:品牌高端化,晶片自主化,渠道複合化,以及系統面向用戶體驗。

其中,涉及到華為智慧型手機乃至整個消費者業務核心的,就是 SoC 晶片和作業系統的技術,這兩類技術,也是產業裡面最能體現工程能力的,整個世界層面上,有能力做其中之一的已然是行業翹楚;兩個都能做還做得好的,更是鳳毛麟角。

從這點看,華為和蘋果理念一致。

華為完成鴻蒙內核技術驗證,鴻蒙系統開始孕育的同一年年初,任正非在內部講話就強調,要學習蘋果的生態黏性、服務體系。

蘋果每開一屆 WWDC ,iOS、macOS、watchOS 和 tvOS 多個系統的結合就更緊密一次,目標當然是多個系統和多種設備之間的無縫體驗,事實上,蘋果和蘋果用戶也確實因此受益。

鴻蒙系統從誕生之初,定位和目的就很明確:

能夠在不同硬體能力上進行部署,適配豐富的萬物互聯時代 IoT 時代能力的作業系統。

通過作業系統分布式軟總線讓同一個帳戶下的多種終端能夠實現硬體能力跨終端之間調用。

華為舉了這麼個例子:我們手錶上沒有攝像頭,我們可以用手機的攝像頭,我們覺得 PC 的攝像頭不好,可以用手機的,一個帳戶共享互用,系統硬體解耦,彈性部署。

站在智慧型手機產業如此成熟,5G 商用在即,物聯網設備潛力巨大,車聯網急需外力提速的轉型當口,以及國際關係上的各種不確定性,鴻蒙系統的出現,是時也命也。

3

比 Windows、iOS 和 Android 出現得都晚,就註定了鴻蒙系統能看得更遠。

同時,因為比 iOS 和 Android 出現得都晚,鴻蒙系統也只能往前看。

在晶片端,華為海思已經布局多年,從被噴到自閉的海思 K3V2,到追趕狀態的麒麟 920 時代,到如今可堪大用的麒麟 980 和麒麟 810,華為在晶片上的步調可見一斑。

並且,在麒麟之外,華為海思的新品產品線已經相當廣泛了:

麒麟手機 SoC 晶片昇騰 AI 晶片鯤鵬伺服器晶片巴龍、天罡 5G 通信晶片路由器晶片、NB-IoT 晶片,視頻解碼晶片等而即將發布的鴻蒙系統首款硬體榮耀智慧屏,或許能讓我們窺見華為「超級終端」公司的樣子:

硬體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上系統軟體也由自己定義功能上推陳出新,區別現有設備

榮耀智慧屏產品搭載鴻蒙系統自然無需多說,值得注意的是,晶片方面,榮耀智慧屏將採用麒麟 AI 晶片,鴻鵠顯示新品和凌霄 Wi-Fi 晶片的組合,這三款晶片都由華為海思自研。

終端種類的多寡不是成為「超級終端」公司的判別要義,核心供應鏈和作業系統的把控,以及對設備類型以及功能的前瞻性探索才是。

如果說行星發動機是宏觀意義上的,技術艱深,投入巨大和工程宏偉的話,那麼晶片和系統就是微觀意義上的浩大工程了。

有消息稱,華為內部參與鴻蒙系統研發的員工數有 5000 左右。

能夠和規模對應的,就是華為的「1+8+N」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

1 是智慧型手機,8 是指平板、穿戴、大屏電視、PC、耳機、VR、AI 音箱、車機等等。

圍繞著關鍵的八大業務,周邊還有合作夥伴開發的 N 個衛星,指的是移動辦公、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及智能出行各大板塊的延伸業務。

未來能夠支撐這種規模化的「1+8+N」戰略的核心紐帶,就是鴻蒙系統。

作為一個開源作業系統,華為是這樣給鴻蒙做營銷的:

鴻蒙 OS 聯接了萬物,打開了萬億級的巨大市場,選擇鴻蒙就是選擇未來。

至此,華為的角色含義又多了一層:一家作業系統公司。

並且這個系統主要是向前,承接了手機之外其他物聯網設備的系統需求,向後,它也可以用在手機和 PC 上。

鴻蒙和 Android 不同,也並非和 Android 競爭,它的對手(隊友?)其實是 Google 的下一代作業系統 Fuchsia OS。

在此之前,高通、三星、諾基亞、蘋果等公司的部分能力,華為已經兼而有之。

鑒於 Windows Phone 等其他系統的覆轍命運,不少人擔心的是,研發一個系統簡單,建立一個生態艱難。

從歷史大局上看確實如此,不過過往華為在全球市場的進展,不管是運營商業務,還是終端業務,無不是星星之火最終燎原,對於華為來說,最不需要擔心的,就是執行力。

況且,無論是方舟編譯器,還是「控制項標籤化,布局自適配」,都反映出了華為在掃除生態適配障礙上的事先準備。

所以,華為也能這樣說:

華為長期致力於包括晶片和 OS 在內的底層技術創新,把複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開發者。

在參與者近 6000 人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鴻蒙已經發布,開弓沒有回頭箭,這是華為這些年來最關鍵的時刻,絕大多數人關心生態參與度的問題;但華為關心的,卻是方向問題。

當鴻蒙發布的那一刻,便是方向真正確定之時,剩下的事情也許繁重,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難題。

那麼,在集齊「作業系統」這塊拼圖,擁有了建立生態的願景和可能性之後,華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超級終端」公司,同時,這家公司的國際化標籤也越發明顯,華為已經服務了全球近一半人口,現在它想服務更深入一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無愧於芯

01備胎戰略2018年初,海思上研所華征參加了部門春節座談會,會上對過去一個財年做總結,列出了各個部門和項目的營收情況。他發現光通信晶片的一個項目收入只有一丁點,可以忽

華為比蘋果早做晶片6年,為什麼卻被蘋果趕超?

首先要闡述的一個邏輯:時間先後與技術創新水平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只有隔代創新(即優於前者至少一個時代)才會引領行業發展。雖然華為先於蘋果研發晶片,但由於技術基礎、科技環境、經濟實力雄厚,蘋果可謂...

蘋果改變了世界 發財的卻是華為

2016年4月5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到訪日本華為研究所,在與員工見面談到蘋果時,任正非分析說蘋果在40多年的歷史中開闢了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世界第一台PC機是蘋果發明的;第二個時代,蘋果發明了動...

華為自研手機作業系統靠譜嗎?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則消息傳的沸沸揚揚:華為公司正在自主研發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對此,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表示,「谷歌打造的Android作業系統和生態極大促進了智能終端的發展並讓消費者受益,只要安...

華為,向移動而生這二十年

從國內手機行業的愣頭青,到穩坐國產品牌頭把交椅的一哥,華為以手機之名轉型到破局登頂,歷時不到20年。然而,誰曾料想高光時刻的華為,故事卻沒有我們所預判那般傳奇,更多的則是榮與辱相伴同行。多舛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