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從防禦到開放競爭 構築專利護城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通信產業是標準至上的技術產業,專利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來眾多通信產業企業重視智慧財產權,在全球專利排名不斷攀升,但很多中國企業也頻受專利之擾。

通信業作為技術驅動的行業,專利競爭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焦點。

設備商巨頭之間的互訴,中興華為頻遭美國貿易調查,小米等國產手機企業海外遇阻、高通專利處罰以及新專利模式等等,專利已經成為通信產業多事之區。

從防禦到開放競爭

2003年,華為公司在美國銷售路由器產品遭遇思科公司訴訟,歷時一年,雙方達成和解。

此案是較早引起關注的一例智慧財產權案,也被視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里程碑。

此後,華為、愛立信、摩托羅拉、中興等設備商專利混戰,夾雜著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貿易調查。

而中國企業也經歷了從被動挨打到主動出擊的過程。

2012年3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做出終審裁定,美國閃點專利經營公司訴中興通訊專利侵權敗訴。

當年3個月內,中興通訊連續贏得三起被稱為「最嚴厲貿易限制措施」的美國337調查終裁勝訴。

2014年,針對美國IDC公司濫用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領域的市場支配地位,華為向國家發改委提起反壟斷調查最終勝訴。

IDC作出的承諾包括,取消原來向國內企業收取的數十倍於蘋果、三星、諾基亞等手機企業的專利使用費,以及全面撤銷在美國對華為、中興通訊等企業提起的337調查。

2015年2月,國家發改委對美國高通開出60.88億元的罰單。

經過裁定,高通因為在無線標準一些必要的專利許可市場的絕對壟斷、壟斷支配地位的濫用以及反向授權等其他不當行為,嚴重違反中國反壟斷法。

在智慧財產權發展上,中國企業經歷了三個階段,智慧財產權防禦階段:快速增強中國專利實力,及合理運用中國市場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性,平衡公司面臨的全球智慧財產權風險。

智慧財產權攻守兼備階段:為了應對歐美市場區域高發的智慧財產權訴訟及談判風險,避免對市場經營造成重大影響衝擊。

智慧財產權開放式競爭階段:通過智慧財產權實現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合縱連橫,求同存異開展合作及差異化競爭。

在贏得美國閃點專利公司訴訟後,時任中興通訊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郭小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能夠勝訴是因為公司建立了業界領先的從採購到市場的全流程智慧財產權風險防控機制與合規管理體系,確保了產品的順利開發、上市和銷售。

同時,在經歷美國337調查、多家大型NPE及主要競爭對手的專利訴訟後,中興通訊已熟諳國際競爭尤其是IPR競爭規則,能夠靈活充分地在規則限度內,以智慧財產權法律武器抵禦各種風險。

郭小明的回答頗具代表性。

代表了在通信設備領域發展了30年的中興與華為等中國企業在與國際競爭對手的纏鬥中,逐漸樹立起堅固的專利圍牆。

有了這些專利儲備,讓國內設備商具備了與國際廠商實現專利交叉授權的基礎。

「專利交叉授權關係能夠保證企業在穩定的專利環境中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雷表示。

手機成專利密集地

在2008年高通與諾基亞專利侵權官司和解之後,移動通信領域經歷了短暫的平靜。

隨著昔日通信巨頭北電網絡的破產、專利打包出售,以iOS和安卓為代表的兩個陣營大動作頻出:蘋果、愛立信、微軟、索尼、RIM、EMC組成的臨時聯盟以45億美元天價中標,購得北電6000餘項技術專利;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獲得兩萬餘件專利。

在多輪競價中,專利的價值被重新發現,隨之而來的專利侵權訴訟也成倍增加。

期間影響較大的案例包括:蘋果與三星在多個國家展開的互訴;HTC與蘋果的互訴;愛立信在歐洲多國訴中興侵權,並申請禁售;華為與中興的互訴等。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官司對業界影響深遠,特別是使得各公司普遍對於智慧財產權戰略有了新的認識。

王雷表示,正因為手機專利領域技術門檻相對較高,權利人相對集中,因此很容易發生專利糾紛。

數據顯示,在移動通信領域,手機終端被訴的案件數是通信基礎設施設備被訴案件數的9倍。

多年來,國內廠商沒能充分積累通信領域內的各項基礎專利,而是通過壓縮人工、生產和流通成本的方式,提升利潤空間。

在這種「製造業思維」的引導下,國內廠商沒有與其他專利持有者實現交叉授權的資本。

在國內快速成長成為手機新貴的小米出海屢屢遇阻就是明證。

2014年愛立信在印度起訴小米專利侵權,導致小米一度被禁售。

業內人士表示,手機領域專利戰不可避免,而且是非常嚴重甚至致命的,沒有很好的專利基礎或專利應對方略,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構築專利護城河

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專利的價值,也開始布局專利策略。

多位在國產手機廠商工作的技術人員向記者表示,「現在公司對專利非常重視,我們也是絞盡腦汁提交專利。

在最新統計的國內專利申請前十名中,不乏新晉國產手機廠商的身影。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前十位排名中,中興3516件、華為3216件、小米科技3183件位居前四。

面向世界專利布局方面,PCT申請量作為全球公認的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2015年國內企業PCT申請受理量方面,華為以 3538件、中興以3150件、小米以546件、騰訊以365件居前十位。

管理學中有一個理論認為,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中,企業只有擁有核心的技術和能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才能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否則只能處於不利地位。

專利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高旭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以及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對國際化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全面。

他表示,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必須靠核心能力,靠智慧財產權。

他認為,以前我們的很多企業對於國際化的負面影響沒有太多認識,以為只要是能「走出去」就能在世界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競爭中逐漸認識到,僅僅加入WTO對企業的幫助並沒有那麼大。

目前國內企業在專利意識、專利水平、獲取專利的積極度上都有了顯著提高。

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專利申請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

通信企業成為其中的主力。

與此同時,要清醒的注意到,專利不僅僅比拼數量,更要比拼專利的質量。

王雷表示,根據通信產業專利的特點,對於專利的重要程度有一個劃分,按照重要程度依次為:底層技術、標準框架技術、保證實現的應用技術。

彌補在底層技術專利方面的欠缺是我國通信產業在未來發展中,最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上海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陶鑫良表示,中國通信行業整體提升專利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

陶鑫良認為,要完成轉型,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一是企業的創新活力沒有被激發出來,目前還主要是政府推動,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並付諸實踐。

雖然像中興通訊少數領先企業已經主動去創新,但大多數企業並沒有將創新變成一種常態。

二是在智慧財產權戰略上存在片面追求政績工程的行為,在智慧財產權戰略上必須實現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的轉變,應該把握未來核心技術的方向。

在知識經濟時代,智慧財產權的交易和博弈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制勝因素。

[整理編輯:中國測控網]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CK365測控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測控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4G市場成為移動技術專利戰主戰場

CNII網訊隨著全球4G網絡實現規模部署,4G手機逐漸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主流。在過去的幾年裡,全球範圍內頻繁發生移動通信尤其是4G LTE領域的專利侵權訴訟,美國、德國、印度、英國、中國等多個國...

智慧財產權布局先行 中興創新驅動發展

↑ 點擊上方「太客」關注我們在2016年的倒數第二天,高通與國內手機廠商魅族就專利使用情況達成協議,高通授予後者在全球範圍內開發、製造和銷售CDMA2000、WCDMA和4G LTE終端的付費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