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說清楚了:261家中企被納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5月15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允許美國禁止被「外國對手」擁有或掌控的公司提供電信設備和服務。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及其非美國附屬68家公司納入「實體清單」。

儘管有消息稱,美擬將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實施,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但這一舉措仍引發軒然大波,美方這一「黑名單」更是引起全球科技界的密切關注。



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什麼?對科技界有何影響?清單納入了多少中國企業?中企占多大比例?近年為何連續打壓中國5G?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等機構的負責人,且讓我們一探究竟。

 01

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什麼?

在出口管制方面,美國已經形成一套由商務部、國防部、能源部、國土安全局、司法部、國務院和財政部、國家情報總監等機構協同辦公的全面管制執法體系。

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兩大手段是出口管制清單和許可證制度。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工情報」的一份材料顯示,在出口管制體系中,美國國務院負責管理軍品管制,商務部負責兩用物項管制,其多數情況是以控制兩用為名,實施科技霸權,限制高技術產品向非盟友國家出口。

美國實施出口管制最重要的一大執法工具就是清單管理。

負責部門包括:財政部、國務院和商務部(如下圖)。



美國商務部主管出口管制的機構是產業與安全局(BIS)。

美國商務部對兩用技術實施清單管理,並以階梯式三大清單限制美國技術輸出,分別為:拒絕人員清單(DPL)、未經驗證清單(UVL)和實體清單(EL)。

其中以實體清單(EL)最為嚴格,被納入的原因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BIS通過限制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輸出,對於他國進口美國技術實施嚴格監控。

從目前被納入情況看,基本上是與被美國制裁的國家開展貿易的企業會被納入清單,與中國有關的主要是涉及伊朗的貿易。



「實體名單」(EntityList)用於BIS對於特定對象的出口限制,凡是落入該名單的實體均成為BIS限制出口的對象。

實體名單(Entitylist)這一概念是美國布希總統於1990年11月提出的增強擴散控制倡議(EnhancedProliferationControlInitiative,簡稱EPCI)的一部分。

實體名單於1997年2月首次發布,內容包括實體(企業,研究機構,政府和私人組織,個人以及其他類型的法人)的名稱、地址、受限類型等相關信息。

美國認為位於實體名單上的企事業單位等有較大的可能性把美國產品應用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恐怖主義或其他違背美國國家安全的活動,所以通過公開列舉此類當事方以實施嚴格的出口限制。

 02

被納入「黑名單」的後果是什麼?

「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被列入這個清單就失去了在美國的貿易機會,會遭到技術封鎖和國際供應鏈隔離。

」機工智庫研究員魯欣表示。

儘管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為進入清單的實體提供了申請取消的程序,但實際上,列入清單就意味著企業進入了「黑名單」,基本不可能從美國獲得《出口管理條例》所列物項和技術。

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法律法規,美國供應商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外國企業出口管制物項需要申請許可,但此類許可通常不被BIS批准,也就是說面臨美國供貨商的集體斷供。

目前,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管制物項中,信息安全類較多,管制並不嚴格,可以不用申請許可,直接適用許可例外。



而此次華為及其68家公司的處理方法就是推定否認,就是說壓根不批准許可,不僅不批准,其他公司轉讓也不行,基本是美國產品的全面斷供。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制裁清單很可能產生「隔離」作用,其間接傷害甚至遠大于禁止貿易往來的直接傷害。

由於美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處於強勢主導地位,歐洲、日本、韓國、我國台灣等科技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底層核心技術大多依賴美國,美國的制裁將使得被制裁企業的合作夥伴被迫站隊、劃清界限。

比如,5G等民用領域對產品的產能、功耗、性價比等方面的要求與軍工產品迥異,任何企業都很難「不計成本」地單獨完成產品製造的全流程,產業內技術交流、合作協同必不可少。

美國出口管制清單的殺傷力不僅在於對被制裁企業技術能力的直接限制,更在於對其「朋友圈」的間接清理。

 03

中國有多少家企業被納入美國「黑名單」?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的材料顯示,截至2019年5月17日,中國大陸被納入美國實體清單的公司有143家,香港91家,台灣1家,其他國家的華為子公司26家,中國企業總計261家,占美國實體清單總數的21.9%,僅次於俄羅斯,為實體清單涉及企業數第二大國家。

從2018年以來BIS修改實體清單情況看,附屬公司、分公司、子公司也會被同時納入:

2018年8月1日將8家中國實體納入,其中的5家研究所及其36家附屬機構被納入,這是BIS首次引入附屬機構;2019年5月13日,BIS將16個實體納入,包括在中國大陸和香港設有分支機構的4個公司;2019年5月16日,BIS將華為及其分布在全球26個國家(地區)的68家子公司納入實體清單。

此次新增是首次針對一個公司,而且是一個公司及其眾多子公司。



在針對中國5G上,實體清單有哪些措施?

除打壓華為中興之外,去年8月1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為由,宣布在美國政府「出口管理條例」名單(「管制清單」)中增加44家中國企業。

這主要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旗下多個研究院所,以及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河北遠東通信等公司。

據悉,此次名單波及多家微波射頻企業,對中國5G產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

被管制企業在中國5G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據悉,公布清單後,這些機構的美國射頻檢測設備供應商德科技(Keysight)、安捷倫(Angilent)第一時間撤離了技術支持人員,美國IBM公司、格羅方德公司、以色列塔爾公司(TowerJazz)也通知停止提供絕緣體上矽(SOI)工藝和鍺矽(SiGe)工藝的集成電路代工服務。

受制裁企業的技術研發和民用領域業務開展受到直接衝擊。

當前,全球5G進入大規模商用前的衝刺階段。

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經過多年積累,有望在5G時代實現厚積薄發。

然而,受制於基礎科研和工業能力的限制,相較於在國際標準、系統設備和網絡建設等環節的優勢,中國在5G中高頻器件等關鍵環節仍與國外存在巨大差距,這容易成為美國遏制中國5G的瓶頸。

 05

如何才能被撤出清單?

中興的慘重代價:交了122億天價罰款!

負責實體名單變更的機構為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ERC),該委員會為跨部門機構,由美國商務部主管。

納入實體清單的決定採取多數投票通過,而撤銷或修改決定則採取全票通過的方式。

撤出清單的代價可以參照中興事件。

2016年3月7日,BIS將 中興通訊 列入「實體名單」;2017年3月,雙方和解,中興通訊以6.61億美元的民事罰款以及一項7年出口權拒絕命令得以撤出清單;2018年4月16日,7年出口拒絕令被激活、生效,為解決拒絕令,中興通訊付出了總罰款17.61億美元(人民幣約121.58億元)、美國商務部派駐特殊履約協調人等高昂的代價。

但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納入清單的大背景與原因與中興並不相同。



2016年中興被納入實體清單是BIS在調查中發現中興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包括伊朗、朝鮮在內的受制裁國家再出口美國受管制產品,同時公司高管還支持法務部門制定並組織實施相關的風險規避方案。

而此時,國際社會都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框架下的伊核協議。

但此次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的背景則是,2018年5月8日,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與伊朗貿易的跨國公司逐步進入美國各類制裁的射程內。

所以兩者雖都涉及對伊朗貿易,但中興是在伊核協議下違法,而華為是美國單方面退出後被BIS認定的「違法」,兩者並不相同。

 05

美方給出的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的理由是什麼?

在美國單方面增加關稅、中方宣布反制後,2019年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保障信息與通訊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令,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隨後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

雖然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決定和川普同日簽署的行政令無關,而是和1月美國檢方向華為提出「違反伊朗制裁令」有關,但這個決定也獲得了川普的支持。

BIS公告稱:「華為已經收到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發出的13項訴訟,原由是明知並故意直接和間接向伊朗和伊朗政府出口、再出口、銷售和供應美國貨物、技術和服務(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但並未獲得財政部OFAC的許可;華為及伊朗子公司與他人一起明知並故意通過欺騙和不誠實的方式妨礙、損害、阻撓和回擊OFAC的合法政府行為」。

華為此次與美國財政部OFAC交涉較多,而美國財政部的金融制裁影響涉及銀行帳戶,嚴重影響企業的國際業務,所以美國此次BIS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與美國財政部的金融制裁是聯合實施的,企圖徹底切斷華為與美國、美元相關的業務。

06

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有何影響?

根據2018年底華為公布的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美國有33家,中國大陸25家,日本11家,台灣10家,其他地區13家。

其中,美國的供應商主要是半導體和軟體公司。

從華為的供應商名單來看,有近三分之一的供應商是來自美國。

《美國緊急經濟權利法案》和「實體清單」的發布,實際上是全面禁止了華為進入美國市場和美國公司向華為銷售產品,切斷了華為與美國的業務。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華為其他國家的供應鏈。

因為美國商務部BIS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依據的是美國《出口管理條例》,而該條例的特點是對外國的交易也加以限制,也就是「區域外適用」。

在該條例中有一個「美國最低含量標準」的規定,對不同出口管制產品設定了4種最低含量標準:(1)不設最低含量標準的物項,以高性能計算機為代表;(2)特定加密物項;(3)10%最低含量;(4)25%最低含量。

也就是,別的國家賣給華為的商品中,根據以上規定,如果美國企業的某些零部件和軟體在原則上包含10%或25%以上,有的甚至只要有美國產品成分,不管多少,那麼都會成為被管制對象。

換句話說,即使是韓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產品也將被管制。

如果違反,將被美國政府處以禁止與美國企業交易等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這樣看來,華為供應鏈所受到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美國供應商的那1/3。

07

華為晶片是否會斷供?

5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指出,華為之前每年至少買高通5000萬套晶片,從來沒有抵制過高通。

但同時,華為一直有「備胎」計劃,華為不會出現極端斷供情況。

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在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曾發內部公開信稱,超級大國毫不留情地中斷全球合作的技術與產業體系,做出了最瘋狂的決定後,所有海思曾經打造的「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的材料顯示,美國此次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對華為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晶片的採購。

除了前面所述華為全球採購的供應商外,華為自身也設計和生產晶片。

具體為五類:

1、SoC晶片(麒麟系列):手機SoC晶片一直是華為的主力研究,至2018年8月31日推出的麒麟980處理器以及預計2019年下半年推出麒麟985晶片。

2、AI晶片(昇騰系列):2018年10月10日,在華為HC大會上發布了昇騰910和昇騰310兩款AI晶片,分別採用7nm工藝製程和12nm工藝製程,同時採用了「達文西架構」。

3、伺服器晶片(鯤鵬系列):華為優化調整設計了其合作夥伴ARM授權提供的技術,在2019年1月7日發布了鯤鵬920以及基於鯤鵬920的泰山伺服器、華為雲服務。

4、5G通信晶片(巴龍、天罡系列):華為的5G晶片主要分為終端晶片(巴龍系列)和基站晶片(天罡系列)。

巴龍系列是手機終端基帶晶片,一直是華為手機的專用晶片。

5、其他專用晶片(路由器晶片、NB-IoT晶片、IPC視頻編解碼和圖像信號處理的晶片等)。

上述材料指出,目前,華為研發的主要是數字晶片,射頻晶片、高端交換路由晶片、高速接口晶片,數模轉換晶片、光通信晶片等方面還需要依賴進口。

同時,這些晶片也是國際對我國出口管制的產品。

由美國主導的瓦森納協議(WA)第三類電子設備中的模擬晶片、射頻晶片等是國外一直對我國「禁運」的物項。

在模擬晶片領域,ADC、DAC,特別是超高速(採樣率≥100Msps)晶片,是未來100G光通信、4G/5G基站、測試測量儀器設備,以及數字雷達等應用領域的核心器件,具有廣闊的應用和發展空間。

目前,全球ADC、DAC市場主要被幾家跨國大企業所壟斷,如ADI、TI、MAXIM、MICROCHIP等,其中,ADI市場占率最高,約為58%,TI占比約為25%,MAXIM占7%,MICROCHIP占3%。

在射頻晶片領域,市場也主要被海外巨頭所壟斷,主要公司有Qrovo,skyworks和Broadcom;國內射頻晶片方面,沒有公司能夠獨立支撐IDM(整合元件製造商)的運營模式,主要為Fabless設計類公司;國內企業通過設計、代工、封裝環節的協同,形成了「軟IDM」的運營模式。

 08

華為被暫停使用谷歌安卓系統?

美國實體清單發布後,5月20日,谷歌宣布「暫停」與華為的業務,該公司將被排除在谷歌的Android生態系統之外。

而在美商務部周一發布為期90天的臨時許可證後,谷歌隨即暫停取消華為手機部分功能存取權限的計劃,將繼續供應軟體。

任正非5月21日表示,作業系統華為會做、能做,但不一定是替代別人來做。

有分析稱,如果谷歌執行禁令,在中國以外的下一代華為智慧型手機中有可能無法使用部分應用程式和服務,包括谷歌PlayStore和Gmail應用程式。

此外,部分流行的谷歌應用程式可能從未來的華為手機中消失,因為這些服務不受開源許可的保護,需要與谷歌達成商業協議。



除了谷歌的Android生態系統,亞馬遜是唯一一家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非谷歌Android作業系統的公司。

不過,亞馬遜也是一家美國公司,所以華為也無法使用亞馬遜的應用商店。

華為的第二大市場歐洲業務,以及大幅上升的印度業務有可能都會受到衝擊,因為華為需要從谷歌那裡獲得這些服務的授權。

CCSInsight研究副總裁傑夫?布拉伯(GeoffBlaber)表示:「擁有這些應用對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歐洲等地區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

」這還只是谷歌一家「暫停」合作的影響,如果有更多的美國公司加入這一行列,其影響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影響不小。

09

封殺華為,對美國公司有何影響?

限制華為將會讓美國的5G發展落後,因為美國將被迫購買非華為的設備,這些設備沒有華為產品物美價廉。

最受苦的要數美國農村地區的中小電信商。

代表這些中小電信商的美國「農村無線網絡協會(RAW)」曾向美國政府寫信稱,由於華為設備價廉物美,上述企業已經產生依賴,如果美國政府執意要求更換供應商,需要提供補助。

全球供應鏈網絡讓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共同體,華為生產的不僅是手機或者電信設備,客觀上在組織全球性電信設備的生產。

華為在全球電信設備的市場中占有28%的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全球第二、三大巨頭愛立信和諾基亞。

華為的背後是相互依賴的複雜供應鏈,其中包括諸多美國企業。

如果美國禁止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或軟體,而且也禁止外國公司將含有美國零部件的產品賣給華為,肯定會影響華為的全球業務,進而影響全球整個供應鏈。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華為之前每年至少買高通5000萬套晶片。

有行業報告顯示,中國華為2018年從1.3萬家供應商那裡購買了價值700億美元的零部件。

其中,從美國公司購買超過11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包括高通和博通(Broadcom)的電腦晶片、以及微軟的軟體和谷歌的Android。

美國加大對華為的打擊力度,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在公布實體清單的當天,高通的股價收跌4%,該公司對華為的銷售額占其總收入的比例不到10%;華為的光學元件供應商NeoPhotonic當日暴跌20.63%,創4年最大跌幅;華為的銷售額占光學製造商Lumentum收入的15%,其股價暴跌近12%。

向華為供貨的其它美國晶片製造商的股票——包括Qorvo、Skyworks Solutions和Xilinx等等也紛紛出現了暴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