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海外科技企業被曝「斷供」,供應鏈或迎新機遇 圍困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針對華為的「緊急狀態」行政令、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5月20日美國政府又宣布對華為的禁令延遲90天以來,美國、歐洲、日本地區的科技公司都陷入忙亂之中。

在2018年華為92家核心供應商體系中,美國占到33家、中國大陸占到25家、日本占到11家、台灣占到10家、其他地區占到13家。

當前,這些供應商都開始評估自己與華為的合作是否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相關要求,一時間全球充滿了「斷供」華為的各種消息。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5月20日以來,已經有美國的英特爾、高通、賽靈思、博通、谷歌、微軟、DHL等,歐洲的英飛凌、Vodafone、EE、ARM等,日本的軟銀、NTT docomo、KDDI、松下、東芝等,台灣地區的中華電信、台灣之星等,先後被爆出「斷供」華為或暫停部分業務合作。

但關於DHL、日本松下、東芝等是否「斷供」華為,此後幾日還上演了眼花繚亂的反轉。

面對美國出口管制的系列後果,華為從上到下表現出非凡的戰略定力。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於5月21日接受《中國經營報》等國內媒體記者專訪時強調,華為已經做好了應對極端情況的準備,一些中層管理人員也告訴記者,影響有限。

而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區的員工留言稱,「外部壓力讓我們不斷進步」。

還有留言稱:「家人以前勸我離職,現在勸我不要當逃兵。

「斷供」與反轉背後

當前,為什麼會有各種「斷供」華為的消息在傳出以後被不斷闢謠,甚至是不斷反轉?或許是業界對「實體清單」的出口管制條款以及「禁令延遲90天實施」的內涵不甚明了。

君合律師事務所湯偉洋介紹,出口管制是美國政府實施經濟制裁的手段之一,是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和美國司法部(DOG)等政府部門,出於國家安全、反恐、高新技術保護等目的,限制或者禁止某些特定目的地或者公司實體,進口含有美國成分的產品的制度。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餘年間,有很多中國公司都曾經被列入「實體清單」中,最近兩年的著名案例包含中興通訊和福建晉華。

為了達成和解、換取移出「實體清單」的結果,中興通訊在2017年認罰8.92億美元,並接受了美國方面的監管。

湯偉洋介紹,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直接管轄所有的美國公民及美國法人,包括任何美國公民;非美籍的美國永久居民;根據美國法律設立的任何組織形式的實體;美國實體在美國以外的分支機構;身處美國的任何個人、分支機構、代表處或者辦事處,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中國企業已經設立了美國子公司,或在美國開設分公司、代表處或任何形式的分支機構,都將直接受制於美國出口管制規則」。

適用美國出口管制法的產品則包括出口前位於美國境內的產品;外國製造但包含25%以上美國成分的產品(如果銷往伊朗、朝鮮、蘇丹、敘利亞等國家,則為10%)、外國製造但源自美國技術的產品等。

也就是說,全世界供應商賣給華為的產品中,只要包含25%的「美國成分」,就被視同為美國公司的產品,必須一起遵守美國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禁令。

正是如此,才出現了「斷供」華為的消息不斷反轉的戲碼。

最典型的就是松下「斷供」華為的相關報導。

5月23日早間,路透社等外媒報導,日本松下宣稱將遵守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停止向華為出售部分組件。

到當日午間,松下中國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目前,松下集團向華為公司供貨正常,對網絡媒體上所提及的『斷供』等表述均為不實之辭。

」華為官方也向記者發來聲明,松下與華為「所有業務合作持續正常開展」。

到當日下午,鳳凰衛視、《環球時報》等國內媒體的駐日記者又從松下日本總部獲得不一樣的對外口徑,「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目錄,松下也會遵守,已在松下公司內下達通知,將按美方禁令,停止向華為提供某些零部件。

」松下日本總部最新對外口徑為,「本公司現在正在和華為公司進行沒有違反美國法令的交易」。

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日本東芝及德國英飛凌身上。

比如英飛凌在闢謠聲明中表示,「英飛凌交付給華為的絕大多數產品不受美國出口管制法律限制,因此這些供貨將繼續」;英飛凌還補充說,「只有來自美國的產品受到出口管制影響」,將重新調整供應鏈,靈活應對法規的變化。

台積電是華為海思晶片業務的重要代工廠,該公司的對外聲明也非常有代表性,「經初步評估後,應可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決定不改變對華為的出貨計劃,將繼續出貨華為。

」台積電企業訊息處孫又文還表示:「(出口管制)不止有25%規則,還有其他規則,我們有內部外銷管理系統追蹤與檢測所有出貨,來確保我們符合規則。

另外,美國政府關於「禁令延遲90天實施」的決定也意味著美國的出口管制「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原因是「華為及其商業夥伴需要時間來升級軟體、處理一些合同義務問題」。

不過,「禁令延遲90天實施」還有4項「限制條款」:一是涉及「現有網絡設備的運營維護」;二是涉及「現有手機的軟體更新」;三是涉及「現有設備、手機的安全研究、漏洞紕漏」等;四是涉及「5G標準開發」的部分。

根據前三條限制條款,2019年5月16日之前銷售的華為網絡設備、手機等,能夠採購美國的零部件、軟體用於產品的維護、升級。

根據第四條條款,華為在IEEE、IETF、ISO、ETSI、3GPP、GSMA、ITU等國際標準組織中進行的5G開發,可以採購美國企業的產品和技術。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華為已經在5G國際標準及產業鏈上建立了難以撼動的地位,如果在5G研發上限制華為,將大幅延緩5G標準進程,並有可能會導致5G標準分裂、增加整個5G產業鏈的成本,這對於志在「5G領先」的美國產業鏈也是難以承受的代價。

「備貨」與供應鏈新機遇

目前看來,對當前面臨的外部形勢,自2018年12月「孟晚舟事件」發生以後,華為早有預料和準備。

任正非在5月21日接受國內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我們公司,不會出現極端斷供的情況,我們已經做好準備。

我年初判斷這個事情(美國禁令)的出現可能會在兩年以後,因為總要等到美國和我們的官司法庭判決後,美國才會實施打擊。

這樣我們有兩年時間,足夠準備。

但由於『孟晚舟事件』,就把『導火索』的時間提前了。

任正非對記者說:「我們(今年)春節在加班,我春節也在慰問員工。

春節加班期間,僅僅是保安、清潔工、餐廳服務員,國內就有5000名服務人員供應我們的『戰士』。

」這些「戰士」,主要任務就是加班加點為公司備貨。

任正非透露,「前天晚上(5月19日),徐直軍(華為輪值董事長)半夜兩三點打電話給我,報告了美國供應商努力備貨的情況。

今天(5月21日),美國的企業還在和美國政府溝通審批這個事情。

(因為)我們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公司要繼續賣產品給華為的話,都必須要拿去批准。

也就是說,充足的「備貨」是華為面對美國出口管制的第一道防線。

根據《金融時報》等外媒的報導,「孟晚舟事件」以後,華為備貨周期已經從6個月~9個月擴大到1年~2年,亦即華為按照1年~2年之內生產不中斷的標準一直在積極「備貨」。

對於當前出現的供應商「斷供」等情況,華為方面也都做出了理解和大度的表態。

比如對於ARM為了遵守美國法規而暫停與華為的業務往來,華為方面已表示,有信心能夠解決晶片設計合作夥伴ARM暫停合作的問題。

目前用於華為旗艦手機的麒麟980和下一代麒麟985以及用於華為泰山伺服器的鯤鵬920晶片,都是基於ARM V8架構開發設計的,ARM V8的永久授權至少可以確保華為伺服器、手機等產品線今明兩年不至於無米下鍋。

ARM V9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將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形勢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也需華為另闢蹊徑找到解決方案。

總體上來說,華為需要在「備貨」緩衝期內找到重塑產品鏈各環節的解決方案,但前景並不都是悲觀的。

比如,谷歌表示將遵從美國政府的命令,儘快切斷對華為在多種安卓硬體和軟體上的支持,並不再向華為授權提供除了「開源源碼許可」之外的技術服務。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已表示,華為自研手機作業系統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在明年春天面市,而且該作業系統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等終端,做成統一的作業系統。

更讓業界驚喜的消息是,葡萄牙第三方安卓應用供應商APTOIDE的創始人特雷森多斯已經公開表示,谷歌中止與華為合作,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機會」,「我們正在與華為談合作」。

APTOIDE在全球擁有超過2億活躍用戶,平台應用程式超100萬款,累計下載量超60億次。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該公司與華為達成合作,將有效降低谷歌中止合作對華為海外市場的影響。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APTOIDE不會是唯一一家想與華為達成合作的公司,原因很簡單,谷歌能夠提供的服務幾乎都有對標的公司,騰出位置以後自然會有其他競爭者來占領。

目前,作為全球第一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全球第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是如此賺錢,在出現部分美國、歐洲的供應商不得不中止與華為合作的情況時,一定會有另外一批合規的供應商從中受益。

比如,美國InterDigital公司近日就公開對媒體表示,華為被加入「實體清單」並不妨礙該公司與華為簽訂專利許可協議,因為該公司的專利涉及公開的技術,超出了美國出口管制法的範圍。

另有媒體披露說,韓國三星在美國川普政府發布對華為的禁令之後緊急開會,因為「加入存儲器大廠美光不能出貨給華為,這或許是三星的機會」。

即便在業界認為最難繞開美國供應商的晶片設計必須用到的各類IP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領域,深圳大普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EO楊亞飛分析認為,「華為每年做很多款晶片,之前肯定與一些公司談下了一攬子的方案,而且EDA工具可以一次性買斷,即便後面不能合作了,最多就是現在使用的軟體不能升級、沒有技術支持了,但仍然可以使用。

國內也有華大九天、芯禾科技、廣立微、博達微等EDA廠商,儘管這些廠商與海外廠商還有差距,而且更多追求在EDA的某些點而非面上的突破,但楊亞飛仍然看好華為在國內培養供應商,因為華為目前的體量可以幫助一大批國產廠商快速成長起來。

另有媒體披露說,以往國內EDA廠商千方百計向華為研發人員推薦自己,但是很難獲得機會,前不久華為研發人員甚至主動打電話跟國內EDA廠商談合作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企對華為斷供後 首家歐企無奈跟進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川普政府對華為美國供應商的一紙禁令,讓大洋彼岸一些歐洲公司也不得安寧。《日經亞洲評論》20日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德國晶片製造商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

回應美國極限施壓,任正非為何提到原子彈?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崔爽從硬體到軟體,美國禁令把華為送上風口浪尖。5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要求美國企業禁用華為設備、並對華為斷貨。英特爾、高通、賽靈思和博通等...

美國之後,德國也補刀華為?1億美元沒了?

自去年年底以來,美國以安全為由在全球範圍內遊說各國,企圖阻止各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以此來打擊華為。然而,最近美國發現這一戰略已經徹底失敗,於是又準備從供應端下手。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科技巨頭谷歌...

華為冷對美國「臨時豁免」

「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對我們沒有多大意義,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針對美方延遲90天實施出口管制禁令的做法,華為創始人任正非21日接受採訪時回應道。他還表示,美國政客的做法低估了華為的力量,華為...

華為自有手機作業系統再曝光,很快推出

今天,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接受了央視採訪,回答了多個熱點問題,並表達了自己對於華為的許多看法。任正非表示,我們家人現在還在用蘋果手機,蘋果的生態很好,家人出國我還送他們蘋果電腦,不能狹隘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