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子公司正式大幅裁員,華為回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台媒稱,華為研發子公司「未來為」科技公司(Futurewei)7月22日正式宣告裁員,這波裁員將影響到該公司850名員工中的七成。

台灣鉅亨網7月23日報導,「未來為」科技公司是華為在美國的一個研究機構,在美國矽谷、西雅圖、芝加哥及達拉斯地區的辦公室有數百名員工。

報導稱,「未來為」科技公司員工表示,華為中國總部已發出一份裁員名單,旨在取消任何開源項目、與華為近期產品相關的項目,以及任何關鍵技術的研發。

針對裁員一事,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境外媒體採訪時表示,原本華為計劃在今年為其投資6億美元用於產品研發,但是受「實體名單」影響,這家子公司將來不能把任何研發成果發送給華為,並且其員工也不得與華為的員工進行任何聯繫,因此這使得華為難以管理與這家公司的合作,並且未來華為與這家公司的聯繫要取決於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態度。

參考消息網了解到,針對「未來為」科技公司裁員一事,華為在《關於Futurewei業務調整的媒體聲明》中稱,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華為公司及其下屬的68家子公司納入「實體清單」,直接對「未來為」科技公司的業務運營帶來很大的限制。

因此,「未來為」科技公司不得不對業務範圍作出調整,並於2019年7月22日起,裁員600餘人。

華為表示,「未來為」科技公司是華為公司於2001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註冊成立的子公司,2018年研發投入為5.1億美元。

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對於受影響的員工,我們將給予包括工資和福利等在內的離職補償。

「未來為」科技公司將繼續嚴格遵守美國本地法律法規運作業務。

資料圖片。

新華社

【延伸閱讀】任正非:2019年華為手機出貨預估2.7億部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台媒報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表示,2019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2.7億部。

台灣《工商時報》7月22日援引雅虎財經報導了上述任正非受訪內容。

報導指出,近年華為手機出貨量飛速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為1.53億部,2018年超過2億部。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預計華為有可能在7月底前重新取得谷歌的GMS認證與授權,因此上調2019年華為手機出貨量至2.6億部。

他表示,第一個原因是華為在大陸市場的占有率提升,另一個原因是華為中低端機型在海外市場銷量重新增長。

華為巴西公司今年4月30日在聖保羅舉行智慧型手機P30 Pro和P30 lite的新品發布會。

( 新華社)

(2019-07-23 00:18:01)

【延伸閱讀】華為保住全球第一,但是日媒這樣說——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日媒稱,從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基站)的全球出貨金額份額來看,中國華為技術繼2017年之後守住了首位的寶座。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7月22日報導,美國以安全保障方面風險為由,呼籲各國在新一代通信標準5G中避免採用中國企業的通信設備。

華為雖然處在這種逆風之下,但該公司在歐洲和亞洲等現行標準4G領域掌握較高份額,保住了第一位寶座。

英國IHS馬基特公司統計顯示,從2018年手機基站的出貨額來看,華為確保了30.9%的份額,維持了首位。

份額提高了3個百分點。

第二位是瑞典愛立信,份額為27%。

第三位是芬蘭的諾基亞,為21.9%。

前三的企業和名次與上年相同。

這三家企業掌握近八成份額,移動通信基站市場正在形成壟斷。

報導指出,移動通信基站每10年發生一次通信方式的代際更替。

自2018年下半年起美國的部分地區率先啟動5G的商用化。

不過,據IHS馬基特公司統計,在2018年的手機基站出貨額中,5G產品的影響微乎其微。

2018年處於「兩代之間」,市場整體縮小,出貨額比2017年減少約45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

由於這種背景,在現行標準上掌握較高份額的華為保住了首位。

但到2019年,世界各國的5G商用化全面啟動,華為或將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報導同時指出,雖然面臨著逆風,但目前華為的5G商用合同正在增加。

據華為表示,截至7月與世界30個國家簽署了50項5G商用合同。

很多國家的5G以現有的4G設備為基礎進行建設。

有觀點認為在4G領域掌握較高份額的華為處於有利地位。

今年4月3日,在德國漢諾瓦,一名參觀者手持華為展區展出的一個5G小基站。

(新華社)

(2019-07-23 00:18:01)

【延伸閱讀】任正非:華為有能力完全擺脫對美國依賴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境外媒體報導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談及如何看待與英特爾、高通、美光等在內美國公司的未來夥伴關係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允許這些公司繼續供貨,我們會繼續向他們購買產品,儘管某些領域華為已經開發出可以取而代之的競品。

台灣《工商時報》7月22日援引雅虎財經的報導稱,任正非透露,在「麒麟」已經有完整晶片解決方案的前提下,華為去年依然採購大量高通晶片。

2019年,公司授權消費者業務可以採購足量的高通晶片。

任正非強調,他這麼說想表達的是,沒有高通華為依然可以生存,畢竟自家的晶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做越好,不過,公司仍致力於繼續保持合作夥伴關係。

至於英特爾,任正非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英特爾能繼續供貨助華為保持領先地位,華為也會繼續向其大量採購產品。

報導稱,任正非表示,他認為華為目前完全有能力擺脫對美國核心產品的依賴,未來即使美國公司不再為華為提供設備,華為的生產不但不會停下來,反而還會進一步提高,因為此舉對於華為來說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

報導介紹,針對華為在美國的子公司「未來為」(Futurewei)出現的裁員一事,任正非表示,原本華為計劃在今年為其投資6億美元(1美元約合6.9元人民幣)用於產品研發,但是受「實體名單」影響,這家子公司將來不能把任何研發成果發送給華為,並且其員工也不得與華為的員工進行任何聯繫,這使得華為難以管理與這家公司的合作。

在回應外媒提問時,任正非說,未來華為依然會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公司權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科技來電:華為與蘋果的實力差距有多遠?

<822期>智電網訊: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爆炸性普及是從2013年底開始的,那時距離現在不過才四年左右,在這期間,出現了售價一千元以下的低端智慧型手機,用上了4G通信技術,智慧型手機體型變大,還不...

華為離開美國的晶片會怎麼樣?

華為離開美國晶片會怎麼樣?目前來看,華為離開美國晶片的話,不一定會倒下但日子會非常的難過,至少營收會立馬下家很多。華為在國內算是一個巨無霸的科技公司,但像大多數通信整體方案解決商一樣,各種零部件...

美國科技巨頭突然向華為伸出橄欖枝

參考消息網5月23日報導最近幾天,美國科技巨頭紛紛表示要對華為「斷供」,但如今,事情似乎正發生微妙變化。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科技公司交互數字公司5月20日表示,儘管美國禁止向華為出售晶片和軟體,但...

任正非:華為有能力完全擺脫對美國依賴

境外媒體報導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談及如何看待與英特爾、高通、美光等在內美國公司的未來夥伴關係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允許這些公司繼續供貨,我們會繼續向他們購買產品,儘管某些領域華為已經開發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