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高峰論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真相

科技紅利及方向型資產研究

2017年IC China會議順利舉行,會議嘉賓就中國光刻機攻堅歷程、正確看待中國IC產業差距、中國IC產業發展模式、中芯國際發展歷程等議題發表演講之會議紀要如下:

一、中國首套高端光刻機曝光系統研發歷程回顧

科技部原副部長 02專項光刻機工程總指揮 曹建林教授

集成電路本質還是製造業,目前最弱的環節還是在設備,目前國內也設備廠商也開始逐漸壯大,中道部分設備廠商已經有亮眼表現,前道設備也開始進入市場。

我們做沒做光刻機?什麼時候做出來?

在LED、封裝領域的光刻機已經開始進入市場,前道的光刻機也正在做,難度高於其他好幾個數量級,超精密製造設備,精密光學皇冠上的明珠,國內一直有單位在攻關,科學院是主力。

圖表:光刻機項目立項情況

我個人認為發展中國家製造業發展可以分為四步:整機/終端-人民生活直接需要,有志氣的民族接下來會往上走,做一般加工製造包括設計,接下來做核心元器件、基礎設備,第四步攻關關鍵加工檢測設備、關鍵材料、集成軟體。

可以說產業規模越做越小,難度由簡單到複雜。

對於中國每個層面都很重要,都應該做大做強,我們這次展覽會四步都有。

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判斷在於能否走到四步。

中國現狀目前第一第二階段已經成功走完,第三個階段正在大步進行並取得很多成果,第四步才剛剛開始,是很長的歷史過程。

展覽會上做了193 nm光刻機1:1的模型,檢測結果全部達到要求,希望在明年春節前完成驗收交付。

光刻機核心部件在於物鏡系統,是最為複雜、精密的光學系統,催生超精密光學技術,07年啟動90nm節點曝光光學系統立項論證,08年啟動。

物鏡系統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物理研究所,照明系統主力由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專項一期投入近6億元,建立物鏡超精密光學研發團隊及平台。

攻堅難點包括光機系統協同設計與集成裝調、精密結構設計與裝配、精密機加與測量、精密電控與環控、精密儀器技術與應用等,技術要求比原來高1到2個數量級。

在設計階段和製造集成階段都提出關鍵技術要求,確保可製造性,核心指標由WFE RMS和Distortion,全面分配各環節公差。

2012年具備90nm節點基本條件,幹了兩年完成物鏡的集成裝配,15年完成裝配,其後開展物鏡測試台進度提升,2016年物鏡系統交付、測試結果完全滿足指標要求。

17年4月90nm節點ArF照明系統成功交付,17年7月曝光光學系統首次曝光實驗成功。

10月在整機環境下通過驗收測試。

28nm目標兩年後拿出來,EUV明年開始作為主攻方向。

圖表:關鍵節點與進度情況

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3歲,碩士以上學歷71%,我們聽到太多聲音說光刻機我們幹不成,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出來,戰術上必須重視、有足夠投入,重視和支持必須全方位,創造發展大環境。

市場是中國難得的優勢。

二、正確理解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存在的差距。

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 魏少軍教授

1)是好得很還是糟的很?

國內媒體樂觀報導太多,一片歡騰;也有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忌憚發展,也有人懷疑中國IC產業能否成功。

2)如何看待製造工藝技術差兩代?

從02專項啟動差兩代到現在還是差兩代,但是不能簡單從工藝角度來看,但是我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有本質發展。

自主半導體設備開始進入市場,2009年設備0.9億美元到2016年64.6億美元,自製半導體設備比例也上升到16%左右、2016年12億美元。

半導體材料市場只有中國始終保持正增長,2008年16.7億漲到2016年超過90億。

圖表:材料進展情況

整個工業基礎有著重大變化,差兩代是現實,但是背後含義完全不一樣。

3)如何看到集成電路進口額超過2000億美元?

確實一直在2000億美元以上,但是不代表我們自己用了2000億,從全球來看中國占世界市場27%,930億美元,這是自己用的,其他絕大部分隨著整機組裝完成出口了。

從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專用邏輯電路和存儲器,進口中有1500多億美元在存儲器和微處理器/控制器。

放大器和其他器件在逐漸替代。

其中存儲器2013-2014年,從460億美金增加到20多億美金以上。

我們經常擔心我們的工藝受制於人,但是也要看到中國電子工業占全球比重持續增加,我們中國整機製造商消費的晶片還會逐步提升。

所以說擔心每年進口太多是個偽命題。

4)如何看待自主產品占比過低?

中國集成電路產品全球占比很小,主要是設計業產值與全球進行比較,只占全球7.3%,意味著其他部分還要靠進口。

中國設計業年均複合增長率45%(1999-2006),今年上半年仍然超過20%,設計業會接近300億美元,相當可觀。

產品自給率去年達到26%,比2012年翻了一倍。

要正確看待自身產品發展,自己有信心。

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高速增長的勢頭。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4335.5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同期全球銷售增長率為2%~3%。

去年我國三業實現三個第一次:設計業第一次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晶片製造業增長速度首次超過設計業、三業均第一次超過千億規模,意義重大。

設計業情況分析:設計水平達到14nm。

企業盈利達到503家。

全產業銷售額達到1518億元,增長23%。

排名前2的企業進入全球設計行業前十。

5)人間正道是滄桑

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全球GDP與半導體增長率有顯著相關性。

未來若干年,中國將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同時要堅定不移轉向以產品為中心。

目前投資到位、研發投入嚴重不足。

高端晶片必須面向主戰場,占領市場容量95%的主戰場。

在演講最後,魏教授總結說: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異軍突起、正在蓬勃發展,同時也伴隨著各種挑戰。

有些人認為我們的產業發展「好得很」,也有一些人認為「糟得很」。

我們在肯定自身進步的同時,即要看見自己存在的差距,更要對存在的差距有正確的認識。

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在一些顯性指標上也許進步不快,但如果從各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發展狀況來看,就可以得出,過去10年我們不僅保持了比國際同行更高的發展速度,而且穩步提升了我們的發展質量。

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各種質疑、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一是要對自己的發展有清醒的認識,二是要保持足夠的定力,不忘初心、下定決心,三是要緊緊圍繞產品,以產業發展為重心,高端通用晶片必須面向容量95%的主戰場。

三、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創新模式思考

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丁文武

在市場需求拉動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產業規模穩步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骨幹企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在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設備均有明顯突破。

同時資本運作漸趨活躍,產業發展信心得到極大的提振,各地設立地方基金意願強烈,國內企業和資本走上國際併購舞台。

第四個是國際合作層次不斷提升,高端晶片和先進工藝合作成為熱點。

IC產業對外依存度仍然強烈、進出口逆差仍然巨大。

2020年目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基本建成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

圖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概況

圖表: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關於摩爾定律的在定位問題:摩爾定律本身需要附加龍頭大企業的研發能力、投資能力與實施能力等外部作用才能夠成立。

我們研發能力和投資能力與國際龍頭企業差距還很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摩爾定律是一個富人定律,而且要求越來越高不可攀。

這一情景還得延續若干年,什麼時候可以遵循?到國內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梯隊時,才能說這樣的話。

圖表:資本運作情況

關於IDM與foundry發展模式問題:從歷史來看,在909工程之前一直是IDM模式,隨著產業發展於需要自然而然出現三業獨立存在的分工模式。

市場分工有需要,就有存在的道理,沒有必要強求只發展某一種模式。

地方政府、社會資本、產業主體的利益一致性也是發展模式的一種選擇。

關於彎道超車:彎道超車的條件就是有創新,要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

如果和別人不在一個起跑線上,落後太多,彎道超車的可能性是很渺茫的。

圖表:大陸各類在建及擬建12寸線

關於集成電路成果轉化:科研成果與形成生產力是一脈相承的,目前有些脫節,必須得到應用才有用,所以必須加強集成電路成果轉化的力度、加強產業和資本有機結合,通過資本的力量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四、中芯國際:開放合作 共享共贏

中芯國際 SVP TD 季明華

目前中國在主要電子產品上製造輸出全球占比都超過了50%,中國半導體的主要廠商也開始出現在設計、製造、封測的前十名單。

圖表:中國IC消費占比高

技術面上,集成電路的製造驅動因素包括低功耗高性能需求、以及智慧型手機、物聯網、可穿戴等需求增長。

FinFET優點:低功耗、高性能、更小的成本和尺寸

技術遷移在加速,以及主要的驅動因素為mobile、iot、automotive/industrial、infrastructure

圖表:SMIC產線產能情況

圖表:資本支出持續加大

SMIC目前技術情況

在不同市場業務布局情況

五、當前形勢下謀求中國半導體產業進一步發展

上海兆芯 傅城 博士

目前形勢:國際半導體產業內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包括美國發起301調查同時SIA迅速發聲支持,全球半導體市場併購降溫。

歐美減稅計劃或致中高端製造業回流。

全球半導體市場逐漸向亞太地區轉移

仍有不足:intel在2014年、2015年每年研發費用占比達22%、24%,我國製造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比低於12%,設計企業低於15%。

目前全行業從業人數不到30萬。

半導體產業一直是技術、資金、人才三重密集的產業,同時也是現代社會的基礎支撐產業。

長期不斷的持續積累和深耕,不但是國家處於產業安全與發展戰略的需要,同時對於每個細分行業也是企業長期發展的積累。

過去我們對半導體的理解是零星的、單點的,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對產業的認知更加全面。

在國家才能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背後,人才的積累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我們需要大力、均衡的培養半導體人才。

半導體應用細分越來越多,器件整合度也越來越高,焦點從量大面廣的主流晶片向高附加值的晶片產業延伸。

當前需要占領的產業制高點仍然是大存儲器、大CPU、先進工藝,同時設備、材料和自動化輔助設計工具也會在未來十年得到大力發展。

產業模式上國家也需要尋找時機打造IDM做垂直整合。

兆芯做到虛擬IDM模式實現優勢共享;具備IP核完全自主研發能力;x86兼容路線,軟硬體生態完善;無縫替換國際晶片;通富與華嶺與兆芯合作開發封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全景掃描

如果以2000年國務院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標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真正起步階段,2014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推進綱要》)則是一台強...

半導體晶片產業呈現三大趨勢

筆者調研了解到,從全球來看,半導體晶片及相關領域持續的技術進步推動了現代信息通信產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其本身也發展成為一個包含了設計、加工製造、封裝檢測等各主要環節、年銷售額3000億美元的龐大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