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晶片馬雲先行一步,稱霸要花數10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誰能想到在「美國制裁中興」事件里,阿里成為這波熱點中的另一個關注對象。

繼昨日阿里達摩院自研神經網絡晶片後,今天阿里又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

將在更大層面統合科研力量,從晶片核心技術能力上實現突破。

此前,中興事件再次警醒了中國企業和中國人,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鏈,對中國來說至關重要。

而阿里巴巴在這個時間點宣布此事,也是十分微妙。

毫無疑問,收購中天微這一動作就是阿里在為自己的AI晶片布局做打算,而在這之前,阿里就已經在這個領域做了很深的布局。

去年 10 月,馬雲在2017雲棲大會上發布了 NASA 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並宣布並在三年內集團研發投入1000億人民幣,而晶片技術就是該項目多個中長期技術研究領域之一。

而在這之前,阿里巴巴就已經在2015年與中天微有過深度合作——面向物聯網各細分領域開發雲晶片(Yun on Chip)架構。

2016年1月,阿里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中天微成立於於2001年,總部位於杭州高新區。

目前中國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致力於32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CPU、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集成電路設計。

截至目前,基於C-SKY CPU的SoC晶片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7億顆。

中天微擁有針對各種嵌入式應用場景的CPU業務線,目前開發了7款嵌入式CPU,覆蓋高中低嵌入式應用,能夠以ing用語物聯網、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網絡和通信、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

而這裡,就有個關鍵技術來源Mcore。

根據維基百科,摩托羅拉mcore是由摩托羅拉開發的低功耗精簡指令集架構。

後來到了2000年左右,摩托羅拉把這個架構贈送給中國政府,之後浙江大學的嚴曉浪教授就承擔起了這個課題組,這就是中天微的前身。

之後多位浙江大學的博士生投入到了這個項目當中,才成就了現在的中天微。

此外,除了中天微在 2017 年下旬短短三個月里,阿里機構或阿里系就大手筆投資例了三家 AI 晶片公司,包括耐能以及此前的寒武紀(2017 年 8 月)與深鑒科技(2017 年 10 月由螞蟻金服領投)。

再加上 2016 年 11 月投資的可編程晶片公司 BarefootNetworks 與 2017 年注資的翱捷科技(ASR),阿里不知不覺已經高度滲透晶片研發領域。

比如,針對伺服器端,寒武紀會出售自己的晶片。

深鑒科技主要聚焦於安防。

耐能的定位是終端人工智慧的技術提供廠商,現在主打輕量級的 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晶片,主要布局智能家居和物聯網。

而寒武紀成立尚不足一年,阿里就第一時間給出投資意向,由此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靈敏嗅覺。

阿里投資總監謝鷹在接受國內媒體專訪時透露:「當下業務關係並不強,但我們認為會對行業未來產生影響的也會投」。

目前阿里已從世界最大的電商平台轉變為集零售、金融、技術、物聯網等服務為一體的商業基礎設施平台。

而晶片技術,會是阿里商業基礎設施平台底座,極大提升阿里幾大核心業務,如物聯網、新零售、雲計算,甚至包括最新披露但進展迅速的無人車項目。

現在,面對如此龐大的技術需求,阿里從晶片投資走向自己研發已經是必經之路,而中興事件無疑加速了這一動作。

從國內整體情勢來看,阿里是第一個正式宣布自研AI晶片的巨頭企業,相比之下,雖然百度和騰訊也有布局, 但還是以投資為主。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阿里巴巴開始親自做晶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也有觀點認為,馬雲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可是對科學的理解,對創新規律的理解,似乎來得太蠻橫了。

成立達摩院之時,馬老師一口氣宣布了數十個涵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科研項目,也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可靠性,作為技術大牛的谷歌也不過是在某幾個領域專長,並吃透某個領域的科研。

此次收購中天微,毫無疑問會為公司帶來一批富有經驗的晶片專業人才。

不過,誰都逃不過晶片硬體數年的研發周期,這也是最為耗時耗力的階段,至少也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

而和其他入局的玩家比起來,阿里成為霸主怕是「還早著」。

谷歌 2014 年甚至更早開始自己做 TPU。

而這些搶在時間前面、並以技術見長的公司仍然可以通過進一步研發,保持技術上的暫時領先。

不過要論終局勝負,時間尚早。

在數據中心領域,可能會是一場需要花費數十年才能分出勝負的戰爭,在邊緣試探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則需要更久時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