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斥10億落地晶片公司,格力能否造出性命攸關的「中國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亞太日報評論員 馬堯

自從中興事件發生以來,晶片成為中國製造業最為引人關注的領域。

近日,大名鼎鼎的格力集團在晶片研發領域的發聲更是引起了各界關註:格力電器2017年財報中則如此描述道:根據2018年經營計劃和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預計未來在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資本性支出較大,為謀求公司長遠發展及股東長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應的資金儲備。

公司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而最後提及的「集成電路」指的就是布局晶片。

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的5名管理層人員分別為,董明珠任董事長,李紹斌任董事兼經理,譚建明任董事,梁博任經理,廖建雄任監事,而這五人均是格力電器的「親兵團」。

緊接著,2018年6月25日,在格力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再次談及晶片,「關於晶片問題,我們研發了三年,現在是有所成就了,但還是皮毛,遠遠不夠。

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做晶片,我們還需要董事會研究、投資研究才能給出一個答案。

但是有一條,做晶片堅定不移,必須做。

筆者認為,格力在晶片製造和銷售方面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先說機遇。

在人類歷史上,先後爆發了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致經歷的時間為18世紀六七十年代到19世紀中期。

這次革命的特徵是,生產方式由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工業。

其標誌是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廣泛應用。

其爆發點始於英國。

到19世紀上半期,機器也能通過機器來生產,標誌著這次工業革命的完成。

第二次工業經歷的時間大致為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初。

自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先後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發明。

比如,發電機和內燃機的間世和投入使用。

電的發明以及如電燈、電車等電器產品的大量問世和廣泛應用,標誌著人類進入 電氣化時代。

這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點始於德國。

第三次工業革命起於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到今天。

自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隨著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誌著科學技術時代的到來。

因而,這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又被稱為第三次技術革命。

當信息化時代到來,信息技術獲得不斷發展的時候,德國政府出的工業4.0戰略,實質上是拉開了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

人們也就根據工業發展的既往歷史,稱這個時代為工業4.0時代。

在工業4.0時代,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技術成為製造業發展的基礎,而晶片作為上述技術的核心,其應用範圍特別廣泛。

前不久發生的中興事件使中國這個世界頭號工業大國嘗到了在核心技術領域受制於人的苦澀滋味。

因此,格力集團的晶片研發一旦成功,將擁有廣泛的用途和光明的前景。

此外,格力集團的產品遍及家電、新能源、手機等工業製成品,本身對晶片的需求就比較大,因此,只要能夠研發成功符合要求的產品並進行批量生產,將具有不可低估的戰略意義。

然而,晶片研發和生產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從生產方面來說晶片的完整製作過程包括晶片設計、晶片製作、封裝製作、測試等幾個環節。

一般來說,晶片從電路設計開始到投片,最少需要半年;投片送到工廠加工生產,需要三個月。

一次投片的費用最少需要數十萬元人民幣,先進工藝高達一千萬到幾千萬元。

這麼高的試錯時間和資金成本,對一次成功率要求極高,設計團隊中任何一個人出點錯,都有可能在數月後製作出來的晶片只是一塊塊石頭片片。

排錯難度大在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晶片往往指甲蓋大一片的面積就有上億個電晶體,但最終能在電路板上測到的信號線卻只有十幾根到幾百根。

要想根據這些少得可憐的信息去判斷哪個電晶體有問題,難度不言而喻。

這還不算,光刻機是生產集成電路的關鍵設備,但全球高端光刻機基本上被荷蘭ASML壟斷。

全球14納米的光刻機,都是ASML的產品,每年的產量只有24台,單價高達1.5億美元。

而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晶片巨頭,之所以能製作出高端晶片,就是能獲得ASML的高端光刻機,原因很簡單,這三家都是ASML的股東。

然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晶片廠商就難以獲得高端光刻機,甚至萬金難求。

8月21日晚,某微博大V收到讀者曝料,曝料者稱自己有朋友在荷蘭讀研,畢業後準備留在當地,最近在找工作,結果收到一封令人震驚的郵件:ASML公司受到美國政府禁止,不得招收中國員工,所以不能把他的簡歷提交給ASML公司。

儘管其消息真假還需要確定,中國在光刻機領域遭遇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卻是事實。

此外,研發晶片對資金門檻要求極高,這對格力集團來說也是一大考驗——近年來格力集團在各個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型手機、汽車製造頻頻發力,其資源有所分散,能否籌集研發晶片所需資源尚不得而知。

綜上所述,格力集團研發晶片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何趨利避害,爭取研發成功,有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這家企業未來的發展。

作者簡介:馬堯,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關係專業博士,著名時事及軍事評論員,從事國際安全、地緣政治思想和軍事裝備及戰略戰役戰術理論研究,澎湃防務軍事顧問,曾在《參考消息》、《南方周末》、《解放日報》、《中國青年報》、《新民晚報》、《中國國防報》、《國防參考》、《世界博覽》和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報刊雜誌和新媒體發表評論文章600多篇。


亞太圓桌會由亞太日報聯合旗下亞太智庫,以不同領域專家的內行視角評析時事,關注社會問題、行業經濟,引發關注,推動思考。

(來源:亞太日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