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ive全新商業模式相助 RISC-V有望加速商業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談到開源,很容易聯想到開源作業系統,與作業系統隨算法創新及新的應用需求而不斷更新換代相比,指令集體系架構具有更長的生命周期,因而開源指令集似乎更為必要,在開源的大趨勢下,RISC-V近年來已經受到業界的不少關注。

雖然現行市場主流的指令集架構屬 x86 和 ARM,但Intel的不授權和ARM 的高額授權費與開源的趨勢大相逕庭。

RISC-V是UC Berkeley設計並發布的一種免費而且開放的指令集架構,具有極強的擴展性,其應用可以覆蓋IoT設備、桌面計算機、高性能計算機等眾多領域。

並且允許任何人以非常低的門檻設計、製造和銷售RISC-V晶片和軟體。

RISC-V的由來?

早期的微處理器大部分為複雜指令集(CISC)架構,代表:Intel的x86。

8086意味著x86架構的誕生,而x86作為特定微處理器執行計算機語言的指令集,定義了晶片的基本使用規則。

8086也直接帶動了Intel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晶片巨頭。

隨著編譯器技術以及其他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漸漸發現複雜的指令限制了處理器速度的進一步提高,精簡指令集(RISC)技術應運而生,IBM 801是較早用精簡指令集的理念來設計的系統,並發展成為了今天的Power架構。

1980年,Berkeley的Dave Patterson主導了Berkeley RISC項目並設計了其第一代的處理器RISC I。

RISC-V是第五代,是由Berkeley的Krste Asanovic教授團隊從2010年夏天開始,大約花了四年的時間,設計和開發的一套完整的新的指令集,同時也包含了移植好的編譯器、工具鏈、仿真器,並經過數次流片驗證。

為了能夠加快開發的效率,以便能夠快速評估和修改設計以及提高可復用性,Chisel作為一種新的硬體構建語言也被開發了出來。

在此之前,OpenRISC也是一種開源指令集,但的許可證為GPL,意味著所有的指令集改動後都必須開源。

而RISC-V的許可證為BSD License授權,用完無需開源。

這也是Krste團隊發展RISC-V的重要原因之一。

RISC-V優勢

(1)避免授權金:RISC-V指令集是一個「活」的、現代的、沒有專利問題和沒有歷史包袱的全新指令集,並且以BSD許可證發布。

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中免費使用,而修改也無需再開源。

(2)簡單易上手開發:X86 和 ARM 的手冊皆有上千多頁,對工程師而言是相當大的負擔,因為要設計一顆 CPU,工程師就要熟悉 ISA 中的所有規定,越熟悉才能設計出越好的 CPU。

至於 RISC-V 則只需要約 100 頁左右,大幅縮小工程師的負擔。

(3)最安全,後門ByeBye:由於可以提供RISC-V IP原始碼,並且這種原始碼是開放的,因此客戶能夠全面檢查RTL,以確保最高的信任級別。

RISC-V關鍵詞

關於RISC-V,先來了解2個機構(RISC-V基金會、SiFive)、1個研討會(Workshop)。

(1)RISC-V基金會是非營利組織,主要工作是維護RISC-V架構的標準規範。

(2)SiFive則是一家以營利為目標的公司,但該公司的主要產品依然維持開放原始碼,由柏克萊教授與研究生共同創辦。

SiFive最新Coreplex IP產品(E31 Coreplex、E51 Coreplex)提供目前訪問RISC-V內核最快捷也最簡單的方式。

(3)RISC-V研討會從2015年開始,每半年一次,現已舉辦六屆,2017年5月8日第六屆RISC-V研討會首度登陸中國,在上海交通大學亮相。

前兩屆分別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谷歌公司舉行。

RISC-V正式誕生至今僅兩年多的時間,擁有強大的生態系統,涵蓋了谷歌、微軟、IBM、高通、NVIDIA、三星和美高森美等多家企業。

這些成員公司及第三方開源企業為軟體和工具鏈(包括GCC和二進位工具集,兩者都已升級)的成熟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面對擁有龐大開源群眾基礎和移動互聯、物聯網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RISC-V希望能夠在未來不斷深入推廣RISC-V技術並加強本土合作,擴大生態系統,以開源、開放並透明的技術為中國本土晶片設計提供新的選擇。

SiFive:RISC-V商業化的引領者

但在Intel和ARM組成的處理器架構王朝里,儘管RISC-V的優勢顯著,要加速RISC-V商業化進程,還需要強有力的推手,SiFive是首家基於RISC-V指令集架構的定製半導體供應商,也是RISC-V研發團隊發展起來的,由RISC-V開創者Krste Asanovic,以及Yunsup Lee和Andrew Waterman所創建,目前三分之一的員工為RISC-V研發團隊的成員。

SiFive如何加速RISC-V商業化?秘訣在於全新的商業模式。

SiFive首席技術官和聯合創始人Yunsup Lee表示:「通過『調研-評估-購買』模式,我們讓獲得Coreplex IP訪問許可變得像購買任何軟體服務一樣易如反掌。

」同時,Coreplex IP以其透明的價格、簡化的合同以及可下載的RTL文件,實現了對開放RISC-V內核簡單、實時的訪問。

SiFive產品及業務拓展副總裁剛至堅先生介紹,在SiFive官網上,任何公司都可以輕鬆獲得其想要的服務,直接在官網進行選購,無需反覆報價,小公司也不會遭遇如與ARM合作的困難,可幫助系統設計師縮短上市時間,減少成本費用,定製化RISC-V讓定製矽晶片產品更加大眾化。

隨著RISC-V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SiFive Coreplex IP設計已成為RISC-V內核的實際領導者,擁有比任何其他RISC-V架構廠商更多的客戶群、矽產品和開發板。

但事實上,RISC-V的特性已經決定了用戶可以在不同產品階段靈活選擇不同的RISC-V架構廠商。

剛至堅先生指出:「不同於ARM和MIPS,一旦客戶選擇一種架構,將來便只能與其繼續進行合作,RISC-V可以使用戶在SiFive和其他RISC-V架構廠商進行選擇,不同階段的產品可以選擇不同廠商。

剛至堅先生介紹,SiFive目前有兩類產品:一類是CPU Core IP;另一類是Freedom SoC,包括面向低成本的Freedom Everywhere平台(為微控制器、嵌入式產品、物聯網和可穿戴應用而設計)及面向高性能的Freedom Unleashed平台(機器學習、存儲和網絡應用)。

SiFive新品

基於多流片流程的數年研究和持續改進,SiFive的Coreplex IP展示了比其他指令集架構更高的功效。

在產品發布時推出了兩項最初的Coreplex設計規格:

• E31 Coreplex – 作為全球部署最為廣泛的RISC-V內核,E31 Coreplex專為低功耗、高性能的32位嵌入式應用設計,如邊緣運算,智能物聯網或可穿戴設備。

• E51 Coreplex – 是一款64位嵌入式內核,也是作為控制工具的理想解決方案,或是更大的64位片上系統中的微型內核。

該產品的小尺寸和性能效率,使其與典型的大型64位處理器區分開來,同時保留了與主流工具鏈的全軟體兼容。

在2016年11月舉辦的第五屆RISC-V研討會上,SiFive推出Freedom Everywhere 310(FE310)片上系統和HiFive1軟體開發板。

HiFive1也是全球首款基於開源指令集RISC-V架構的商用SoC FE310開發板。

後記:與Intel和ARM僅擅長PC或移動端處理器領域不同,RISC-V適應各種應用領域,而雲計算和物聯網作為新興市場更容易切入。

RISC-V在功耗、性能等各方面都不輸給ARM,其可擴展性更強,提供免費的開源編譯和仿真環境。

業界對RISC-V的前景也是各種看好,且待RISC-V生態進一步成熟,相信RISC-V顛覆Intel x86和ARM對市場的統治也不無可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進入32位時代,誰能成為下一個8051

嵌入式微處理器內核界的傳奇老炮兒8051同志已經年屆四十,其所代表的深嵌入式微處理器內核架構也正在從8位時代向著32位時代進行遷移。進入32位時代,誰能成為8051的接班人,在深嵌入式領域一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