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代工崛起新巨頭,富士康出走容易回歸難,郭台銘要後悔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但是,口碑度卻有點一言難盡,不僅被稱為「血汗工廠」,還經常遭到外界罵聲一片。

如今,富士康再次陷入風口浪尖,由於國內經濟的發展,人口紅利逐漸銷售,富士康逐漸開始撤離,成為眾矢之的。

在華為遭受美國的無理且粗暴的圍攻的時候,多家公司都與之停止了合作,富士康也打起了「算盤」,停止了部分華為生產線。

當然,此舉再次令郭台銘和富士康引來了罵聲。

畢竟,受到大客戶蘋果銷量萎靡的影響,富士康業績慘澹的時候,華為將自己的訂單,交給富士康加工。

結果,在華為遇到阻力的時候,富士康卻暫停華為產線。

如此的落差,富士康的口碑度,自然難以好轉。

其實,與華為中止合作的工廠有很多,就連第二大代工廠偉創力,甚至願意虧損25億,也要終止合作。

不過,相較於偉創力,富士康是國產品牌,此舉就有點一言難盡了。

再加上前期的想要撤離中國市場,將產線布局在歐洲市場和印度市場,富士康遭遇了大量的炮轟。

不過,華為對這些並不在意,畢竟,代加工存在替代性。

就在偉創力停止為華為代工後,國產汽車巨頭比亞迪挺身而出,和華為進行合作,進行代加工業務。

比亞迪的汽車很出名,但是,在代加工產業也是不遑多讓。

在2012年,開啟了手機代工業務,只是由於很低調,所以,很多人都不甚了解。

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務,名氣不大,但是,業績卻極為搶眼。

在2018年,全年營收達到195億,成為我國第二大代工廠。

不僅如此,比亞迪的客戶資源也很龐大,三星、小米、蘋果等都是其合作客戶。

如今富士康受限,比亞迪也可以借勢成功崛起。

相較於比亞迪的蒸蒸日上,富士康的發展有點緩慢。

富士康的出走計劃,並沒有那麼順遂。

在歐洲市場布局上,富士康的建廠計劃,被歐盟打回了,參加會議的28個成員國全部否決了它。

在印度市場上,工廠建設問題也遲遲沒有到位,就連曾經在美國市場布局的產線,也準備開啟撤離。

由於海外市場布局不佳,現在的富士康想要重回市場,不過,放棄很容易,回歸就難了。

現在的富士康,不僅口碑度的下滑,還有同行比亞迪的衝擊,回歸之路怕是難了。

對次,你有什麼看法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