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為禁令將除,8月「鴻蒙」揭開面紗?新一輪高峰磋商或將帶來新激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7月4日,法國新聞周刊雜誌《觀點》(Le Point)在推特上發布了最新一期雜誌封面,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擔任主角。

黃字的法語意思為「改變歷史的人」。

根據英國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等多家西方媒體的報導,美國商務部於北京時間昨晚(9日)表示,將給部分美國企業發放許可,允許這些企業繼續與被列入美國商務部「黑名單」(即「實體名單」)上的中國華為公司繼續做生意——前提是這些生意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環球日報》截取主流外媒「挺華」文章標題

美國商務部官方網站也確認了此事。

在該網站刊登的一份發言稿中,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表示他將給那些「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與華為的生意頒發許可,並稱此舉是為了落實兩周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日本大阪G20峰會上對中方做出的承諾。

但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同時強調,華為仍然在美國商務部的「黑名單」上,羅斯也強調華為仍將處在被美國商務部制裁的「實體名單」上,任何與華為的交易仍然需要美國商務部的許可。

《環球日報》自美國商務部官網截圖

外媒:企業希望放寬對華為的限制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則指出,羅斯也沒有就這些許可究竟什麼時候會頒發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表。

《環球時報》截取來自《華爾街日報》的報導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商務部的這一決定將給諸如高通、英特爾、谷歌和博通等美國企業帶來利好,因為華為是這些企業的客戶,會從他們這裡購買用於手機和通訊設備的晶片。

《紐約時報》還表示,美國的科技公司其實一直都在遊說川普政府,希望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因為這些限制不僅會導致這些美國企業失去一個主要的營收來源,而且也不會阻礙華為的發展,畢竟華為還可以從日本或韓國等美國企業的競爭對手那裡購買替代產品。

《環球時報》截取來自《紐約時報》的報導

但從英國路透社的報導來看,不少美國企業和業內觀察人士仍對美國商務部的這一最新表態持觀望態度,因為美國商務部並沒有明確地表示什麼樣的交易才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環球時報》截取來自路透社的報導

綜上所述,最後的結論是:

外媒大致都認為,那些想與華為繼續進行業務往來的美國企業,看來還是得先向美國商務部提交許可申請,再由該部決定究竟什麼樣的交易可以被允許了。

華為方面尚未就此事給出回應

當然是否會回應也不太重要——

這幾天,「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一篇華為總裁任正非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的採訪紀要,採訪中,任正非倒是向記者披露了有關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的最新細節。

任正非:鴻蒙系統的產生,是為了做物聯網來用的。

來源:任正非接受《金融時報》採訪

任正非指出,鴻蒙系統的產生,本身並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做物聯網來用的,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因為它能夠精確控制時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達到毫秒級到亞毫秒級。

「作業系統最關鍵的是建立生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


一是中國市場就有龐大的應用,相比所有網際網路軟體,我們的系統時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認為在這個短時延的系統上應用得很好,就會遷一部分業務到華為來;


二是,中國大量做內容的服務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們搭載在我們的系統上就可以走出去。

可以看到,任正非的態度依然是「走開放式道路」,他非常明確地表示「希望繼續使用全球公用開放的手機作業系統和生態」,但是「如果美國限制我們使用,華為也會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

在接受法國新聞周刊雜誌《觀點》(Le Point)採訪時,任正非提到了「鴻蒙」作業系統,稱其速度「很有可能」比安卓或Mac OS X快,處理延遲小於5毫秒,但也承認「鴻蒙」缺乏良好的應用程式生態體系。

對於鴻蒙系統,任正非表示,「該系統的處理延遲小於5毫秒。

它將完美地適應物聯網,還能夠應用於自動駕駛。

」任正非指出:「我們構建這個系統,為的是能夠同步連接所有對象。

這就是我們走向智能社會的方式。

被問到「『鴻蒙』作業系統是不是比谷歌的安卓或是蘋果的Mac OS X系統更快?」這一問題時,任正非謹慎回答:「很有可能。

」並給出了一份技術方面的論據。

接著,《觀點》指出,根據此前的一份中國研究報告顯示,「鴻蒙」比安卓快60%。

除了作業系統的速度以外,任正非表示「鴻蒙」兼容性也非常強大,旨在應用於多種設備,這也證實了此前的傳言。

任正非表示:「我們正在研發的作業系統能夠與印刷電路板、交換機、路由器、智慧型手機以及數據中心等兼容。

然而,任正非也承認,在與谷歌和蘋果競爭方面,華為有一個很大的失誤

「與蘋果的作業系統或安卓相比,我們仍然缺乏良好的應用程式生態系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任正非表示,華為已經在著手研發安卓和蘋果應用商店的替代品,並試圖吸引開發者。

任正非表示:「現在已經有一些設備可以使用『鴻蒙』,且它不僅只為手機設計。

現在『鴻蒙』還無意替代安卓。

如果安卓不再開放給華為,我們會為『鴻蒙』建立生態體系嗎?這還沒100%確定。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上「鴻蒙」所屬頁面

國家層面上的努力一直在繼續

10天前,兩國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產品加征新的關稅

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進行討論;昨天(7月9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就落實兩國元首大阪會晤共識交換意見。

商務部部長鐘山參加通話。

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也許是受綜合消息的影響,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今天開盤漲0.45%。

港股早盤也出現小幅上揚,恒生指數漲0.46%。

A股三大股指也一度高開,滬指漲0.24%,深成指漲0.36%,創業板漲0.27%,但隨後有所調整。

可以注意到的是,所謂的「華為概念股」表現尤為搶眼——智雲股份、實達集團、新亞製程、廣信材料、誠邁科技、聯合光電等多股漲停。

亞太市場也出現全線上揚,韓國綜指上漲0.62%,日經225上漲0.12%。

而分析機構則預測,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將在8月9日華為松山湖基地召開,華為或在本次大會上推出自研的作業系統「鴻蒙」,是或不是,都吸引著市場關注的目光。

「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研作業系統即將面世」,一個月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拋出了這樣一句話,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當時余承東稱,「如果安卓應用重新編譯,在這套作業系統上,運行性能提升超過60%」。

他表示,這套系統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等設備,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外交部G20特使、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表示,因為華為是一家私營企業,而且它的信息技術在世界處於領先位置,「這麼一個公司無論到哪投資,或者參與當地通信產業的開發、建設、運營,都會對當地的通信產業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

作者:你髮姐

編輯:楊燊

監製:王俊稷

來源:外交部網站、環球時報、觀察者網、券商中國等。

「第一財經廣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任正非:「鴻蒙」很可能比安卓快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7月4日,法國新聞周刊雜誌《觀點》(Le Point)在推特上發布了最新一期雜誌封面,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擔任主角。在封面上,《觀點》將任正非稱為「改變歷史的人」(Cet h...

極限壓力下,華為又在憋大招!

連日來,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華為沒有屈服,這種底氣來自哪裡?在晶片方面,美國威脅斷供,華為拿出了「備胎」——海思「轉正」。在軟體方面,華為可能將面對無法使用谷歌安卓系統和微軟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