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際大廠是如何輕視、畏懼中國半導體存儲崛起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和市場的快速成長,有些傳統跨國大廠坐不住了,歧視與恐慌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在他們之間不斷蔓延…

2017年過去一半了,上半年處理器、主板多不景氣,顯卡市場因為挖礦爆發了一波(雖然跟遊戲市場無關),唯有NAND、DRAM等存儲晶片市場繼續高漲,這兩種產品漲價持續一整年了,現在還看不到迴轉的跡象。

有分析師表示2017年DRAM內存漲價將達到39%,NAND快閃記憶體漲價也有21%,市場價值大漲60%~70%,廠商的運營利潤也維持在40%~60%的高位。

而作為全球存儲晶片三巨頭之一的美光(Micron),得益於市場的強勁需求,財報數字讓該公司老總樂開了花。

該公司截至2017年6月1日的2017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顯示,其創下了年增92%,季增20%的亮麗成績。

以非一般會計準則計算,每股EPS為1.62美元,相較第2季EPS的0.9美元,大增 0.72 美元,成長幅度高達八成。

在這麼靚麗的成績單下,美光高層最近表達了對中國發展半導體,特別是存儲器製造的看法,其中五味雜陳,耐人尋味。

輕視與恐懼情緒交織在一起。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美光眼中的中國存儲器製造行動

中國的半導體存儲戰略

目前,全球主要幾家存儲器製造商在出貨方面保持著很強的「默契」,而這種」供應紀律「幫助他們在下滑周期中依然能有一個不錯的收成,並在上升周期中獲得超過預期的利潤。

然而,這個供應紀律面臨著來自中國的重大挑戰,即中國本土的存儲晶片製造廠商正在快速崛起。

中國採取了以下三種措施來支持國內半導體產業:

1、收購全球半導體公司,如美光和西數(WDC)

2、鼓勵全球存儲器製造商,如英特爾和三星在中國建廠

3、為國內公司開發NAND和DRAM製造設施(或晶圓廠)提供1500億美元資金,

中國對全球存儲行業構成威脅?

中國存儲器製造計劃的最終目標不是商業優勢,而是國家的力量,因為國家希望減少半導體需求對進口的依賴。

中國的DRAM產量占全球DRAM產量的20.0%以上,占全球NAND產量的30.0%。

如果中國成功地製造自己的存儲器產品,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將面臨大幅下滑的訂單,反過來又會使他們的存儲業務陷入」紅色「包圍之中。

這三家製造商都認為中國對其業務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不過,美光表示,中國的存儲製造行動將會失敗。

美光對中國的看法

在美銀美林2017年全球技術大會上,美光財務長Ernest Maddock表示,儘管資金充足,但由於智慧財產權不足,行業知識匱乏,中國的存儲製造行動可能會失敗。

中國在存儲市場會失敗?

存儲晶片製造商認為中國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而美光科技財務長Ernest Maddock列出了會導致中國存儲器製造行動失敗的三個因素。

智慧財產權

當台灣15年前進入DRAM市場時,通過獲得IP(智慧財產權)和開發它來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缺乏發展DRAM或NAND的智慧財產權,中國正在尋求通過收購存儲晶片公司或與這些公司訂立合資企業來解決這個問題。

收購

Maddock說,世界上只有三個DRAM智慧財產權持有者: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

這些公司和他們的國家認為,存儲IP對於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不願意出售或與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分享。

中國清華紫光集團在2015年收購了美光科技和西數的一部分股權。

但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這兩個提議被美國當局拒絕。

這使得存儲器智慧財產權收購非常困難,儘管資本無限。

合資企業

另一個選擇是合資企業或合夥企業。

Maddock表示,當雙方的合作夥伴都有類似的目標時,合資企業就會產生。

存儲行業的參與者不會將IP作為合資公司的一部分,而中國又不肯簽署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合資企業。

Maddock說,即使中國取得了合法的智慧財產權,仍然會在存儲市場失敗,我們將在下一部分中介紹。

美光對中國的懷疑

行業知識

由於中國很難獲得IP來生產DRAM和NAND,對此,Maddock表示,即使中國成功地獲得合法的智慧財產權,在存儲市場上仍然會失敗。

他解釋說,存儲市場面臨著大量技術、工業、運營和經濟挑戰,只能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應對自如,這是一個門檻和壁壘。

美光及其競爭對手正面臨產能、設計等問題,通過這些經驗開發的專利知識是海量的。

所以,即使中國從存儲器製造商那裡吸取了幾名工程師,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創新率

即使中國在2019年之前設法開發32層3D NAND或20納米DRAM,而到那時,整體存儲行業將處於更加先進的階段。

Maddock解釋說,DRAM行業目前每18個月就會轉型為新技術,每12個月就會轉向NAND。

目前,三星和美光正在開發64層3D NAND,而SK Hynix正在開發72層3D NAND。

每一種新技術都越來越複雜,這就需要相應的設備和專有技術。

當中國達到32層NAND時,其他行業玩家可能已經處於96層NAND階段了,具有3倍的密度優勢,而超過32層的成本則優於4倍。

中國能否一直堅持下去?

中國的存儲器製造商會發現,更大容量、更昂貴、功耗較大的存儲晶片很難銷售出去。

即使他們設法推銷出去了,行業參與者也可能會針對專利侵權採取法律行動。

這將使得中國難以在已經整合的存儲市場中維持下去。

中國半導體存儲的崛起

目前,中國半導體存儲主要由3家領航:

  1. 武漢的長江存儲,做32層的3D NAND;

  2. 福建晉江的晉華,利用聯電的技術,做利基型DRAM,據傳由32納米啟步;

  3. 合肥的王寧國,幾次易名,現在叫睿力集成(以下簡稱「睿力」),做19納米的DRAM。

其中,由前應用材料公司資深副總裁David王寧國領軍的合肥「睿力」,最近熱度不小。

「睿力」做DRAM,採用19納米製程工藝。

該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582畝, 一期總投資額約80億美元, 一期的兩層廠房預計2017年三季度完工。

目前已開始下設備的PO訂單,計劃今年10月設備開始安裝,有望2018年Q1通線試產。

根據從設備廠得到的反饋是項目的技術人員比較專業,工藝設備的PO訂單思路清晰,由此表示項目的技術團隊人員完整,至少它們之中有部分人懂得怎麼做DRAM。

據IC Insight數據,2014年時中國消耗DRAM為179億美元,占全球DRAM 466億美元的38.4%。

再依IC Insight於2017年4月的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DRAM的銷售額為573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因此「睿力」DRAM項目的迅速上馬,在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史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實現DRAM自主製造的另突破

  2. 技術上先進性,它採用19納米製程技術,迅速的進入全球最先進DRAM行列中。

  3. 走在前列,從三家中國存儲器廠的進度比較,都揚言2018年要實現量產,然而無疑「睿力」是走在最前列,它將於明年Q1實現量產,由此可能使合肥將真正成為中國半導體業的重鎮之一。

  4. 可能解決15%以上的DRAM國產化率,預測2020年銷售額達到30億美元以上(按月產能100,000片,成品率85%,每個晶園2000-3000美元計算,再加上封裝,測試等),成為全球DRAM第四大企業,預計可能解決約15%以上的DRAM國產化率。

中國的存儲器業成長沒有捷徑,只有經受住像美光這樣的國際大廠打壓,全球化的競爭之後才能呈現穩定的茁壯成長。

儘管前進的路很崎嶇,但是相信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包括存儲器等,以及發展半導體業是國策之一,因此各種看衰中國存儲器業發展的言論,最終會不攻自破,無聲無息。

除了輕視中國外,美光還對其它競爭業者有哪些微詞呢?往下看。

美光看東芝NAND業務併購

東芝NAND業務併購對行業意味著什麼?

目前,NAND市場正在增加其3D NAND產能,預計2017年和2018年需求增長強勁。

需求增加和供應有限提高了NAND價格。

然而,第二大NAND供應商東芝最近要出售其NAND業務,以避免破產。

該業務的潛在買家包括:東芝的NAND合資公司合伙人西部數據、海力士貝恩資本財團、博通(AVGO)-銀湖財團、KKR公司 和日本發展銀行 - 創新網絡公司日本財團。

一些分析師發表了報告,表示該交易的積極和消極結果取決於誰將獲得業務。

在Robert W Baird全球消費者技術與服務大會上,美光財務長 Ernest Maddock 就東芝交易對整個NAND市場的影響發表了看法。

他表示,西部數據可能已經為NAND合資企業制定了資本支出預算。

如果WDC收購東芝的NAND業務,其資本支出將沒有重大變化。

如果SK海力士聯盟收購東芝的NAND業務,情況基本類似,因為這些公司都在存儲市場中,並且了解供應紀律的重要性。

會破壞供需平衡嗎?

Maddock認為,如果潛在收購方顯著改變了該投資的軌跡,那麼威脅將會更大。

如果最終收購方將東芝-WDC合資公司的資本支出翻番,則會改變行業供需平衡,並影響整個NAND行業的利潤。

然而,短期內不會發生任何破壞性的變化,因為建立新的產能需要至少兩年和50億~100億美元的投資。

而工廠至少需要15年時間才能產生回報,因為前4~5年的收入只能攤平投資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東芝的NAND業務被財政紀律要求苛刻的人收購,那麼可能會削弱合資公司的資本支出,這將減少行業的供應量,Maddock說。

Maddock表示,以上所有情況都是基於假設Micron沒有關於WDC或東芝資本預算的任何具體細節的。

因為資本決策會根據內部和外部環境而變化,很難預測任何潛在收購方的具體行為。

雖然DRAM和NAND市場存在分割的可能性,但汽車為混合存儲器提供了新的機會。

自動駕駛的增長機遇

數據中心行業的機會

目前,DRAM和NAND市場面臨強勁的需求環境和供應緊張狀況。

隨著數據中心地位的不斷提升,存儲器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AI(人工智慧)、VR(虛擬現實)和自動駕駛汽車正在推動市場對專門的高性能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

這將把商品化的存儲市場轉化為定製的存儲解決方案。

Micron在汽車存儲市場的地位

美光財務長曾經 Ernest Maddock 表示,該公司是汽車存儲市場的領導者,擁有超過48.0%的份額。

第二大玩家的市場份額約為20.0%。

在這個領域,美光提供了DRAM、NAND和NOR快閃記憶體組合的解決方案。

美光的主要客戶Nvidia是自動駕駛市場的領導者,並將在2017年底之前在特斯拉和豐田即將推出的汽車中部署其DRIVE PX 2 AI平台。

該平台將具有4個Pascal GPU,每個GPU將配備8個GDDR5。

這將使美光在2018財年的汽車收入有優異表現。

自動駕駛市場機會

Maddock說,隨著我們從ADAS一級和二級自動性轉變到五級全自動,DRAM和NVM(非易失性存儲器)容量將增加4倍。

到2020年,每輛汽車的DRAM容量將從目前的2.0 GB~4.0 GB增加到18.0 GB-24.0 GB。

NVM容量將從16 GB-128.0 GB增加到64.0 GB-1.0 TB。

存儲容量將根據自動程度而有所不同。

汽車資質認證

汽車具有嚴格的鑑定過程,因為存儲和其他組件必須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工作並具有高可靠性。

由於美光公司向汽車子系統供應商提供存儲器,必須進行認證。

汽車子系統供應商必須從PC(個人電腦)OEM獲得產品資質,從而提升供應鏈。

最終資格由汽車製造商提供。

美光目前正在促使其3D NAND的質量達到將於2019年和2020年生產的汽車之要求。

由於設計周期漫長而昂貴,汽車客戶不願意更換供應商或技術。

所以從長遠來看,在汽車領域的優勢將給Micron帶來穩定的盈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芯」突破寡頭壟斷要邁三道坎

今年伊始,已有多家中國企業宣布向半導體存儲晶片製造領域發起衝擊,面對已有的寡頭壟斷格局,他們能否取得突破?去年存儲晶片產業火熱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近日發布了去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初步統計報...

深度分析|全球存儲器產業鏈

來源:微信公眾號 半導體那些事兒(ID:IC-008)「 第一時間了解國內外半導體、IC、電子行業動態,原廠動態、市場行情、行業機會、政策方向等資訊不容錯過。」

解讀各大存儲器巨頭最新一季的成績單

為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品都離不開的元器件,存儲器一直是晶片行業最不可缺少的存在,最近三星更是憑藉其在存儲器晶片領域強大的實力打敗英特爾,一舉成為排名第一的晶片製造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