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芯崛起必由之路!唯有中國企業更多使用中國芯:先支持國產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自從國內兩大通訊巨頭中興、華為遭遇到了「斷供」危機之後,似乎也刺激了國內一大批企業,躋身於打造「國產芯」的道路之上,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在晶片領域的投資金額同比增長了30%,「國產芯」熱度可想而知了,就連格力這種傳統的家電巨頭,也都紛紛加入到了「造芯」團隊之中,還有眾多企業不是正在「造芯」,就是在前往「造芯」的路上,他們無一例外的表示,都要將晶片這樣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得不說,國內眾多企業熱衷於「造芯」,對於促進「國產晶片」行業的發展,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事實上,截止到目前為止,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光IC設計企業就高達1600多家,位居全球榜首,不僅僅晶片企業數量龐大,就連「國產晶片」的種類也非常之多,從手機晶片、電腦晶片、伺服器晶片,再到物聯網、5G、AI等領域,但除了在手機、5G、AI等領域的晶片能夠達到國際主流水準以外,似乎在電腦、伺服器等領域於國際主流水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晶片企業已經夠多了,但是在整體性能方面,依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即使我們能夠生產出大量的晶片,但在高端晶片領域,依舊還嚴重依賴於進口,而面對這一困局,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並非所有的企業都要加入到「造芯」行列之中,相反,大規模採用「中國芯」,同樣也能夠起到促進「國產芯」行業發展的作用,畢竟在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存在著這樣的思維,在等待國產晶片商來之後,能夠滿足性能要求之後,才去採購使用,而現在就先使用進口的更高性能的晶片。

其實,我們回顧華為海思、龍芯等晶片公司的發展歷程,他們無一例外都遭遇到了這樣的困境,在前期生產出來的晶片性能差,國內企業並不使用,這也導致用戶反饋減少,公司收入減少,後續得不到資金的持續支持,沒錢研發,最終導致了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尷尬局面,更不要說如何追趕全球頂尖的晶片廠商了,但我們也從華為海思、龍芯這兩家晶片公司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到,唯有將製造出來的晶片,反覆應用於市場產品之中,得到大量的用戶反饋,才能夠進一步升級改進,製造出更好的晶片。

寫在最後:對於「國產芯」崛起,唯有讓更多的企業去使用支持「國產芯」,而並非躋身於「造芯」行列之中,不然最終造出來的晶片,不僅僅性能低,功耗高等缺點,最終無人使用,而形成一種死循環,雖然我們有1698家IC設計晶片,晶片企業數量已經位居全球榜首,覆蓋到各行各業之中,但實力真的還太弱,需要繼續努力,所以唯有支持、使用「國產芯」,才能夠讓這些晶片企業得到資金以及用戶反饋,進一步將晶片優化改進,製造出更好的晶片,這才是「國產晶片」崛起最為正確的辦法。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