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進軍晶片領域 力求國產晶片「自主可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月20日,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證實,該公司已經全資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投資金額並未對外透露。

雙方的聯姻並不是偶然,早在2016年1月,阿里巴巴便入股中天微,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17年6月,阿里巴巴又向中天微注資5億元,正式跨入晶片基礎架構設計領域。

「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晶片布局的重要一環。

」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 IP Core是基礎晶片能力的核心,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晶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阿里巴巴進軍晶片領域,決心不可謂不大。

4月19日,阿里旗下達摩院宣布自研神經網絡晶片Ali-NPU。

據悉,該晶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計算,性價比是目前同類產品的40倍。

2017年,阿里巴巴投資1000億元作為達摩院的啟動資金,其研究的方向主要為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互動、晶片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嵌入式系統。

除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巨頭此前在晶片領域,也與相關企業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在業內看來,晶片研發是需要持續投入的行業,並非一蹴而就。

最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看到成效,但是,有充分資源持續投入的網際網路巨頭參與,或能改變國產晶片現狀。

阿里加速布局

《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分析報告》顯示,當前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占有率較低,在計算機、移動通信終端等領域的晶片,國產占有率幾近為零。

2017年,中國從國外進口晶片金額達2300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

面對此情形,阿里巴巴開始全面加速布局。

一邊抓緊時間自研晶片,另一邊持續加大投資力度。

公開資料顯示,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公司主業為32位嵌入式CPU IP研發與規模化應用。

截至目前,面向多媒體、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領域,全球累計出貨超過7億顆晶片。

中天微擁有針對各種嵌入式應用場景的CPU業務線,目前開發了7款嵌入式CPU,覆蓋高中低嵌入式應用,能夠以ing用於物聯網、數字音視頻、信息安全、網絡和通信、工業控制、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

中天微CEO戚肖寧曾表示,公司成立宗旨就是希望建立國內CPU自主研發創新能力。

「我們希望透過阿里巴巴的強大平台與數據中心體系,實現自主研發晶片的大批量商業應用,為真正『中國芯』的研發與量產做出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全資收購中天微以外,2017年,阿里先後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5家晶片公司。

對於外界傳言稱,阿里巴巴已經收購物聯網晶片公司樂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稱,並不知道這個消息從何而來。

「我們沒有對這家公司進行過投資。

「晶片是實現連接、控制和計算的核心,阿里巴巴旨在形成端雲一體的能力,向各個垂直行業輸出從雲到端的解決方案,因此布局晶片領域對我們有著重要意義。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近些年來,中國通信產業領域晶片自給率不斷提升。

但在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領域,國產晶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對此,阿里將進一步在晶片研發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行業積極備戰

早在2016年11月,阿里巴巴與騰訊就曾領投可編程晶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2300萬美元C輪融資。

Barefoot Networks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可編程晶片,這種名為Tofino的晶片比現在市場上任何其他晶片更快,能以每秒6.5兆的速度處理網絡數據包。

隨後,阿里巴巴先後投資了五家晶片公司,這些AI晶片公司的產品應用場景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寒武紀業務重點在於手機晶片,深鑒科技主要聚焦於安防,耐能則是智能家居與智能安防。

相較於阿里對於AI晶片的關注,百度的目光則聚焦在更廣泛的領域。

2017年3月,百度發布了DuerOS智慧晶片,並與紫光展銳、ARM、上海漢楓達成戰略合作。

這款晶片搭載了對話式人工智慧作業系統,可以賦予設備可對話的能力, 能廣泛用於智能玩具、藍牙音箱、智能家居等多種設備。

2017年8月,百度又與賽思靈(Xilinx)發布了XPU。

這是一款256核、基於FPGA的雲計算加速晶片。

但是,科技公司的投入與國家投入相比,仍然只是試水。

此前成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募資1387億元,市場預計二期規模有望達到2000億元;至2017年,各地政府共同宣布成立約5000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基金;預計帶動社會投資7000億元。

達泰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葉衛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從全球趨勢來看,原本各個產業都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大公司做好自己的主營業務即可。

但是,中興事件給這些科技公司敲了警鐘,必須有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儲備,才能不受制於人。

「可以說,阿里巴巴更多是做一個準備工作,不是想要取代某一家晶片企業,而是做到不受制於人。

包括華為研發自主晶片,思路都是對的。

目前,阿里達摩院在短短半年間已經組建了400多人的技術團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阿里巴巴近期已經在美國加大了招人力度,以挖掘晶片行業的技術人才,以助力其在晶片領域的研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